一种智能化建筑用室内通风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97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用室内通风换气装置,属于智能化建筑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外端设有通风隔板、内端设有防护格栅、内部设有动力仓,通风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动力仓包括仓本体、启闭机构和通风机构;启闭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多辐支架和封塞,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仓本体上,齿轮和多辐支架均固定在第一转轴上,齿条与外壳滑动连接,外壳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齿条的直线驱动机构,封塞与通气孔的数量相同且封塞周向均匀分布在多辐支架上;通风机构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仓本体上,第二转轴上安装有风扇叶片,仓本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二转轴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快捷,且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建筑用室内通风换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化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建筑用室内通风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在中国国家标准GB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对智能建筑的定义如下:“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因此可以了解到建筑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建筑物的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等属性。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是保障智能化建筑室内人员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暖通管道为建筑提供通风换气的需要,但是,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的建造和使用价格均较为高昂,且维护起来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建筑用室内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墙体或者窗体上,所述外壳呈圆柱筒状且两端分别与室内和室外连通,所述外壳的外端安装有通风隔板、内端安装有防护格栅,所述通风隔板上设置有多个以所述外壳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的通气孔;/n动力仓,所述动力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动力仓包括仓本体、安装在所述仓本体后端的启闭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仓本体前端的通风机构;/n所述启闭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直线驱动机构、多辐支架和封塞,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仓本体上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外壳共轴线,所述齿轮和所述多辐支架均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齿条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建筑用室内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墙体或者窗体上,所述外壳呈圆柱筒状且两端分别与室内和室外连通,所述外壳的外端安装有通风隔板、内端安装有防护格栅,所述通风隔板上设置有多个以所述外壳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动力仓,所述动力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动力仓包括仓本体、安装在所述仓本体后端的启闭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仓本体前端的通风机构;
所述启闭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直线驱动机构、多辐支架和封塞,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仓本体上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外壳共轴线,所述齿轮和所述多辐支架均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齿条与所述仓本体或者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仓本体或者所述外壳上且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封塞与所述通气孔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封塞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多辐支架上,所述封塞与所述通风隔板相触接且所述封塞的尺寸大于所述通气孔的尺寸;
所述通风机构包括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纳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宽夫安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