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762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淤泥浆处理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其包括粒化装置和依次相连的临时泥浆池、固化剂搅拌箱、絮凝剂搅拌箱、压滤机,其中:所述临时泥浆池、固化剂搅拌箱、絮凝剂搅拌箱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固化剂搅拌箱上设置有固化剂投送装置,所述固化剂搅拌箱和所述絮凝剂搅拌箱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絮凝剂投送装置;所述粒化装置用于挤压并切割所述压滤机生成的泥饼,并获得泥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体化的絮凝调理‑压滤脱水‑粒化装置直接将超高含水率淤泥浆转化为密实泥粒,能有效解决巨量淤泥浆末端处置困难的问题,同时得到泥粒与素土混合后的填料能缓解砂石填料严重短缺的困境,且操作简单,处理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
本技术属于淤泥浆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特别是一种对土木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河湖清淤工程等方面的高含水率淤泥浆进行快速处理的一体式系统。
技术介绍
每年因水域环境的治理都会有大量疏浚泥浆从港口码头、航道和内陆河湖中产生,因工程建设也会大量的工程泥浆无处安置(以下将疏浚泥浆以及工程泥浆统称为超高含水率淤泥浆)。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如此巨量的超高含水率淤泥浆一直是工程界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对于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的处理主要采用下述方式:(1)堆场处理:将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直接运至堆场堆放,使其自重沉积、固结。该方法简单直接,但堆场周转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且长时间堆放的泥浆也容易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2)机械脱水减量后填埋:通过加入生石灰等药剂使泥浆颗粒间的结构发生变化,易于脱水,再借助板框式压滤机或高速离心机等器械使水分排出。该方法能实现深度脱水、大大减小体积量,但由于生石灰等药剂的掺入,脱水后的泥饼pH值高,板结严重,工程力学性质仍然很差,无法直接资源化利用,且经雨水冲刷后容易造成污染物扩散,最终只能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3)高温热处理:通过对泥浆做一些处理后烧制成砖、水泥熟料、陶粒等。该方法真正实现了资源化利用,但耗能过高、处置效率极低,且对含水率要求严苛,必须对疏浚泥浆进行脱水预处理。(4)化学固化处理,通过在泥浆中掺入水泥、石灰等固化剂使其强度得到发展,可资源化利用为填料,但对于超高含水率的淤泥浆(含水率>300%)而言直接进行固化处理效果微乎其微,且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一体化的絮凝调理-压滤脱水-粒化装置直接将超高含水率淤泥浆转化为密实泥粒,能有效解决巨量超高含水率淤泥浆末端处置困难的问题,同时泥粒与素土混合填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砂石填料严重短缺的困境,且操作简单,处理高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包括粒化装置和依次相连的临时泥浆池、固化剂搅拌箱、絮凝剂搅拌箱、压滤机,其中:所述临时泥浆池、固化剂搅拌箱、絮凝剂搅拌箱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固化剂搅拌箱上设置有固化剂投送装置,所述固化剂搅拌箱和所述絮凝剂搅拌箱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絮凝剂投送装置;所述粒化装置用于挤压并切割所述压滤机生成的泥饼。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临时泥浆池上设有泥浆泵送管,该泥浆泵送管以及依次相连的临时泥浆池、固化剂搅拌箱、絮凝剂搅拌箱、压滤机间的连通管道上均设有进料流量阀。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化剂投送装置包括固化剂流量阀,所述絮凝剂投送装置包括絮凝剂流量阀。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粒化装置、固化剂投送装置、絮凝剂投送装置、搅拌装置、进料流量阀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计算机相连。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粒化装置包括泥块箱、加压部件、移动滑槽和切割用钢弦,其中,所述泥块箱上部安装所述加压部件,下部开设有孔并安装所述移动滑槽,所述切割用钢弦安装在所述移动滑槽上。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滤机为板框式压滤机。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1.本技术通过一体化的絮凝调理-压滤脱水-粒化装置直接将超高含水率淤泥浆转化为密实泥粒,能有效解决巨量超高含水率淤泥浆末端处置困难的问题(包括消除巨量淤泥浆转运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避免巨量淤泥浆直接弃置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同时泥粒与素土混合填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砂石填料严重短缺的困境,实现淤泥浆的资源化利用。2.本技术提供的“理化复合压滤脱水-粒化”一体式处理系统,能快速处理超高含水率淤泥浆,固化剂、絮凝剂依次由对应装置自动添加,并精确控制添加量,全程可做到全自动控制,具有操作简单,处理高效,整体经济效益好、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等优点。3.相较与传统堆场处理,本技术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还能消除因超高含水率淤泥浆长期堆放而导致的二次污染;相较于机械脱水减量化处理,本技术能实现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减轻填埋场的负担;相较于高温热处理法,本技术具有高效低耗的优点;相较于化学固化法,本技术能实现对超高含水率淤泥浆的快速固化处理,同时达到相同力学指标所需的固化剂掺量更低,整体经济效益更好。4.本技术充分利用了絮凝剂和固化剂发挥功效的固有时间间隔(通常絮凝剂在混合后10min内便产生显著功效,而固化剂则在初凝时间(一般2h~3h以上)之后才开始逐渐发挥作用)来完成板框机压滤脱水;在压滤前主要只发生絮凝作用,之后板框机压滤脱除大量水分,促使土颗粒和固化剂颗粒紧密排列,最后固化剂的胶结作用因前期脱水拉近颗粒间距而变得更有效,从而显著提高泥粒力学指标,使其满足填土性能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工作流程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淤泥浆,2-泥浆泵送管,3a-第一进料流量阀,3b-第二进料流量阀,3c-第三进料流量阀,3d-第四进料流量阀,4a-第一搅拌装置,4b-第二搅拌装置,4c-第三搅拌装置,5-临时泥浆池,6-固化剂存储仓,7-固化剂投送器,8-固化剂流量阀,9-固化剂搅拌箱,10-絮凝剂存储池,11-絮凝剂投送器,12-絮凝剂流量阀,13-絮凝剂搅拌箱,14-压滤机,15-泥饼,16-粒化装置,17-加压部件,18-粒化装置入料口,19-移动滑槽,20-切割用钢弦,21-泥粒,22-堆存泥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粒化装置16和依次相连的临时泥浆池5、固化剂搅拌箱9、絮凝剂搅拌箱13、压滤机14,其中:所述临时泥浆池5一端与泥浆泵送管2连通,该泥浆泵送管2上设有第一进料流量阀3a,另一端通过连通管道与所述固化剂搅拌箱9相连,该连通管道上设有第二进料流量阀3b;所述固化剂搅拌箱9上设置有固化剂投送装置,固化剂搅拌箱9通过连通管道与絮凝剂搅拌箱13相连,该连通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进料流量阀3c和絮凝剂投送装置;所述絮凝剂搅拌箱13通过连通管道与压滤机14相连,该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四进料流量阀3d;所述临时泥浆池5、固化剂搅拌箱9、絮凝剂搅拌箱13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4a、第二搅拌装置4b、第三搅拌装置4c;所述压滤机14优选为板框式压滤机,其所能处理的混合泥浆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粒化装置(16)和依次相连的临时泥浆池(5)、固化剂搅拌箱(9)、絮凝剂搅拌箱(13)、压滤机(14),其中:/n所述临时泥浆池(5)、固化剂搅拌箱(9)、絮凝剂搅拌箱(13)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固化剂搅拌箱(9)上设置有固化剂投送装置,所述固化剂搅拌箱(9)和所述絮凝剂搅拌箱(13)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絮凝剂投送装置;所述粒化装置(16)用于挤压并切割所述压滤机(14)生成的泥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粒化装置(16)和依次相连的临时泥浆池(5)、固化剂搅拌箱(9)、絮凝剂搅拌箱(13)、压滤机(14),其中:
所述临时泥浆池(5)、固化剂搅拌箱(9)、絮凝剂搅拌箱(13)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固化剂搅拌箱(9)上设置有固化剂投送装置,所述固化剂搅拌箱(9)和所述絮凝剂搅拌箱(13)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絮凝剂投送装置;所述粒化装置(16)用于挤压并切割所述压滤机(14)生成的泥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浆处理一体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泥浆池(5)上设有泥浆泵送管(2),该泥浆泵送管(2)以及依次相连的临时泥浆池(5)、固化剂搅拌箱(9)、絮凝剂搅拌箱(13)、压滤机(14)间的连通管道上均设有进料流量阀。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荣军蒋达飞董超强郑俊杰徐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