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62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罐,用于处理企业废水产生的污泥,包括罐体、上料结构、翻板结构、整平结构以及耙料结构。上料结构穿过罐体的底壁,罐体底壁之上的上料结构位于罐体内部,罐体底壁之下的上料结构位于罐体的外部,上料结构的顶部位于罐体内壁的下方。翻板结构设置在罐体的内侧壁上,翻板结构平行于罐体的底壁。整平结构与罐体内部的上料结构连接。罐体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耙料结构的侧壁与罐体的两侧壁分别连接,耙料结构的工作端与出料口连接。罐体的底部外壁边缘连接有支撑架,在罐体底壁之下的上料结构连接有传送带。实现污泥从上料、翻转、整平到耙出的一整套处理过程,整个过程都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理罐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罐。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随之发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在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剩余产物,污泥只有10%左右通过堆肥等技术处理后回用到土地,大约20%以上采用填埋,另有更少量采用焚烧和建材利用等,其余大部分随意外运,随处处置,给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的发展环境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国外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已相对成熟,如欧洲主要方式是填埋和土地利用,北美地区一直是农用为主,日本以焚烧后做建材为主、农用与填埋为辅。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污泥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种类和性质也更复杂。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往往浓缩于污泥之中,所以污泥是影响环境的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必须重视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罐,处理工业废水中产生的污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污泥处理罐,用于处理企业废水产生的污泥,包括罐体、上料结构、翻板结构、整平结构以及耙料结构。上料结构穿过罐体的底壁,罐体底壁之上的上料结构位于罐体内部,罐体底壁之下的上料结构位于罐体的外部,上料结构的顶部位于罐体内壁的下方。翻板结构设置在罐体的内侧壁上,翻板结构平行于罐体的底壁。整平结构与罐体内部的上料结构连接。罐体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耙料结构的侧壁与罐体的两侧壁分别连接,耙料结构的工作端与出料口连接。罐体的底部外壁边缘连接有支撑架,在罐体底壁之下的上料结构连接有传送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上料结构将外部传送带送来的污泥由罐体底部从下往上传输,提高了传送效率。利用翻板结构对污泥进行逐层翻转,依靠整平结构将翻转在翻版结构上的污泥铺平,以便充分发酵。当污泥发酵结束后,最后由耙料结构将污泥一次性耙出罐体的排出口,实现污泥从上料、翻转、整平到耙出的一整套处理过程,整个过程都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为:上料结构包括转动电机、螺旋蛟龙、上料外壳、承料盘、储水箱、出水部、排水管、增压泵、出料结构以及进料口。转动电机的工作端固定连接螺旋蛟龙。螺旋蛟龙设置在上料外壳内,且螺旋蛟龙的尺寸与上料外壳的内部尺寸适配。上料外壳垂直于水平面,且转动电机位于上料外壳的第一端部。出料结构设置在上料外壳的第二端部,进料口设置在上料外壳的外侧壁上,且进料口位于上料外壳的底部。在出料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料口,各出料口均匀分布在出料结构的侧壁上,上料外壳的第二端部与出料结构导通。承料盘环绕在上料外壳的外侧壁上,且承料盘接触出料结构。在承料盘的盘面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承料盘的边缘相对承料盘的中心向下倾斜。储水箱设置在出料结构的顶部,在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增压泵设置在排水管上,出水部与排水管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料结构将污泥从罐体底部从下而上的传输过程,通过出水部向污泥喷水冲刷成料盘,起到防止污泥堆积堵塞成料盘,保证了污泥顺利的从出料口进入到翻版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上料结构还包括震动结构、电源以及固定架,震动结构的工作端贴附在承料盘上,电源分别连接转动电机、增压泵,固定架用于将上料外壳固定在地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震动结构实现承料盘不断抖动的技术效果,也可以是在承料盘底部设置现有的震动板,进而实现承料盘不断抖动的技术效果。电源是用以实现对转动电机和增压泵提供电压的目的。增压泵可以实现增强排水管水压的功能。固定架起到固定外壳的作用。进一步优化为:翻板结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转轴、翻板本体、支撑结构。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罐体的侧壁上,翻板本体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支撑结构固定在罐体的内侧壁上,当翻板本体位于水平位置时,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翻板本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翻板本体转动,以此来实现翻板本体的翻转功能,在翻板为于工作状态时,支撑结构开始工作,支撑结构的工作端抵持上述翻板本体,以保证翻板本体相对罐体的稳定性。进一步优化为:翻板结构还包括限位结构、第一控制器以及电源,限位结构设置在翻板本体的底面上,其中,底面为翻板本体朝向罐体底壁的一面,当翻板本体与罐体的底壁平行时,限位结构的工作端接触罐体的内侧壁。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驱动电机、支撑结构。电源连接控制器,电源为翻板结构供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板结构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实现翻板结构的翻转功能。进一步优化为:在翻板本体上设置有凹槽,在支撑结构的工作端设置有凸起。当翻板本体与罐体底壁平行时,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的凸起位于凹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辅助翻板结构完成翻转功能。进一步优化为:整平结构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上料外壳、旋转盘以及整平刷。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上料外壳的外壁与旋转盘轴承连接,旋转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杆,若干个连杆的顶端与第二齿轮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齿轮外套于上料外壳的外壁,第二齿轮的中心处与上料外壳的外壁不接触。旋转盘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整平刷,若干个整平刷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刷片,若干个整平刷垂直向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整平结构将污泥铺平,为污泥充分发酵提供保证。进一步优化为:旋转盘外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整平刷。旋转盘外壁上可设置双层整平刷。若干个整平刷位于同一圆周面。若干个连杆的长度相等。整平刷采用细钢丝制成。电机连接交流电源。电机可采用正反转电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整平电机带动整平刷将污泥铺平普均匀。进一步优化为:耙料结构包括驱动机构、导轨机构、控制机构以及耙料机构。驱动机构的侧面与导轨机构的侧面滑动连接,导轨机构的侧面末端与控制机构连接。耙料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机构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耙料结构在驱动结构的驱动和控制结构的控制下在导轨机构上做往复运动,将污泥最终从罐体底壁耙出排出口。进一步优化为:耙料机构包括耙料杆,耙料杆的两末端分别连接有滚轮,滚轮与导轨机构滚动连接。耙料杆上开设有倒换槽,倒换槽上开设有倒换槽,倒换槽上设置有若干个耙齿,若干个耙齿与倒换槽滑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倒换倒换槽将污泥进行往复耙出,实现在一个往复周期将污泥从罐体耙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上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翻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翻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翻转结构中翻转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整平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耙料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耙料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罐体;2-上料结构;3-翻板结构;4-整平结构;5-耙料结构;6-排出口;7-支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上料结构、翻板结构、整平结构以及耙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穿过所述罐体的底壁,所述罐体底壁之上的所述上料结构位于所述罐体内部,所述罐体底壁之下的所述上料结构位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上料结构的顶部位于所述罐体内壁的下方;所述翻板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翻板结构平行于所述罐体的底壁;所述整平结构与所述罐体内部的所述上料结构连接;所述罐体的侧壁下端上开设有排出口,所述耙料结构的两末端分别与所述罐体的两侧壁连接,所述耙料结构的工作端与所述排出口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部外壁边缘连接有支撑架,在所述罐体底壁之下的所述上料结构连接有传送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上料结构、翻板结构、整平结构以及耙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穿过所述罐体的底壁,所述罐体底壁之上的所述上料结构位于所述罐体内部,所述罐体底壁之下的所述上料结构位于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上料结构的顶部位于所述罐体内壁的下方;所述翻板结构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翻板结构平行于所述罐体的底壁;所述整平结构与所述罐体内部的所述上料结构连接;所述罐体的侧壁下端上开设有排出口,所述耙料结构的两末端分别与所述罐体的两侧壁连接,所述耙料结构的工作端与所述排出口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部外壁边缘连接有支撑架,在所述罐体底壁之下的所述上料结构连接有传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转动电机、螺旋蛟龙、上料外壳、承料盘、储水箱、出水部、排水管、增压泵、出料结构以及进料口;所述转动电机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蛟龙;所述螺旋蛟龙设置在所述上料外壳内,且所述螺旋蛟龙的尺寸与所述上料外壳的内部尺寸适配;
所述上料外壳垂直于水平面,且所述转动电机位于所述上料外壳的第一端部;所述出料结构设置在所述上料外壳的第二端部,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上料外壳的外侧壁上,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上料外壳的底部;
在所述出料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料口,各所述出料口均匀分布在所述出料结构的侧壁上,所述上料外壳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出料结构导通;
所述承料盘环绕在所述上料外壳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承料盘接触所述出料结构;在所述承料盘的盘面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所述承料盘的边缘相对所述承料盘的中心向下倾斜;
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出料结构的顶部,在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所述出水部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结构还包括震动结构、电源以及固定架,所述震动结构的工作端贴附在所述承料盘上,所述电源分别连接所述转动电机、所述增压泵,所述固定架用于将所述上料外壳固定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结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转轴、翻板本体、支撑结构;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所述翻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内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金清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