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纸卡包装及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42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薄膜纸卡包装及包装盒,所述薄膜纸卡包装包括纸卡主体,以及可翻折地连接于所述纸卡主体的多个翻折板;其中,所述纸卡主体上相对侧的两个翻折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薄膜,两个所述翻折板能够拉紧所述第一薄膜,用以将内装物限位于所述纸卡主体;所述薄膜纸卡包装还包括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设于所述第一薄膜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薄膜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薄膜,或者作用于所述内装物伸出所述第一薄膜的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能够用两个薄膜实现对内装物的限位,以此提高该薄膜纸卡包装包装内装物时对内装物限位的稳定性;同时两个薄膜可根据内装物的外置形状调整,进而避免薄膜被内装物刺破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纸卡包装及包装盒
本技术属于包装技术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纸卡包装及包装盒。
技术介绍
常用的产品包装一般以瓦楞纸盒配合内缓冲材料的包装形式,内缓冲材料通常由折叠纸卡、epe、eva、eps、吸塑、纸浆模塑等缓冲衬垫组成,用于包装缓冲及防护。其中,薄膜纸卡包装为纸卡与薄膜组合形成的组合包装结构,其包装方式为内装物放置于纸卡之上,通过粘于纸卡上的薄膜将内装物紧缚于纸卡之上,并形成完整包装结构。目前,现有的薄膜纸卡包装上薄膜通常为单张单层,且薄膜纸卡包装使用时,需要将薄膜完全覆盖于内装物的表面,并实现对内装物的限位。上述结构的薄膜纸卡包装能够实现对内装物的包装限位,然后采用单张单层的薄膜对内装物的限位,其对内装物限位的稳定性差,容易造成薄膜与纸板之间的脱胶,而且采用单张单层的薄膜不适用于具有部分凸起的内装物的限位,因薄膜与内装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薄膜易被内装物的凸起部刺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薄膜纸卡包装及包装盒。具体地,一种薄膜纸卡包装,包括纸卡主体,以及可翻折地连接于所述纸卡主体的多个翻折板;其中,所述纸卡主体上相对侧的两个翻折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薄膜,两个所述翻折板能够拉紧所述第一薄膜,用以将内装物限位于所述纸卡主体;所述薄膜纸卡包装还包括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设于所述第一薄膜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薄膜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薄膜,或者作用于所述内装物伸出所述第一薄膜的部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薄膜预留有开口,且所述第一薄膜压紧所述内装物时,所述内装物自所述开口部分向外伸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薄膜固接于所述第一薄膜和/或两个所述翻折板,两个所述翻折板能够拉紧所述第二薄膜,用以压紧所述第一薄膜及所述内装物伸出所述第一薄膜的部分。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薄膜预留有多个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薄膜为条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薄膜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粘胶带,所述第一薄膜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带固接于两个所述翻折板;及/或,所述第二薄膜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第二粘胶带,所述第二薄膜通过所述第二粘胶带固接于所述第一薄膜和/或两个所述翻折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翻折板包括设于所述纸卡主体两个宽度边上的第一翻折板和第二翻折板,以及设于所述纸卡主体两个长度边上的第三翻折板和第四翻折板;所述第一薄膜及所述第二薄膜设于所述第三翻折板及所述第四翻折板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折板的两端分别可翻折地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翻折板的两端分别可翻折地连接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三翻折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位于所述第四翻折板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一翻折板,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和所述第二翻折板配合,能够支撑包装有内装物的薄膜纸卡包装。本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包装盒,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薄膜纸卡包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及包装盒,通过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的结构,使得该薄膜纸卡包装工作时,能够用两个薄膜实现对内装物的限位,以此提高该薄膜纸卡包装包装内装物时对内装物限位的稳定性;同时两个薄膜可根据内装物的外置形状调整,进而避免薄膜被内装物刺破的情形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未设有第一薄膜及第二薄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中第一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中第二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另一视角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纸卡主体;11、第一翻折板;111、第一支撑板;112、第二支撑板;12、第二翻折板;121、第三支撑板;122、第四支撑板;13、第三翻折板;14、第四翻折板;101、第一薄膜;1011、开口;1012、第一粘胶带;102、第二薄膜;1021、第二粘胶带;200、内装物。具体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请求保护的包装盒,包括薄膜纸卡包装。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纸卡包装,包括纸卡主体10,以及可翻折地连接于所述纸卡主体10的多个翻折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纸卡主体10上相对侧的两个翻折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薄膜101,两个所述翻折板能够拉紧所述第一薄膜101,用以将内装物200限位于所述纸卡主体10;本实施例的薄膜纸卡包装还包括第二薄膜102,所述第二薄膜102设于所述第一薄膜101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薄膜102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薄膜101,或者作用于所述内装物200伸出所述第一薄膜101的部位。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薄膜纸卡包装能够用两个薄膜对内装物200进行限位,以此实现该薄膜纸卡包装对内装物200的限位包装,相较于现有薄膜纸卡包装,具有提高对内装物200限位时稳定性的作用。其中,所述第一薄膜101预留有开口1011,且所述第一薄膜101压紧所述内装物200时,所述内装物200自所述开口1011部分向外伸出,防止用所述第一薄膜101将所述内装物200限位于所述纸卡主体10时,所述内装物200的凸起部分刺破所述第一薄膜101。本实施例的第二薄膜102固接于所述第一薄膜101和/或两个所述翻折板,两个所述翻折板能够拉紧所述第二薄膜102,用以压紧所述第一薄膜101及所述内装物200伸出所述第一薄膜101的部分,使得所述第二薄膜102能够在所述第一薄膜101压紧所述内装物200的基础上,再次对所述内装物200进行压紧限位,以此提高该薄膜纸卡包装使用时对所述内装物200压紧限位的稳定性。具体地,所述第一薄膜10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粘胶带1012,所述第一薄膜101通过所述第一粘胶带1012固接于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纸卡包装,包括纸卡主体,以及可翻折地连接于所述纸卡主体的多个翻折板;其中,所述纸卡主体上相对侧的两个翻折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薄膜,两个所述翻折板能够拉紧所述第一薄膜,用以将内装物限位于所述纸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纸卡包装还包括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设于所述第一薄膜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薄膜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薄膜,或者作用于所述内装物伸出所述第一薄膜的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纸卡包装,包括纸卡主体,以及可翻折地连接于所述纸卡主体的多个翻折板;其中,所述纸卡主体上相对侧的两个翻折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薄膜,两个所述翻折板能够拉紧所述第一薄膜,用以将内装物限位于所述纸卡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纸卡包装还包括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设于所述第一薄膜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薄膜能够作用于所述第一薄膜,或者作用于所述内装物伸出所述第一薄膜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纸卡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预留有开口,且所述第一薄膜压紧所述内装物时,所述内装物自所述开口部分向外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纸卡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膜固接于所述第一薄膜和/或两个所述翻折板,两个所述翻折板能够拉紧所述第二薄膜,用以压紧所述第一薄膜及所述内装物伸出所述第一薄膜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纸卡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预留有多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4所述的薄膜纸卡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膜为条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纸卡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第一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秋佳钱俊敏梁奕昆张钱莉曾宪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