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包装及包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426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塑料薄膜包装及包装组件,所述塑料薄膜包装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所述支撑板能够折叠以使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相互叠置;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部及所述第二面板部分别开设有通孔,并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覆盖有薄膜;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叠置时,两个所述薄膜配合包裹待包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适用于相近尺寸和质量的产品,进而具有扩充该塑料薄膜包装的适用范围,降低企业的包装成本;同时第一面板部与第二面板部只需沿折痕线合拢并贴靠即可,操作方便,包装有待包装物的塑料薄膜包装整体结构体积小,具有便于后续的存储及运输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薄膜包装及包装组件
本技术属于包装技术相关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包装及包装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塑料包装(常见的有纸塑、PET及PS包装制品),多为通过铝制或铜制模具压制脱模形成完全适配产品尺寸的塑料制品,产品直接放入塑料包装中完成固定。上述的塑料包装能够实现对产品的包装固定,然而相近尺寸和质量的产品需要对应使用不同的塑料包装,其使用局限性较大,从而增加了企业对产品的包装成本;而且现有的塑料包装结构复杂,且塑料包装对产品包装时需要的步骤多,不便于对产品的包装;另外,现有的塑料包装包装产品后塑料包装整体的体积较大,不便于后续的存储及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塑料薄膜包装及包装组件。具体地,一种塑料薄膜包装,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所述支撑板能够折叠以使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相互叠置;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部及所述第二面板部分别开设有通孔,并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覆盖有薄膜;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叠置时,两个所述薄膜配合包裹待包装物。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之间具有折痕线,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能够沿所述折痕线折叠。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面板部具有锁扣,所述第二面板部具有锁扣配合件,且合拢的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能够通过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扣配合件之间的配合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锁扣与所述折痕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面板部的通孔的左右两侧;及,所述锁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扣位于所述第一面板部的薄膜的上下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锁扣为成型于所述第一面板部的连接凸部,所述锁扣配合件为成型于所述第二面板部的连接凹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一面板部及所述第二面板部之间粘结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面板部及所述第二面板部的中部。本技术还请求保护一种包装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塑料薄膜包装,以及包装盒;所述塑料薄膜包装能够安装于所述包装盒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两相对侧壁开设有插槽,合拢的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能够插接于所述盒体上两相对侧侧壁的插槽。或者,一种包装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塑料薄膜包装,合拢的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在所述薄膜的外围连接有缓冲柱。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塑料薄膜包装,利用薄膜的材料弹性实现对待包装物的包装限位,使得该塑料薄膜包装能够同时适用于相近尺寸和质量的产品,进而具有扩充该塑料薄膜包装的适用范围,降低企业的包装成本;同时该塑料薄膜包装使用时,第一面板部与第二面板部只需沿折痕线合拢并贴靠即可,操作方便,包装有待包装物的塑料薄膜包装整体结构体积小,具有便于后续的存储及运输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塑料薄膜包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塑料薄膜包装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塑料薄膜包装中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塑料薄膜包装对待包装物包装过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塑料薄膜包装对待包装物包装完毕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另一个实施例的包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支撑板;101、折痕线;102、通孔;11、第一面板部;12、第二面板部;20、薄膜;31、锁扣;32、锁扣配合件;200、待包装物;310、盒体;311、插槽;401、缓冲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塑料薄膜包装,包括支撑板10,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10上的两个薄膜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10包括第一面板部11和第二面板部12,所述第一面板部11与所述第二面板部12之间具有折痕线101,且所述第一面板部11和所述第二面板部12能够沿所述折痕线101折叠,且折叠的所述第一面板部11和所述第二面板部12能够合拢并贴靠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部11及所述第二面板部12分别开设有通孔102,且两个所述薄膜2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部11上通孔102的位置及所述第二面板部12的通孔102的位置,用以对两个所述通孔102进行覆盖。所述第一面板部11和所述第二面板部12合拢时,两个所述薄膜20配合能够包裹待包装物200。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塑料薄膜包装在包装待包装物时,具体用两个所述薄膜20在所述第一面板部11及所述第二面板部12的带动下实现对所述待包装物的覆盖。其中,本实施方式的支撑板10上的折痕线101设置在该支撑板10的中心线上,用以将所述支撑板10均等分并形成为所述第一面板部11及所述第二面板部12;且所述第一面板部11的通孔102与所述第二面板部12的通孔102对应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面板部11与所述第二面板部12合拢时,位于两个通孔102位置的薄膜20能够相对设置,进而使得该塑料薄膜包装上两个薄膜20能够用最大的面积包裹待包装物。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折痕线101及所述通孔102的位置不局限于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将所述折痕线101及所述通孔102设为所需要的其它位置,在此就不展开阐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面板部11具有锁扣31,所述第二面板部12具有锁扣配合件32,且合拢的所述第一面板部11与所述第二面板部12能够通过所述锁扣31与所述锁扣配合件32之间的配合固定连接,以此起到防止合拢的所述第一面板部11及所述第二面板部12被弹开。需要说明的是,合拢的所述第一面板部11与所述第二面板部12之间的限位不局限于图示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采用卡扣的形式进行限位固定,或者采用外置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面板部11及所述第二面板部12进行限位固定。其中,所述锁扣31与所述折痕线101分居在所述第一面板部11的通孔102的左右两侧,以此提高所述锁扣31与所述锁扣配合件32配合时对合拢的所述第一面板部11与所述第二面板部12限位时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锁扣31也可根据使用的需求设置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薄膜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所述支撑板能够折叠以使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相互叠置;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部及所述第二面板部分别开设有通孔,并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覆盖有薄膜;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叠置时,两个所述薄膜配合包裹待包装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面板部和第二面板部;所述支撑板能够折叠以使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相互叠置;其中,所述第一面板部及所述第二面板部分别开设有通孔,并在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覆盖有薄膜;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叠置时,两个所述薄膜配合包裹待包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膜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之间具有折痕线,所述第一面板部和所述第二面板部能够沿所述折痕线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薄膜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部具有锁扣,所述第二面板部具有锁扣配合件,且合拢的所述第一面板部与所述第二面板部能够通过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扣配合件之间的配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薄膜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与所述折痕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面板部的通孔的左右两侧;及/或,所述锁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扣位于所述第一面板部的薄膜的上下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秋佳钱俊敏潘斌曾宪涛梁奕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