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及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165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4
转子(100)具有:转子芯(1);第1磁极部分(3),其包含多个永磁铁(2)的各个永磁铁(2),具有通过永磁铁(2)产生的第1极性;以及第2磁极部分(4),其形成于彼此相邻的永磁铁(2)之间,是具有与第1极性不同的极性的凸极。θim及θis满足θim>θis的关系。θom及θos满足(θom×1.1)≥θos≥(θom×0.9)的关系。由此能够得到一种可以抑制转矩的降低、并且抑制齿槽转矩的增加的转子(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子及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及具有转子的电动机,该转子具有转子芯和在转子芯设置的多个永磁铁。
技术介绍
在通过永磁铁产生的第1磁极和与永磁铁无关地在转子芯形成的第2磁极即凸极在转子芯的周向上交替地排列的交替极型的转子中,在第1磁极和第2磁极中电感不同。因此,与第1磁极及第2磁极由永磁铁形成的转子相比,存在由电感的不平衡引起的转矩脉动变大这一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抑制转矩的降低,并减少由电感的不平衡引起的转矩脉动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转子具有转子芯和在转子芯设置的多个永磁铁。在转子中,通过永磁铁产生的磁铁磁极和与永磁铁无关地在转子芯形成的凸极在转子芯的周向上交替地排列。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转子中,第1磁极的占有角度θ1大于第2磁极的占有角度θ2。占有角度θ1大于占有角度θ2,由此与占有角度θ1等于占有角度θ2的情况相比,第1磁极和第2磁极的电感的不平衡减少,能够抑制转矩的降低并实现转矩脉动的减少。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40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转子的构造中,占有角度θ1大于占有角度θ2,由此第1磁极的外周面的第1周向宽度比第2磁极的外周面的第2周向宽度宽,因此第1磁极的外周面和定子之间的磁吸引力,大于第2磁极的外周面和定子之间的磁吸引力。因此,存在下述课题,即,在转子进行旋转时产生的齿槽转矩增加。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抑制转矩的降低、并且抑制齿槽转矩的增加的转子。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的特征在于,具有:转子芯;第1磁极部分,其在转子芯的周向分离而配置于转子芯,包含多个永磁铁的各个永磁铁,具有通过永磁铁产生的第1极性;以及第2磁极部分,其在彼此相邻的永磁铁之间在周向分离而形成于转子芯,是具有与第1极性不同的极性的凸极。在以转子芯的径向中央为中心,将中心和永磁铁的径向外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om,将中心和永磁铁的径向内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im,将中心和凸极的径向外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os,将中心和凸极的径向内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is时,θim及θis满足θim>θis的关系。θom及θos满足(θom×1.1)≥θos的关系。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转子具有下述效果,即,能够抑制转矩的降低,并且抑制齿槽转矩的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转子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θos相对于θom的比率和齿槽转矩之间的关系的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θis相对于θim的比率和转矩密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θ相对于θom的比率和转矩密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电动机的变形例的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Gs相对于Gm的比率和电磁激振力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是表示将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转子设置的磁极的数量设为8个的例子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转子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子及电动机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转子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转子100是交替极型的转子(Consequent-polerotor)。转子100具有转子芯1和多个永磁铁2。转子芯1是将多个电磁钢板层叠而构成的。转子芯1的周向通过箭头D1表示。转子芯1的径向通过箭头D2表示。转子芯1的径向的中心通过C表示。在转子芯1形成多个凹陷11。多个凹陷11各自是从转子芯1的径向外侧朝向转子芯1的中心为凸形状的凹部。在多个凹陷11各自配置永磁铁2。永磁铁2为稀土类磁铁、铁素体磁铁等。永磁铁2的径向内侧面21与凹陷11的底面111相接。转子100具有多个第1磁极部分3和多个第2磁极部分4。多个第1磁极部分3在周向分离而配置于转子芯1,各个第1磁极部分3包含多个永磁铁2的各个永磁铁2,是具有由永磁铁2带来的第1极性的多个磁极。多个第2磁极部分4在周向分离而形成于转子芯1,各个第2磁极部分4形成于彼此相邻的永磁铁2之间,是具有与第1极性不同的极性的多个凸极。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转子100设置有5个第1磁极部分3和5个第2磁极部分4。例如,第1磁极部分3的第1极性为N极,第2磁极部分4的第2极性为S极,但第1极性和第2极性也可以相反。第1磁极部分3在周向以等角度间隔排列。第2磁极部分4在周向以等角度间隔排列。θim是将第1磁极部分3的径向内侧的区域32的周向上的宽度通过以转子芯1的径向中央为中心C的角度表示的。θim例如能够通过以转子芯1的径向中央为中心C而将第1角部23和中心C连结的线A1与将第2角部25和中心C连结的线A2所成的角度进行表示。第1角部23是永磁铁2的径向内侧面21的周向上的一端部。具体地说,第1角部23是永磁铁2的径向内侧面21和永磁铁2的周向一端面22相交的部分。第2角部25是永磁铁2的径向内侧面21的周向上的另一端部。具体地说,第2角部25是永磁铁2的径向内侧面21和永磁铁2的周向另一端面24相交的部分。θom是将第1磁极部分3的径向外侧的区域31的周向上的宽度通过以转子芯1的径向中央为中心C的角度表示的。θom例如能够通过以转子芯1的径向中央为中心C而将第3角部26和中心C连结的线A3与将第4角部27和中心C连结的线A4所成的角度进行表示。第3角部26是永磁铁2的径向外侧面28的周向上的一端部。具体地说,第3角部26是永磁铁2的径向外侧面28和永磁铁2的周向一端面22相交的部分。第4角部27是永磁铁2的径向外侧面28的周向上的另一端部。具体地说,第4角部27是永磁铁2的径向外侧面28和永磁铁2的周向另一端面24相交的部分。θis是将第2磁极部分4的径向内侧的区域42的周向上的宽度通过以转子芯1的径向中央为中心C的角度表示的。θis例如能够通过以转子芯1的径向中央为中心C而将第1角部11a和中心C连结的线B1与将第2角部11b和中心C连结的线B2所成的角度进行表示。第1角部11a是在形成凹陷11的壁面内,径向一端面11c和底面111相交的部分。第1角部11a是第2磁极部分4的径向内侧的区域42的周向上的一端部。第2角部11b是在形成凹陷11的壁面内,径向另一端面11d和底面111相交的部分。第2角部11b是第2磁极部分4的径向内侧的区域42的周向上的另一端部。θos是将第2磁极部分4的径向外侧的区域41的周向上的宽度通过以转子芯1的径向中央为中心C的角度表示的。θos例如能够通过以转子芯1的径向中央为中心C而将第3角部11e和中心C连结的线B3与将第4角部11f和中心C连结的线B4所成的角度进行表示。第3角部11e是在形成凹陷11的壁面内,径向一端面11c和第2磁极部分4的径向外侧面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具有:/n转子芯;/n第1磁极部分,其在所述转子芯的周向分离而配置于转子芯,包含多个永磁铁的各个永磁铁,具有通过所述永磁铁产生的第1极性;以及/n第2磁极部分,其在彼此相邻的所述永磁铁之间,在所述周向分离而形成于所述转子芯,是具有与所述第1极性不同的极性的凸极,/n在以所述转子芯的径向中央为中心,/n将所述中心和所述永磁铁的径向外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om,/n将所述中心和所述永磁铁的径向内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im,/n将所述中心和所述凸极的径向外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os,/n将所述中心和所述凸极的径向内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is时,/n所述θim及所述θis满足θim>θis的关系,/n所述θom及所述θos满足(θom×1.1)≥θos的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子芯;
第1磁极部分,其在所述转子芯的周向分离而配置于转子芯,包含多个永磁铁的各个永磁铁,具有通过所述永磁铁产生的第1极性;以及
第2磁极部分,其在彼此相邻的所述永磁铁之间,在所述周向分离而形成于所述转子芯,是具有与所述第1极性不同的极性的凸极,
在以所述转子芯的径向中央为中心,
将所述中心和所述永磁铁的径向外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om,
将所述中心和所述永磁铁的径向内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im,
将所述中心和所述凸极的径向外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os,
将所述中心和所述凸极的径向内侧的两端部各自连结的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is时,
所述θim及所述θis满足θim>θis的关系,
所述θom及所述θos满足(θom×1.1)≥θos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θom及所述θos满足θos≥(θom×0.9)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θos及所述θis满足θos>θis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θim及所述θis满足(θim×0.9)≥θis≥(θim×0.5)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雄一朗下村幸司广谷迪濑高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