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80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镜装置,其能够抑制在由摄像装置进行摄像的图像中产生光晕。车辆用镜装置具备:壳体(10),其安装于车辆的侧部,且保持镜;摄像装置,其安装于壳体(10),在壳体(10)中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下表面(10a)配置有图像光获取部;投光装置(40),其安装于壳体(10),在壳体(10)的下表面(10a)以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左右方向上与图像光获取部并排的方式配置有红外光照射部(41);遮光部(50),其设于壳体(10)的下表面(10a),遮挡从红外光照射部(41)朝向图像光获取部的红外光(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镜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镜装置,例如公知有在保持镜的壳体配置有获取图像光的摄像装置和照射红外光的投光装置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785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从投光装置照射的红外光向摄像装置射入,有在由摄像装置进行摄像的图像中产生光晕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由摄像装置进行摄像的图像中产生光晕的车辆用镜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镜装置具备:壳体,其安装于车辆的侧部,且保持镜;摄像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壳体,在上述壳体中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下表面配置有图像光获取部;投光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壳体,在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以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左右方向上与上述图像光获取部并排的方式配置有红外光照射部;以及遮光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遮挡从上述红外光照射部朝向上述图像光获取部的红外光。另外,优选上述遮光部配置在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中的上述图像光获取部与上述红外光照射部之间。另外,优选上述遮光部包括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的一部分向车辆搭载状态下的下方突出而成的突出部。另外,优选上述遮光部包括台阶部,该台阶部形成于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中的上述图像光获取部与上述红外光照射部之间。另外,优选上述摄像装置以及上述投光装置以与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成为同一面的状态设置。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由摄像装置进行摄像的图像中产生光晕的车辆用镜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镜装置的车辆的一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镜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从下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镜装置的图。图4是表示遮光部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遮光部的另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遮光部的另一例的图。图中:DL、DR—门,IR—红外光,M—车辆,PR—图像光,10—壳体,10a、20a—下表面,11—镜,20—装配部件,30—摄像装置,31—图像光获取部,40—投光装置,41—红外光照射部,50、50A、50B—遮光部,51—壁部,52—弯曲部,53—台阶部,53a—屈曲部,100—车辆用镜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另外,下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人员能够置换而且容易的结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左右各方向是车辆用镜装置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方向,表示从驾驶席观察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与铅垂方向平行、左右方向为水平方向。另外,在附图中,将从上方观察称为俯视并将该图作为俯视图、将从后方观察称为主视并将该图作为主视图。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镜装置100的车辆M的一例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车辆用镜装置100是作为的门镜,安装在车辆M的左右的门DL、DR且车辆M的外侧。左右的车辆用镜装置100在左右方向上大致对称。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镜装置100的主视图。图3是从下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镜装置100的图。在图2以及图3中,示出了作为门镜而构成的车辆用镜装置100。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M的右侧的门镜。车辆用镜装置100具备壳体10、装配部件20、摄像装置30、以及投光装置40。壳体10构成为正面侧露出的箱体。壳体10设为通过未图示的旋转驱动源而能够相对于与铅垂方向平行的轴(铅垂轴)转动。壳体10保持镜11。镜11例如使用玻璃、树脂等形成为板状。镜11经由未图示的镜驱动部而支撑于壳体10。镜驱动部例如具有未图示的驱动源以及传递机构,通过利用传递机构将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镜11,从而能够变更镜11的姿势。镜11设为例如能够相对于与铅垂轴以及水平方向平行的轴(水平轴)转动。该情况下,水平轴例如能够设为沿左右方向的轴。壳体10安装于车辆M的左右的门DL、DR。装配部件20能够相对于壳体10的下部从后方装卸。在装配部件20,例如通过螺钉等连结部件固定有摄像装置30以及投光装置40。装配部件20以固定有摄像装置30以及投光装置40的状态安装于壳体10。装配部件20具有下表面20a。装配部件20的下表面20a例如以从车辆内侧朝向车辆外侧向上方弯曲的状态形成。装配部件20的下表面20a相对于壳体10的下表面10a成为同一面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配部件20的下表面20a构成壳体10的下表面10a的一部分。以下,装配部件20的下表面20a作为壳体10的下表面10a的一部分来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装配部件20的下表面20a在内的壳体10的下表面10a以从车辆内侧朝向车辆外侧向上方弯曲的状态形成。装配部件20具有:使后述的摄像装置30的图像光获取部31露出的开口部21;以及使后述的投光装置40的红外光照射部41露出的开口部22。摄像装置30经由装配部件20而安装于壳体10。摄像装置30相对于投光装置40配置在车辆内侧。摄像装置30例如使用红外线摄像机等。摄像装置30获取车辆的周围的图像。摄像装置30具有获取图像光PR的图像光获取部31。在图像光获取部31配置有例如透镜等光学部件。图像光获取部31以从开口部21露出的状态配置在装配部件20的下表面20a(壳体10的下表面10a)。图像光获取部31例如具有以光轴AX1为中心的180°以上的视野角。图像光获取部31相对于铅垂方向而朝向车辆外侧倾斜的方向。即,图像光获取部31配置为,光轴AX1的下方侧相对于铅垂方向而向车辆外侧倾斜。投光装置40经由装配部件20而安装于壳体10。投光装置40相对于摄像装置30配置在车辆外侧。投光装置40具有照射红外光IR的红外光照射部41。红外光照射部41以从开口部22露出的状态配置在装配部件20的下表面20a(壳体10的下表面10a)。红外光照射部41在左右方向上与图像光获取部31并排配置。红外光照射部41以将光轴AX2为中心的预定的照射角度照射红外光。红外光照射部41的光轴AX2也可以以与图像光获取部31的光轴AX1平行或者大致平行的状态配置,也可以以相对于光轴AX1倾斜的状态配置。关于摄像装置30以及投光装置40的位置关系,如上所述,摄像装置30相对于投光装置40配置在车辆内侧的位置。因此,在壳体10的下表面10a随着朝向车辆外侧而向上方弯曲的结构中,通过将摄像装置30配置在比投光装置40更靠车辆内侧,从而图像光获取部31配置在红外光照射部41的下方。因此,来自上方侧的红外光照射部41的红外光IR难以直接射入朝向下方的图像光获取部31。遮光部50设于装配部件20的下表面20a(壳体10的下表面10a)。遮光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壳体,其安装于车辆的侧部,且保持镜;/n摄像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壳体,在上述壳体中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下表面配置有图像光获取部;/n投光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壳体,在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以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左右方向上与上述图像光获取部并排的方式配置有红外光照射部;以及/n遮光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遮挡从上述红外光照射部朝向上述图像光获取部的红外光。/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20541.一种车辆用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安装于车辆的侧部,且保持镜;
摄像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壳体,在上述壳体中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下表面配置有图像光获取部;
投光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壳体,在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以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的左右方向上与上述图像光获取部并排的方式配置有红外光照射部;以及
遮光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上述下表面,遮挡从上述红外光照射部朝向上述图像光获取部的红外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西丈一汤山拓朗射场亮辅松原智哉渡边优斗中谷崇长崎哲也大森御幸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