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60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架设技术领域,是一种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其包括第一电缆沟、第二电缆沟、第一连通沟、第二连通沟、风机、第一除湿机、第二除湿机、控制柜、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左右间隔分布,第一电缆沟前部和第二电缆沟前部通过第一连通沟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四个风机,使第一电缆沟、第一连通沟、第二电缆沟和第二连通沟依次导通形成的环形沟槽内的空气加速循环流通,避免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空气温度过高;通过设置第一除湿机和第二除湿机,避免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空气湿度过高,具有安全、高效和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架设
,是一种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网的改造与建设不断地深入,电力电缆已经被广泛应用。电力电缆的使用不但能有效地减少运行以及维护工作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保证了国家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目前变电站广泛采用电缆沟敷设方案,其具有建筑物结构简单、技防等附加配套设施少、工程投资低、经济性较高等优点。但是,由于电力电缆长期运行在地下,其运行环境湿度较大,沟内环境相对密闭,潮气无法排出,沟内支架腐蚀、电缆绝缘下降。如果变电站选址于低洼或者土壤中水份含量较大的地区,土壤中水份会向变电站电缆沟内渗透,同时由于地势低洼导致雨水倒灌,沟内极易形成积水,电缆长期侵泡于水中,电缆极易形成"水树枝"效应,导致电缆绝缘故障,酿成电网事故,严重影响电网运行安全。另外,现有排水除湿电缆沟无法实现排水除湿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缆沟排水除湿效果差及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包括第一电缆沟、第二电缆沟、第一连通沟、第二连通沟、风机、第一除湿机、第二除湿机、控制柜、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左右间隔分布,第一电缆沟前部和第二电缆沟前部通过第一连通沟连通,第一电缆沟后部和第二电缆沟后部通过第二连通沟连通;第一电缆沟、第二电缆沟、第一连通沟和第二连通沟内均设有风机,第一连通沟内设有第一除湿机,第二连通沟内设有第二除湿机;对应第一连通沟前方位置的第一电缆沟内设有第一集水池,对应第一连通沟前方位置的第二电缆沟内设有第二集水池;对应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之间位置的第一连通沟和第二连通沟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能够接收并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模块,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风机、第一除湿机和第二除湿机连接。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还可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对应第一连通沟前方位置的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之间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第一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一抽水管与第一集水池连通,第二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二抽水管与第二集水池连通。上述还可包括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第一集水池内设有第一液位计,第二集水池内设有第二液位计,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连接。上述还可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一除湿机的排水口通过第一排水管与第二集水池连通,第二除湿机的排水口通过第二排水管与第一集水池连通。上述还可包括第一防污井盖和第二防污井盖,第一集水池上端安装有第一防污井盖,第二集水池上端安装有第二防污井盖。上述还可包括电缆支架,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均设有前后贯通的电缆沟槽,电缆沟槽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沟槽盖安装腔、走线腔、导流腔和排水槽,对应走线腔位置的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均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电缆支架。上述第一电缆沟内的风机可向前吹风,第一连通沟内的风机可向右吹风,第二电缆沟内的风机可向后吹风,第二连通沟内的风机可向左吹风。上述还可包括有孔沟槽盖和无孔沟槽盖,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上侧设有有孔沟槽盖,第一连通沟和第二连通沟上侧设有无孔沟槽盖,第一连通沟和第二连通沟的深度小于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的深度。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四个风机,使第一电缆沟、第一连通沟、第二电缆沟和第二连通沟依次导通形成的环形沟槽内的空气加速循环流通,避免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空气温度过高;通过设置第一除湿机和第二除湿机,避免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空气湿度过高;通过设置第一集水池,使第一电缆沟内的水导入第一集水池,避免第一电缆沟内水位过高浸泡电缆;通过设置第二集水池,使第二电缆沟内的水导入第二集水池,避免第二电缆沟内水位过高浸泡电缆,具有安全、高效和稳定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第一电缆沟,2为第二电缆沟,3为风机,4为第一除湿机,5为第二除湿机,6为第一排水管,7为第二排水管,8为第一防污井盖,9为第二防污井盖,10为第一水泵,11为第二水泵,12为第一抽水管,13为第二抽水管,14为电缆支架,15为有孔沟槽盖,16为走线腔,17为导流腔,18为排水槽,19为控制柜,20为第一连通沟,21为第二连通沟。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包括第一电缆沟1、第二电缆沟2、第一连通沟20、第二连通沟21、风机3、第一除湿机4、第二除湿机5、控制柜19、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1和第二电缆沟2左右间隔分布,第一电缆沟1前部和第二电缆沟2前部通过第一连通沟20连通,第一电缆沟1后部和第二电缆沟2后部通过第二连通沟21连通;第一电缆沟1、第二电缆沟2、第一连通沟20和第二连通沟21内均设有风机3,第一连通沟20内设有第一除湿机4,第二连通沟21内设有第二除湿机5;对应第一连通沟20前方位置的第一电缆沟1内设有第一集水池,对应第一连通沟20前方位置的第二电缆沟2内设有第二集水池;对应第一电缆沟1和第二电缆沟2之间位置的第一连通沟20和第二连通沟21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控制柜19,控制柜19内设有能够接收并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模块,第一电缆沟1和第二电缆沟2内设有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第一电缆沟1和第二电缆沟2内设有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1和第二电缆沟2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风机3、第一除湿机4和第二除湿机5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四个风机3,使第一电缆沟1、第一连通沟20、第二电缆沟2和第二连通沟21依次导通形成的环形沟槽内的空气加速循环流通,避免第一电缆沟1和第二电缆沟2内空气温度过高;通过设置第一除湿机4和第二除湿机5,避免第一电缆沟1和第二电缆沟2内空气湿度过高;通过设置第一集水池,使第一电缆沟1内的水导入第一集水池,避免第一电缆沟1内水位过高浸泡电缆;通过设置第二集水池,使第二电缆沟2内的水导入第二集水池,避免第二电缆沟2内水位过高浸泡电缆;通过这样控制柜19,使本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自动化功能,在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缆沟、第二电缆沟、第一连通沟、第二连通沟、风机、第一除湿机、第二除湿机、控制柜、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左右间隔分布,第一电缆沟前部和第二电缆沟前部通过第一连通沟连通,第一电缆沟后部和第二电缆沟后部通过第二连通沟连通;第一电缆沟、第二电缆沟、第一连通沟和第二连通沟内均设有风机,第一连通沟内设有第一除湿机,第二连通沟内设有第二除湿机;对应第一连通沟前方位置的第一电缆沟内设有第一集水池,对应第一连通沟前方位置的第二电缆沟内设有第二集水池;对应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之间位置的第一连通沟和第二连通沟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能够接收并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模块,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风机、第一除湿机和第二除湿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缆沟、第二电缆沟、第一连通沟、第二连通沟、风机、第一除湿机、第二除湿机、控制柜、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左右间隔分布,第一电缆沟前部和第二电缆沟前部通过第一连通沟连通,第一电缆沟后部和第二电缆沟后部通过第二连通沟连通;第一电缆沟、第二电缆沟、第一连通沟和第二连通沟内均设有风机,第一连通沟内设有第一除湿机,第二连通沟内设有第二除湿机;对应第一连通沟前方位置的第一电缆沟内设有第一集水池,对应第一连通沟前方位置的第二电缆沟内设有第二集水池;对应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之间位置的第一连通沟和第二连通沟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能够接收并发送控制信号的控制模块,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湿度传感器,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内设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风机、第一除湿机和第二除湿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对应第一连通沟前方位置的第一电缆沟和第二电缆沟之间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第一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一抽水管与第一集水池连通,第二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二抽水管与第二集水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第一集水池内设有第一液位计,第二集水池内设有第二液位计,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第一除湿机的排水口通过第一排水管与第二集水池连通,第二除湿机的排水口通过第二排水管与第一集水池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通型排水除湿电缆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污井盖和第二防污井盖,第一集水池上端安装有第一防污井盖,第二集水池上端安装有第二防污井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通型排水除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勇章盛汪正刚沈自刚刘杰杨梦彬杨计强玉素甫·迪力夏提郭金燕黄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克苏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