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空间使用程度的终端区空域利用率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域利用率的
技术介绍
空域利用率是飞机对空域环境的利用能力,是空域利用程度的指标。空域利用率可用飞机实际占用空域资源的度量值与实际可用空域资源的度量值的比值表示。精确获得终端区空域利用率是了解终端区空域资源利用程度的基础。而终端区空域利用率因航线的常用性不同存在差异。部分现有技术常以确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为基础,计算终端区容量利用率,将其视为终端区空域利用率,并未实现时间、空间及容流三个角度终端区空域利用率的真正融合。虽有部分技术综合时间、空间及容流三个角度研究终端区空域利用率,但多是从三个角度探讨评估终端区空域利用率的指标,建立的指标体系并不周全。且均未探讨航线的常用性不同对终端区空域利用率的影响,给出的终端区空域利用率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况差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终端区空域利用率评估方法,其可获得更精确的空域利用率,对空域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信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空间使用程度的终端区空域利用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的评估模型对终端区空域利用率进行评估:/n终端区空域利用率=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基于空间使用程度的终端区空域利用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的评估模型对终端区空域利用率进行评估:
终端区空域利用率=δ1×终端区时间利用率+δ2×终端区空间利用率+δ3×终端区容量利用率
其中,δ1、δ2、δ3分别表示终端区时间利用率、终端区空间利用率、终端区容量利用率在空域资源利用中的权重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区空间利用率通过如下的航线利用率模型获得:
终端区空间利用率=α1×进场航线利用率+α2×离场航线利用率+α3×飞越航线利用率,
其中,α1、α2、α3分别表示进场航线利用率、离场航线利用率、飞越航线利用率对应的权重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线利用率通过如下的航线利用率模型获得:
航线利用率=w1×常用航线利用率+w2×非常用航线利用率,
其中,w1表示常用航线利用率对应的权重值,w2表示非常用航线利用率对应的权重值,且w1>w2;
所述航线利用率包括进场航线利用率、离场航线利用率或飞越航线利用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航线利用率λi及非常用航线利用率λj通过如下的利用率模型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区时间利用率通过如下的时间利用率模型获得: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敏,王强,翟立军,宋果家,宋歌,高原,孙立淼,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航大天元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