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滤芯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34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组合式滤芯壳体,涉及净水滤芯技术领域,解决了常见多个滤芯安装后容易出现多级滤寿命不一,使用者需要反复更换滤芯,而集成水路板在上下板焊接制造过程中普遍合格率低,进而容易造成水路板成本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可拆式连接的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第一芯体内设置有第一滤室,第一滤室的一端设置有水路接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水口;第二芯体内设置有第二滤室,第二滤室内设置有第二过水口;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将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锁紧,使第一过水口与第二过水口连通;达到既可降低多级滤芯串联使用时更换的成本,可便于降低多级滤芯更换时发生漏水的风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滤芯壳体
本技术涉及净水滤芯
,特别涉及组合式滤芯壳体。
技术介绍
目前,净水设备中采用PP棉、活性炭等作为前置滤芯、然后再串联RO滤芯等构成由多级滤芯连接的水系统进行水的净化处理。整个水系统管路连接复杂,安装与更换不便,多接头连接、漏水风险点多。更重要的是,多级滤芯的使用寿命不一致,消费者需要更换的滤芯有三到五级之多,需要频繁购买滤芯并且需由专业的安装人员进行更换,综合成本高。为了解决净水设备中多级过滤中多个滤芯串联,但多个滤芯同时使用时,由于各个滤芯的寿命不一,而现有的带多滤芯的净水设备大多采用一体式结构,如果其中一级滤芯因为寿命用尽而需要更换时,用户需要进行整个净水设备进行更换。因此,带多级滤芯的净水设备如何能够方便快捷地更换其中寿命用尽的滤芯已成为行业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组合式滤芯壳体,具有既可降低多级滤芯串联使用时更换的成本,还可便于提高滤芯的更换效率,还可便于降低多级滤芯更换时发生漏水的风险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组合式滤芯壳体,包括可拆式连接的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第一芯体内设置有能容纳滤材的第一滤室,所述第一滤室的一端设置有水路接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水口;所述第二芯体内设置有能容纳滤材的第二滤室,所述第二滤室内设置有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将所述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锁紧,使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芯体周侧的凸起部、以及设置于第二芯体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第二芯体的周向设置并设置有供凸起部滑入的开口,所述开口朝向第一芯体设置;所述凸起部经开口滑入安装槽内,锁紧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芯体内设置有与安装槽连接的滑入槽,所述凸起部沿着滑入槽滑入安装槽内,并滑动至安装槽的端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入槽靠近安装槽的端部设有便于凸起部滑入的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往安装槽背离滑入槽的端部的方向倾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芯体朝向第一芯体的端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有凹孔,所述第一芯体的端面设有与凹孔相匹配的凸台,所述凸台嵌入所述凹孔内并与凹孔密封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首先将凸台匹配安装于第二凹台上,以便于提高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安装连接的流畅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过水口上设有延伸至第一过水口的水密连接件,所述水密连接件内设置有连通第一滤室和第二滤室的总水流通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滤室内设置有压合于水密连接件端部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开设有与总水流通道相连的第三水流通道。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水密连接件包括第一水密连接块,所述第一水密连接块贯穿第二过水口并延伸至第一过水口;所述总水流通道包括设置于第一水密连接块上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第一过水口与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一水密连接块的周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密封连接的密封件。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水密连接件还包括与第一水密连接块相连的第二水密连接块,所述总水流通道包括设置于第二水密连接块上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水密连接块上设置有限制第一水密连接块移动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压合在所述第一过水口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水路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二芯体端部的出水口,所述总水流通道内沿着自身轴向穿设有依次贯穿第二滤室和水密连接件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第一芯体相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滤芯或第二滤芯达到自身寿命周期需要更换时,首先固定第一芯体,然后转动第二芯体,使得两者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凸起部沿着安装槽滑动,从安装槽远离第一滑入槽的一端滑动至靠近第一滑入槽的一端,并沿着第一滑入槽滑出,此时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处于分离状态;紧接着,更换第一芯体内的第一滤芯、或者第二芯体内的第二滤芯;紧接着,同理地将凸起部沿着第一滑入槽的轴向滑动直至滑入安装槽内,然后固定第一芯体,然后转动第二芯体,使得两者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使得凸起部从安装槽靠近第一滑入槽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直至凸起部卡紧于安装槽内。通过简化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之间的安装操作,进而达到既可降低多级滤芯串联使用时更换的成本,还可便于提高更换的效率;其次地,还可便于降低多级滤芯更换时发生漏水的风险。水密连接件可使得第一芯体与第二芯体实现水路连通的同时,还可降低水体从两个芯体之间的缝隙流出的几率。当净水设备中其中一个滤芯因为寿命用尽而需要更换时,可便捷地将其中一个滤芯直接拆卸并更换,以便于有效地提高净水设备的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既可降低多级滤芯串联使用时更换的成本,还可便于提高滤芯的更换效率;2、还可便于降低多级滤芯更换时发生漏水的风险;3、滤芯更换的过程更加简单和流畅;4、可便于更换其中的一个滤芯,进而提高净水设备的利用率。总的来说本技术,既可降低多级滤芯串联使用时更换的成本,还可便于提高滤芯的更换效率,还可便于降低多级滤芯更换时发生漏水的风险,可便于更换其中的一个滤芯,进而提高净水设备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3、第一芯体;31、第一壳体;32、第一滤室;4、第二芯体;41、第二壳体;42、第二滤室;6、开口;7、凸起部;8、滑入槽;9、安装槽;10、第一倾斜部;11、第二倾斜部;12、导向部;13、第一水路接头;14、第一通孔;15、挖空槽;16、水路接口;17、凹孔;18、凸台;19、出水口;20、导水管;21、水密连接件;211、第一水密连接块;212、第二水密连接块;22、总水流通道;221、第一水流通道;222、第二水流通道;23、第一过水口;24、第二过水口;25、密封件;26、限位台;27、安装部;28、第三水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组合式滤芯壳体,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可拆式连接的第一芯体3和第二芯体4;第一芯体3内设置有能容纳滤材的第一滤室32,第一滤室32的一端设置有水路接口16,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水口23;第二芯体4内设置有能容纳滤材的第二滤室42,第二滤室42内设置有第二过水口24;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4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将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4锁紧,使第一过水口23与第二过水口24连通。卡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芯体3周侧的凸起部7、以及设置于第二芯体4上的安装槽9;安装槽9沿第二芯体4的周向设置并设置有供凸起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滤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式连接的第一芯体(3)和第二芯体(4);所述第一芯体(3)内设置有能容纳滤材的第一滤室(32),所述第一滤室(32)的一端设置有水路接口(16),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水口(23);所述第二芯体(4)内设置有能容纳滤材的第二滤室(42),所述第二滤室(42)内设置有第二过水口(24);所述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4)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将所述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4)锁紧,使所述第一过水口(23)与所述第二过水口(24)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滤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式连接的第一芯体(3)和第二芯体(4);所述第一芯体(3)内设置有能容纳滤材的第一滤室(32),所述第一滤室(32)的一端设置有水路接口(16),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水口(23);所述第二芯体(4)内设置有能容纳滤材的第二滤室(42),所述第二滤室(42)内设置有第二过水口(24);所述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4)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将所述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4)锁紧,使所述第一过水口(23)与所述第二过水口(2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滤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芯体(3)周侧的凸起部(7)、以及设置于第二芯体(4)上的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沿第二芯体(4)的周向设置并设置有供凸起部(7)滑入的开口(6),所述开口(6)朝向第一芯体(3)设置;所述凸起部(7)经开口(6)滑入安装槽(9)内,锁紧第一芯体(3)与第二芯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滤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体(4)内设置有与安装槽(9)连接的滑入槽(8),所述凸起部(7)沿着滑入槽(8)滑入安装槽(9)内,并滑动至安装槽(9)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滤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入槽(8)靠近安装槽(9)的端部设有便于凸起部(7)滑入的第一倾斜部(10),所述第一倾斜部(10)往安装槽(9)背离滑入槽(8)的端部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滤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体(4)朝向第一芯体(3)的端面设有凸台(18),所述凸台(18)内设置有凹孔(17),所述第一芯体(3)的端面设有与凹孔(17)相匹配的凸台(18),所述凸台(18)嵌入所述凹孔(17)内并与凹孔(17)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鑫白晓峰罗庭剑冯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韦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韦兰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