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61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它包括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的连身式结构,且在连身式结构的帽子面部、袖口、腰部、脚踝口设置有弹性收口结构,连身式结构面料为:以医用无纺布层为外覆层、聚四氟乙烯膜层为夹层的三层复合型面料,医用无纺布层与聚四氟乙烯膜层通过点胶复合,上衣前襟位置上设置有闭合门襟,闭合门襟内固接有医用防护服拉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经过消毒后多次使用,并且长时间穿着以能够长时间防尘、隔离病毒;通过限定点胶黏合的密度,保证面料黏合强度和透气性;设置密封条和松紧收腰结构增强防护服密封性,提高穿着舒适度;通过设置不同周长调节结构,降低防护服过于宽松结构存在较大受损的风险,移动和动作时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
技术介绍
100多年前,为了防止微生物入侵无菌手术室,保护病人不受医护人员所带细菌的感染,医院开始使用防护服,随着人类对各种病毒的的深入研究,尤其是2003年的非典和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的爆发期间,不断出现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事例,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医用防护服的重要性。现有医用防护服大多采用连体结构,以增强医用防护服的密封性,但若是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尤其在爆发疫情的时候,长期奋斗在一线工作且来回奔走导致出汗,传统的采用喷绒布材质的隔离服会因为汗渍浸透将会降低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性能,无法长时间实现医用防护服防尘、隔离病毒的效果;其次,现有医用防护服大多采用是肥大款,穿着状态下移动和动作不方便,并且过于宽松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受损风险。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布了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它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的连身式结构,且在连身式结构的帽子面部、袖口、腰部、脚踝口设置有弹性橡筋收口结构,所述连身式结构面料为:以医用无纺布层为外覆层、聚四氟乙烯膜层为夹层的三层复合型面料,所述医用无纺布层与聚四氟乙烯膜层之间通过点胶复合,所述上衣前襟位置上设置为闭合门襟,所述闭合门襟内固接有医用防护服拉链。进一步的,所述上衣对应闭合门襟的位置处覆盖设置有密封掩片,所述密封掩片水平一侧与上衣缝接,另一侧与上衣粘接。进一步的,所述点胶为16-64个/cm2密度的胶点阵列结构。<br>进一步的,所述连身式结构各分组结构之间的连接处、衣片拼合处以及弧形过渡处通过缝合结构进行缝接,所述缝合结构上黏覆有防水密封条。进一步的,所述连身式结构的衣袖和/或裤腿上黏固有周长调节结构,所述周长调节结构包括:附有细小柔软纤维的圆毛贴片与较硬的弹性钩突贴片,所述圆毛贴片与弹性钩突贴片沿衣袖或裤腿的周长方向环设黏固于衣袖和/或裤腿上。进一步的,所述圆毛贴片为分体形式与弹性钩突贴片共同形成沿衣袖或裤腿的周长方向设置的环形结构,且圆毛贴片分体之间有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与衣袖或裤腿面料在圆毛贴片之间共同形成了易于弯折的弯折部。进一步的,所述周长调节结构的另一种结构,包括疏水柔性绳和防水贴片,所述防水贴片通过点胶间断式贴合在连身式结构表面,并与连身式结构形成通道,通道与衣袖或裤腿周长同向设置,防水贴片上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与通道连通,所述疏水柔性绳长于通道,且疏水柔性绳贯穿通道后两端分别黏固在衣袖或裤腿的周长上,疏水柔性绳的绳体中段对折形成倒U形结构,并以倒U形结构穿出通孔,倒U形结构通过弹簧卡扣限定伸出量。进一步的,所述周长调节结构沿衣袖和/或裤腿长度方向布置多个。优点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通过限定点胶黏合的密度,保证层与层之间的黏合强度和透气性;设置密封条和松紧口结构,增强防护服的密封性,并提高穿着舒适度;通过设置不同结构的周长调节结构,降低防护服过于宽松的结构存在较大受损风险,且移动和动作时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带周长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例:1.连身式结构;11.帽子;12.上衣;121.闭合门襟;122.医用防护服拉链;123.密封掩片;13.裤子;14.医用无纺布层;15.聚四氟乙烯膜层;16.缝合结构;17.防水密封条;18.周长调节结构;181.圆毛贴片;182.弹性钩突贴片;183.疏水柔性绳;1831.倒U形结构;1832.弹簧卡扣;184.防水贴片;1841.通孔;185.通道;19.弯折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聚四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为微孔物理过滤,使用后能够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而不影响膜的过滤效果,通过与无纺布复合得到的防护服能够消毒后多次使用,且聚四氟乙烯膜的透气性能优良,得到的复合面料穿着更舒适,适合长时间穿着使用,医护工作者长时间穿着舒适性更好。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公布了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它由帽子11、上衣12、裤子13组成的连身式结构1,且在连身式结构1的帽子面部、袖口、腰部、脚踝口设置有弹性橡筋收口结构,通过弹性橡筋收口结构将帽子面部、袖口、腰部、脚踝口进行缩口,减小外界污染物进入衣服内部的几率,并且使得子面部、袖口、腰部、脚踝口处的衣服更贴服人体,如图3所示连身式结构1面料为:以医用无纺布层14为外覆层、聚四氟乙烯膜层15为夹层的三层复合型面料,聚四氟乙烯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而且稳定性极好能够耐高温和低温。长时间使用亦能保持优异的防水透气性能,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在长时间穿戴防护服时,即便出汗,也能够保持过滤隔菌效果,实现防护服长时间防尘、隔离病毒的效果,经测试本防护服的透湿量达到5807g/m2*d,过滤效率达到100,其他性能亦达到超过相应国家标准,尤其是透湿量和过滤效率值均远远超出国家标准,能够使得长时间穿着舒适性更好。医用无纺布层14与聚四氟乙烯膜层15之间通过点胶复合,优选的点胶为不小于16-64个/cm2密度的胶点阵列结构,胶点的横截面积为0.3-1.7mm2密度过大降低防护服的透气性,密度过小面料层之间粘合强度低。为了得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对防护服密封薄弱处进行优化设计,上衣12前襟位置上设置为闭合门襟121,闭合门襟121内固接有医用防护服拉链122,上衣12对应闭合门襟121的位置处覆盖设置有密封掩片123,密封掩片123水平一侧与上衣12缝接,另一侧通过粘合与上衣12可拆连接,连身式结构1各分组结构之间的连接处、衣片拼合处以及弧形过渡处通过缝合结构16进行缝接,缝合结构16上黏覆有防水密封条17,通过在上述各处增加密封结构,有效增加防护服缝合处,拉链处的密封性能。目前市面上现有防护服大多是肥大款,这些尺寸尤其对于身材矮小的女士显然尺码太大,这样在穿着状态下移动和动作极不方便,并且过于宽松的结构在移动和动作时容易刮碰,存在较大的受损风险,如图3所示,连身式结构1的衣袖和/或裤腿上黏固有周长调节结构18,周长调节结构18包括:附有细小柔软纤维的圆毛贴片181与较硬的弹性钩突贴片182,圆毛贴片181与弹性钩突贴片182沿衣袖或裤腿的周长方向环设黏固于衣袖和/或裤腿上,通过圆毛贴片181和钩突贴片182之间连接粘合,可调节衣袖和裤腿的周长,并且在粘合时,圆毛贴片181和钩突贴片182翻转后粘合形成多层防护部,能够使结构强度增加,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降低防护服过于宽松的结构存在较大受损的风险,且移动和动作时更为方便,作为一种选型方式,圆毛贴片181和钩突贴片182为魔术贴的两部分。在一种更优化的选择中,圆毛贴片181为分体形式与弹性钩突贴片182共同形成沿衣袖或裤腿的周长方向设置的环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它由帽子(11)、上衣(12)、裤子(13)组成的连身式结构(1),且在连身式结构(1)的帽子面部、袖口、腰部、脚踝口设置有弹性橡筋收口结构,所述连身式结构(1)面料为:以医用无纺布层(14)为外覆层、聚四氟乙烯膜层(15)为夹层的三层复合型面料,所述医用无纺布层(14)与聚四氟乙烯膜层(15)之间通过点胶复合,所述上衣(12)前襟位置设置为闭合门襟(121),所述闭合门襟(121)内固接有医用防护服拉链(1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它由帽子(11)、上衣(12)、裤子(13)组成的连身式结构(1),且在连身式结构(1)的帽子面部、袖口、腰部、脚踝口设置有弹性橡筋收口结构,所述连身式结构(1)面料为:以医用无纺布层(14)为外覆层、聚四氟乙烯膜层(15)为夹层的三层复合型面料,所述医用无纺布层(14)与聚四氟乙烯膜层(15)之间通过点胶复合,所述上衣(12)前襟位置设置为闭合门襟(121),所述闭合门襟(121)内固接有医用防护服拉链(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12)对应闭合门襟(121)的位置处覆盖有密封掩片(123),所述密封掩片(123)水平一侧与上衣(12)缝接,另一侧与上衣(12)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为16-64个/cm2密度的胶点阵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身式结构(1)各分组结构之间的连接处、衣片拼合处以及弧形过渡处通过缝合结构(16)进行缝接,所述缝合结构(16)上黏覆有防水密封条(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身式结构(1)的衣袖和/或裤腿上黏固有周长调节结构(18),所述周长调节结构(18)包括:附有细小柔软纤维的圆毛贴片(1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铮宋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天润天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