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561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装置、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二单向阀装置和补偿装置;缓冲装置安装在的上壳体的上方;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固定,两者不互通;上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装置,下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一单向阀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补偿装置相连通;第二单向阀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补偿装置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冲击平台的向下运动,将活塞筒内的磁流变液经上壳体的腔体、下壳体的螺旋管道,再经第一单向阀装置到达补偿装置,将磁流变液经过两道冷却后,最后经第二单向阀装置再回到上壳体的腔体中,实现了磁流变液的循环,减小磁流变液的温升效应的影响,保持缓冲装置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缓冲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磁流变脂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程应用中存在着很多冲击载荷的作用。例如: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设备等场合,它们都容易受到振动和碰撞冲击载荷的破坏。因此需要缓冲装置来减少破坏的发生。而磁流变液缓冲装置能减小这种破坏带来的损失。磁流变液是一种由磁性颗粒悬浮于载液中所形成的智能材料,其黏度和剪切屈服应力均可随外加磁场发生可逆变化。该材料自问世以来,引起广泛关注并逐步进入工程应用阶段,现已开发出较为成熟的商用化磁流变器件。然而磁流变液这种材料也是有着其缺点,在高速冲击载荷下会使得磁流变液迅速升温。温升效应会影响缓冲装置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从而引起器件工作性能的异变,这对磁流变缓冲装置的工程应用带来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通过缓冲平台实现缓冲,同时设置了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实现了第一次降温和第二次降温,同时实现了磁流变液的循环,使得磁流变液更的降温,减小温升效应的影响,保持缓冲装置的力学性能及稳定性。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装置、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二单向阀装置和补偿装置;缓冲装置安装在的上壳体的上方;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固定,两者不互通;上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装置,下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一单向阀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补偿装置相连通;第二单向阀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补偿装置相连接;其中,缓冲装置,包括冲击平台、活塞杆、活塞筒和弹簧;活塞杆一端安装有冲击平台,活塞杆另一端与活塞筒相配合;活塞筒安装在上壳体上;活塞杆和活塞筒位于弹簧内,冲击平台位于弹簧的上端且盖住弹簧;上壳体的上盖开有第一通孔,上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凸台,形成腔体,活塞筒通过第一通孔与腔体相连通;凸台的外侧固定有励磁线圈,凸台一侧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单向阀装置相连通;腔体内安装有钢板,钢板固定在凸台的内壁;钢板在腔体内,形成S形径向通道;下壳体内安装有螺旋叶片和螺旋管道;螺旋叶片位于下壳体的内壁,螺旋管道一端与上壳体的腔体相连通,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装置;螺旋管道与上壳体的交接处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一单向阀装置,包括第一单向阀壳体、第一单向阀、移动档板、第一单向阀弹簧和限位块;第一单向阀连接螺旋管道,螺旋管道内的磁流变液能流向第一单向阀装置内;第一单向阀壳体中间安装有移动档板,单向阀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单向阀壳体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移动档板上;限位块固定在第一单向阀壳体的一侧,且位于移动档板的下方;第二单向阀装置,包括第二单向阀壳体、第二单向阀、移动档板、第二单向阀弹簧和限位块;与第一单向阀装置结构相同;其中的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二管道和上壳体,磁流变液能从第二管道流向上壳体的腔体内;补偿装置,包括补偿装置壳体、补偿装置移动档板、补偿装置弹簧;补偿装置壳体的下方分别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补偿装置移动档板安装在补偿装置壳体的中间,补偿装置弹簧一端固定在补偿装置壳体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补偿装置移动档板上。进一步的,冲击平台呈圆形。进一步的,凸台为中空,且注满水。进一步的,钢板为空心钢板,呈“回”字形相交错固定在凸台的内壁;钢板的空心与凸台的中空相连通,钢板内注满水。进一步的,补偿装置弹簧至少两个,均匀的固定在补偿装置移动档板上。进一步的,螺旋管道,呈螺旋状,固定在下壳体的腔体内。本专利技术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活塞筒、上壳体的腔体、S形径向通道、螺旋管道、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二单向阀装置以及补偿装置中非弹簧腔内充满磁流变液。当本专利技术受到重载荷冲击时,首先会跟冲击平台接触,向下运动,带动活塞杆向下运动,此时压缩弹簧,(该弹簧有两个作用,一个其弹簧有缓冲作用,能消耗一部分缓冲力。其二是当重载荷冲击结束时和补偿容器弹簧利用回复力共同作用,回到初始位置,使得磁流变液重新回到活塞筒内。为下次缓冲作用做准备。)活塞筒内的磁流变液在活塞杆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由于第二单向阀为单向通道,只能由从第二管道进入上壳体的腔体,所以磁流变液经过上壳体的腔体、S形径向通道、当磁流变液经过S形径向通道时,由于S形径向通道有励磁线圈的作用,使得磁流变液产生缓冲作用(磁流变液无磁场时为牛顿流体,而在强磁场作用下悬浮颗粒因磁感应由磁中性变为强磁性,因此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而在磁极之间形成“链”状的桥,进而转化成宏观的柱状结构,使其在瞬间由液体变为粘塑体,其流变性质发生急剧变化,表现出类似固体的力学性质)。当磁流变液经过S形径向通道时,是从空心的钢板表面流过,空心钢板内部充满比热容高的液体,例如水,用来吸收磁流变液流经此处过高的热量,该为第一道吸热装置。当磁流变液继续运动,流经下壳体内的螺旋管道,螺旋管道与第一单向阀装置相连,下壳体的腔内充满水溶液。当第一道吸热装置有限时,在螺旋管道上方进口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给温度传感器设置一个温度限制,当超过某个温度时,会使得下壳体的内壁上的螺旋叶片启动旋转,使得水溶液流动起来,当磁流变液经过螺旋管道时继续起到一个吸热作用,实现了第二道吸热装置,加速磁流变液的热量流失。磁流变液继续流动,从螺旋管道进入经第一单向阀到达第一单向阀装置,再进入第一管道,第一单向阀只能从螺旋管道进入第一管道,反之不行;即磁流变液只能从螺旋管道进入到第一单向阀装置中。当磁流变液进入第一单向阀装置中,磁流变液推动单向阀移动挡板向上移动,此时压缩第一单向阀弹簧向上运动,磁流变液从第一单向阀装置的右侧孔内进入第一管道;第一单向阀装置中还安装有限位块,设定了单向阀移动挡板的向下的移动范围,防止磁流变液倒流到第一单向阀装置中。磁流变液进入第二管道之后进入补偿装置,其中补偿装置中安装有补偿装置移动档板,分为弹簧一侧容腔和非弹簧一侧容腔;在非工作状态下,补偿装置移动挡板和补偿装置弹簧由于重力原因自然垂下,此时的非弹簧一侧容腔充满磁流变液。由于缓冲装置本身内部充满了磁流变液,冲击平台将活塞筒里的磁流变液压缩进来,多余的磁流变液只能通过向上压缩补偿装置弹簧进入到补偿装置。当冲击作用消失时,冲击平台由于弹簧的作用,弹簧复原,拉动活塞杆向上运动以及补偿装置弹簧的共同作用,磁流变液通过第二管道及第二单向阀装置,磁流变液流到上壳体的腔体,磁流变液实现了循环,且冲击平台回到初始位置,自动为下次冲击作用做准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中第一单向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中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包括缓冲装置1、上壳体2、下壳体3、第一单向阀装置4、第二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装置、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二单向阀装置和补偿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的上壳体的上方;所述的上壳体和所述的下壳体相固定,两者不互通;所述的上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装置,所述的下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一单向阀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的补偿装置相连通;第二单向阀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的补偿装置相连接;其中,/n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冲击平台、活塞杆、活塞筒和弹簧;所述的活塞杆一端安装有所述的冲击平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的活塞筒相配合;活塞筒安装在所述的上壳体上;活塞杆和活塞筒位于弹簧内,冲击平台位于弹簧的上端且盖住弹簧;/n所述的上壳体的上盖开有第一通孔,上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凸台,形成腔体,活塞筒通过第一通孔与腔体相连通;凸台的外侧固定有励磁线圈,凸台一侧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单向阀装置相连通;腔体内安装有钢板,钢板固定在凸台的内壁;钢板在腔体内,形成S形径向通道;/n所述的下壳体内安装有螺旋叶片和螺旋管道;螺旋叶片位于下壳体的内壁,螺旋管道一端与上壳体的腔体相连通,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装置;螺旋管道与上壳体的交接处设有温度传感器;/n所述的第一单向阀装置,包括第一单向阀壳体、第一单向阀、移动档板、第一单向阀弹簧和限位块;第一单向阀连接螺旋管道,螺旋管道内的磁流变液能流向第一单向阀装置内;第一单向阀壳体中间安装有移动档板,单向阀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单向阀壳体的上端,另一端固定在移动档板上;限位块固定在第一单向阀壳体的一侧,且位于移动档板的下方;/n所述的第二单向阀装置,包括第二单向阀壳体、第二单向阀、移动档板、第二单向阀弹簧和限位块;与所述的第一单向阀装置结构相同;其中的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二管道和上壳体,磁流变液能从第二管道流向上壳体的腔体内;/n所述的补偿装置,包括补偿装置壳体、补偿装置移动档板、补偿装置弹簧;补偿装置壳体的下方分别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补偿装置移动档板安装在补偿装置壳体的中间,补偿装置弹簧一端固定在补偿装置壳体的上方,另一端固定在补偿装置移动档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变液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装置、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二单向阀装置和补偿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安装在所述的上壳体的上方;所述的上壳体和所述的下壳体相固定,两者不互通;所述的上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装置,所述的下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装置;第一单向阀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的补偿装置相连通;第二单向阀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的补偿装置相连接;其中,
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冲击平台、活塞杆、活塞筒和弹簧;所述的活塞杆一端安装有所述的冲击平台,活塞杆另一端与所述的活塞筒相配合;活塞筒安装在所述的上壳体上;活塞杆和活塞筒位于弹簧内,冲击平台位于弹簧的上端且盖住弹簧;
所述的上壳体的上盖开有第一通孔,上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凸台,形成腔体,活塞筒通过第一通孔与腔体相连通;凸台的外侧固定有励磁线圈,凸台一侧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单向阀装置相连通;腔体内安装有钢板,钢板固定在凸台的内壁;钢板在腔体内,形成S形径向通道;
所述的下壳体内安装有螺旋叶片和螺旋管道;螺旋叶片位于下壳体的内壁,螺旋管道一端与上壳体的腔体相连通,另一端连通第一单向阀装置;螺旋管道与上壳体的交接处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第一单向阀装置,包括第一单向阀壳体、第一单向阀、移动档板、第一单向阀弹簧和限位块;第一单向阀连接螺旋管道,螺旋管道内的磁流变液能流向第一单向阀装置内;第一单向阀壳体中间安装有移动档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生欧阳青王娟章锐肖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