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86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减震器主体,所述减震器主体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装置,所述减震器主体上端设置有阻尼调节器,所述阻尼调节器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下端设置有下限位板,下限位板上端设置有弹簧定位片,所述弹簧定位片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减震弹簧和内减震弹簧,所述阻尼装置上滑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两侧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连接杆顶端通过并紧螺母螺纹安装在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两端开设有保护壳,本装置大大提高了使用周期,同时大大提高了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
本技术属于工业设备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
技术介绍
工业设备指的是工业生产设备和各类机床,比如车床、铣床、磨床、刨床等机器,一般,当工业设备运转时,会因工业设备本身的振动且与地面产生刚体间接触,会产生较大的震动,所以容易产生噪音且易使机械产生位移,机床的震动会导致加工精度严重降低,影响产品质量,降低工作效率,造成损失。现有的弹簧减震器目前的减震器的外端一般只套设有一个减震弹簧,弹簧的预载量恒定,减震效果大大降低,同时现有的弹簧减震器在压缩时易出现弹簧的弯曲变形,造成弹簧与内、外护罩或阻尼器外径的摩擦,出现异响、活塞杆及油封偏磨、护罩(弹簧、阻尼器)生锈等,导致弹簧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大大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所述减震器主体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装置,所述减震器主体上端设置有阻尼调节器,所述阻尼调节器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下端设置有下限位板,下限位板上端设置有弹簧定位片,所述弹簧定位片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减震弹簧和内减震弹簧,所述阻尼装置上滑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两侧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连接杆顶端通过并紧螺母螺纹安装在上限位板。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限位板两端开设有保护壳,所述上限位板上端设置有第二接头装置,所述第一接头装置与第二接头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外减震弹簧与内减震弹簧的外径不同。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装置包括,活塞缸、缓冲板、活塞杆、润滑口、阻尼外壳和循环装置,所述阻尼外壳上开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中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两端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活塞缸的外径与阻尼外壳的内径相同,所述阻尼外壳内壁上设置有润滑口。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头装置和第二接头装置包括保护套、安装套和连接孔,所述保护套内端设置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端设置有连接孔。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槽、缓冲装置外壳、减震网和连接杆,所述缓冲装置外壳内设置有缓冲槽和减震网,所述缓冲槽和减震网内部设置有连接杆。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装置包括滚珠槽和循环套,所述循环套内部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部设有多个滚珠,且循环套的内径与滚珠槽的外径相同,且构成一个滑动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当工业设备产生大规模振动时,首先外端的外减震弹簧开始收缩,当外减震弹簧不满足大规模振动的减震效果时,内部的内减震弹簧开始收缩,带动带动下端的活塞杆运动,内减震弹簧或者外减震弹簧的受力比较均匀,有着比较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大大提高了减震效果。2、本技术中,上端的润滑口可以防止阻尼装置在长时间的运作出现生锈的可能性,在活塞运动过程时,阻尼装置带动循环装置开始运作,循环装置内部的滚珠槽可以降低活塞运动时,活塞杆对阻尼装置的摩擦,大大降低了出现异响、活塞杆及阻尼外壳内壁偏磨的可能性。3、本技术中,上端的保护壳可以对在压缩时内部的内减震弹簧和外减震弹簧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有可能在压缩时,内减震弹簧或者外减震弹簧弹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中A处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技术中B和B1处的剖面结构示意简图;图4为本技术中C处的结构示意简图;图5为本技术中D处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标记:1、上限位板;2、保护壳;3、内减震弹簧;4、外减震弹簧;5、下限位板;6、阻尼调节器;7、减震器主体;8、弹簧定位片;9、活塞杆;10、减震垫;11、连接杆;12、并紧螺母;13、阻尼外壳;14、润滑口;15、缓冲板;16、活塞缸;17、安装套;18、保护套;19、连接孔;20、缓冲槽;21、缓冲装置外壳;22、减震网;23、滚珠槽;24、循环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5,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7,减震器主体7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装置B1,减震器主体7上端设置有阻尼调节器6,通过减震器主体上的阻尼调节器6调整好阻尼,阻尼调节器6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A,阻尼装置A下端设置有下限位板5,下限位板5上端设置有弹簧定位片8,弹簧定位片8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减震弹簧4和内减震弹簧3,外端的外减震弹簧4开始收缩,带动通过并紧螺母12固定安装在上限位板1上的连接杆11运动,阻尼装置A上滑动安装有活塞杆9,活塞杆9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0,减震垫10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上端两侧设置有缓冲装置C,连接杆11顶端通过并紧螺母12螺纹安装在上限位板1,上限位板1两端开设有保护壳2,保护壳2可以对在压缩时内部的内减震弹簧3和外减震弹簧4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有可能在压缩时,内减震弹簧3或者外减震弹簧4弹出的可能性,上限位板1上端设置有第二接头装置B,第一接头装置B1与第二接头装置B结构相同,外减震弹簧4与内减震弹簧3的外径不同上限位板1两端开设有保护壳2,上限位板1上端设置有第二接头装置B,第一接头装置B1与第二接头装置B结构相同,外减震弹簧4与内减震弹簧3的外径不同。参见图2至图5,本申请中,阻尼装置A包括,活塞缸16、缓冲板15、活塞杆9、润滑口14、阻尼外壳13和循环装置D,阻尼外壳13上开设有循环装置D,循环装置D中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杆9,活塞杆9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塞缸16,活塞缸16两端设置有缓冲板15,缓冲板15与活塞缸16的外径与阻尼外壳13的内径相同,阻尼外壳13内壁上设置有润滑口14,循环装置D包括滚珠槽23和循环套24,循环套24内部设置有滚珠槽23,滚珠槽23内部设有多个滚珠,且循环套24的内径与滚珠槽23的外径相同,且构成一个滑动结构,活塞杆9带动阻尼装置A内部的活塞缸16进行活塞运动,活塞缸16与两端的缓冲板15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上端的润滑口14可以防止阻尼装置A在长时间的运作出现生锈的可能性,在活塞运动过程时,阻尼装置A带动循环装置D开始运作,循环装置D内部的滚珠槽23可以降低活塞运动时,活塞杆9对阻尼装置A的摩擦,大大降低了出现异响、活塞杆9及阻尼外壳13内壁偏磨的可能性。参见图3至图4,本申请中,第一接头装置B1和第二接头装置B包括保护套18、安装套17和连接孔19,保护套18内端设置有安装套17,安装套17内端设置有连接孔19,通过第一接头装置B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7)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装置(B1),所述减震器主体(7)上端设置有阻尼调节器(6),所述阻尼调节器(6)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A),所述阻尼装置(A)下端设置有下限位板(5),所述下限位板(5)上端设置有弹簧定位片(8),所述弹簧定位片(8)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减震弹簧(4)和内减震弹簧(3),所述阻尼装置(A)上滑动安装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0),所述减震垫(10)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上端两侧设置有缓冲装置(C),所述连接杆(11)顶端通过并紧螺母(12)螺纹安装在上限位板(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主体(7)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接头装置(B1),所述减震器主体(7)上端设置有阻尼调节器(6),所述阻尼调节器(6)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阻尼装置(A),所述阻尼装置(A)下端设置有下限位板(5),所述下限位板(5)上端设置有弹簧定位片(8),所述弹簧定位片(8)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减震弹簧(4)和内减震弹簧(3),所述阻尼装置(A)上滑动安装有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上端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0),所述减震垫(10)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上端两侧设置有缓冲装置(C),所述连接杆(11)顶端通过并紧螺母(12)螺纹安装在上限位板(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1)两端开设有保护壳(2),所述上限位板(1)上端设置有第二接头装置(B),所述第一接头装置(B1)与第二接头装置(B)结构相同,所述外减震弹簧(4)与内减震弹簧(3)的外径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备用内外双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A)包括,活塞缸(16)、缓冲板(15)、活塞杆(9)、润滑口(14)、阻尼外壳(13)和循环装置(D),所述阻尼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泰科机械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