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00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钢结构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包括至少三个辊筒,所有辊筒平行并排布置,每个辊筒都由一个升降机构控制其独立的进行升降;还包括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滚轮,若干滚轮两两一组,分别位于辊筒两端的正上方,用于将板件两侧边缘压在辊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各组调节胎架下部的液压千斤顶的顶升高度,可根据不同板厚、不同焊接参数要求的待焊板件形成不同的反变形弧度,调节方便,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钢结构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及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钢结构的顶、底板等结构件为带有T形、U形、I形等加劲肋的板单元形式,在加劲肋与板单元的焊接时,多使用反变形胎架进行焊接,以抵消或减少加劲肋焊接时产生的钢板变形。传统的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通过固定的反弯弧形胎架固定待焊板件,由于其反弯弧形胎架的弧度固定不变,无法根据不同板厚、不同焊接参数要求的待焊板件进行调节。由于胎架结构形式限制,反变形翻转胎架仅适用于钢板长宽尺寸不太大、同时板肋与钢板长度方向平行的情况,对于钢板长宽尺寸比较大,且板肋与钢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情况,传统的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并不适用。例如:CN201970033U螺旋扣拉钩式板单元焊接反变形胎架、CN202934283U板单元反变形焊接用胎架结构、CN206230200U板单元焊接用反变形胎架、CN209830724U一种用于钢板纵骨焊接的反变形胎架、CN107052684A一种钢结构板单元焊接反变形翻转胎架及其使用方法,等等。对于钢板长宽尺寸比较大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制作更大的反变形翻转胎来解决,但这存在通用性不强、成本高的问题,且较大的胎架在使用时存在翻转高度过高、操作不便和安全隐患大的情况。对于板肋与钢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情况,由于板肋与胎架反弯弧形平行,传统的反变形翻转胎架是无法进行反变形固定待焊板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胎架结构固定、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辊筒,所有辊筒平行并排布置,每个辊筒都由一个升降机构控制其独立的进行升降。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两个,所述辊筒的两端均通过辊筒支座安装在升降机构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千斤顶,所述辊筒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液压千斤顶上,所述辊筒的端部与辊筒支座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辊筒有动力接入,可自主转动。进一步地,还包括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滚轮,若干滚轮两两一组,分别位于辊筒两端的正上方,用于将板件两侧边缘压在辊筒上。进一步地,所述滚轮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支架连接,构成一上下弹性浮动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性伸缩杆,其上端与支架连接,下端与滚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门式架,架设在辊筒上方,所述门式架包括两个门型框架,两个门型框架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梁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梁分别位于板件两侧边缘的正上方,所述滚轮安装在对应的连接梁。进一步地,所述门型框架由两根立柱和一根横梁组成,所述横梁上设有焊接小车,焊接小车在两根连接梁之间行走。一种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需要布置不少于三组辊筒,所有辊筒平行并排布置;S2、根据反变形工艺需要,计算反变形弧度,根据计算出来的反变形弧度,调节各组辊筒的高度;S3、将组装好板肋的板件一端输送至辊筒上;S4、滚动辊筒,将板件向前输送,使板件上的板肋传输至合适位置,将两架焊接小车的焊枪对准板肋焊道,进行施焊;S5、焊接完后重复步骤S4,直至所有板肋焊缝焊接完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各组调节胎架下部的液压千斤顶的顶升高度,可根据不同板厚、不同焊接参数要求的待焊板件形成不同的反变形弧度,调节方便,适用性广。(2)本专利技术无需翻转,避免了传统反变形翻转胎架在焊接时存在翻转高度过高、操作不便和安全隐患大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可用于钢板长宽尺寸比较大,且板肋与钢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情况,不受待焊板件长度的限制,适用性广。附图说明图1是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辊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门式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实施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实施时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液压千斤顶,2-辊筒,3-辊筒支座,4-立柱,5-横梁,6-连接梁,7-弹性伸缩杆,8-滚轮,9-焊接小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包括三个辊筒2,三个辊筒2平行并排布置。所述辊筒2有动力接入,可自主转动,动力可以是电机配合减速机或者皮带皮带轮等等,驱动辊筒2转动。如图2所示,所述辊筒2的两端均通过辊筒支座3安装在一液压千斤顶1上,所述辊筒支座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液压千斤顶1上,所述辊筒2的端部与辊筒支座3配合连接。如图1所示,该焊接胎架还包括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门式架,所述门型框架由两根立柱4和一根横梁5组成,均为型钢,采用焊接连接。如图3所示,两个门型框架的横梁5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梁6(型钢)焊接连接,两根连接梁6分别位于板件两侧边缘的正上方,如图4所示。连接梁6上沿长度方向设有三个滚轮8,三个滚轮8分别位于三个辊筒2的正上方,用于将板件两侧边缘压在辊筒2上。所述滚轮8通过弹性伸缩杆7与连接梁6连接,构成一上下弹性浮动结构。所述弹性伸缩杆7上端与连接梁6连接,下端与滚轮8连接。所述横梁5上设有焊接小车9,焊接小车9在两根连接梁6之间行走。如图4、5,上述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需要布置不少于三组辊筒2,所有辊筒2平行并排布置。S2、根据反变形工艺需要,计算反变形弧度,根据计算出来的反变形弧度,通过液压千斤顶1调节各组辊筒2的高度。S3、将组装好板肋的板件一端通过吊运或传输的方式输送至辊筒2上;此时板件在传输至下滚轮8和辊筒2之间的接触点时,由于待焊板件与下滚轮8和辊筒2之间的摩檫力作用,板件继续向前端传送,滚轮8通过弹性伸缩杆7弹性变形而上升,并将板件下压在辊筒2上。通过辊筒2及滚轮8的滚动,板件继续向前端传送,通过三组辊筒2后,板件在自身重力及滚轮8的作用下,被压于辊筒2上,并形成可调节胎架的弧度。S4、滚动辊筒2,将板件向前输送,使板件上的板肋传输至合适位置,将两架焊接小车12的焊枪对准板肋焊道,进行施焊;S5、焊接完后重复步骤S4,直至所有板肋焊缝焊接完毕。以上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辊筒(2),所有辊筒(2)平行并排布置,每个辊筒(2)都由一个升降机构控制其独立的进行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辊筒(2),所有辊筒(2)平行并排布置,每个辊筒(2)都由一个升降机构控制其独立的进行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两个,所述辊筒(2)的两端均通过辊筒支座(3)安装在升降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千斤顶(1),所述辊筒支座(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液压千斤顶(1)上,所述辊筒(2)的端部与辊筒支座(3)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2)有动力接入,可自主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滚轮(8),若干滚轮(8)两两一组,分别位于辊筒(2)两端的正上方,用于将板件两侧边缘压在辊筒(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8)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支架连接,构成一上下弹性浮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反变形焊接胎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