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443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包括壳体、电芯以及盖帽;其中壳体一端开口处设有封口结构,封口结构用于限定盖帽外侧的位置;壳体内部设有用于支撑盖帽的支架,该支架包括延伸部和支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通过在壳体内置用于支撑盖帽的支架,支架的延伸部一侧与壳体内壁连接,另一侧与电芯外壁接触并绝缘;支架的支撑部用于支撑电池盖帽;此结构不仅简化了电池的组装工艺,提高生产综合效率,减少成本。而且优化了壳体的结构,提升了壳体内部的可使用空间,使得壳体可以容纳更大容量的电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是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和便捷化,各种家用电器的出现减少了人们的劳动量,而电池是电器设备续航必不可少的配置之一。目前,电池制作过程中大部分通过滚槽工艺将电池电芯与盖帽分隔,步骤繁琐,且生产效率低下;而且通过滚槽工艺加工出来的电池整体结构占用的体积大,但是电池壳体内部使用空间小,壳体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只能放置较小容量的电池电芯,实用性低。故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在壳体内置用于支撑盖帽的支架,支架的延伸部一侧与壳体内壁连接,另一侧与电芯外壁接触并绝缘;支架的支撑部用于支撑电池盖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以及电池内部空间容量小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包括:壳体,用于安装部件,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盖帽,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开口处,用于密封所述壳体的开口;以及,电芯,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提供电能,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与所述盖帽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连接;其中,所述壳体一端开口处设有封口结构,所述封口结构用于限定所述盖帽外侧的位置;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盖帽。r>本技术中,所述支架包括:延伸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所述延伸部一侧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以及,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壳体内部延伸,用于支撑所述盖帽。本技术中,所述支架为筒状结构,且与所述电芯套接,所述电芯侧壁与所述支架内壁绝缘接触。通过支架为筒状结构,且套接在电信上,提升了电池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介于85°~95°之间。本技术中,所述支架还包括加强部,用于加强所述支架的刚度,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支架的弯折部位,所述加强部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一端连接,所述加强部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加强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且所述加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通过支架的加强部加强支架的刚度,提升支架在弯折生产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提升支架结构加工生产的良品率。本技术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盖帽位置相对的底板,所述电芯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第一绝缘片,所述负极极耳一端与所述电芯的负极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绝缘片,并沿所述底板延伸,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通过从外向内焊接。通过负极极耳与壳体的底板通过从外向内挤压焊接,此结构不仅减小了由于电芯外部焊接极耳,导致的极耳和极片的制造不良;而且减小了电芯内阻,改善了电池的储存性能。本技术中,所述盖帽包括:金属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并与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连引出所属电信所述电芯的正极电极;以及,绝缘塑胶件,环绕设置在所述金属连接件周边,用于将所述金属连接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绝缘防护;其中,所述金属连接件中心处设有连接部,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绝缘塑胶件包括第一端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塑胶件一端,并沿所述金属连接件一侧延伸,用于将所述金属连接件远离所述电芯外侧与所述封口结构隔离并绝缘;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塑胶件另一端,并沿所述金属连接件另一侧延伸,用于将所述金属连接件内侧与所述支撑部隔离并绝缘,以及,中间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塑胶件中部,所述第一端部通过所述中间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且所述中间连接部环绕设置在所述金属连接件周边,用于将所述金属连接件周边与所述壳体内壁隔离并绝缘。本技术中,所述金属连接件远离所述电芯的外侧表面设有防爆结构。金属连接件远离所述电芯的外侧表面设有防爆结构,提升了电池结构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中,所述电池结构的高于所述电池的直径的比例小于或等于1,可满足市场上的部分纽扣电池的需求。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通过在壳体内置用于支撑盖帽的支架,不仅简化了电池的组装工艺,提高生产综合效率,减少成本;而且优化了壳体的结构,增加了壳体内部放置电池电芯的空间;增加电池的容量,提升了本技术的电池结构的实用性。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通过在壳体内置用于支撑盖帽的支架;从而解决了传统电池滚槽工艺加工导致的电池漏液问题,以及滚槽内壁挤压卷芯导致的电池短路问题,提升了电池生产的良品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截面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截面爆炸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盖帽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仰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4为图12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截面爆炸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壳体压封形成封口结构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壳体未冲压形成封口结构前,绝缘塑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第一实施例附图标记:壳体11、封口结构111、支架112、延伸部1121、支撑部1122、加强部1123、底板113、电芯12、正极极耳121、负极极耳122、第一绝缘片123、第二绝缘片124、盖帽13、金属连接件131、连接部1311、防爆槽1311a、绝缘塑胶件132、第一端部1321、卡位加强筋13211、中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用于安装部件,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n盖帽,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开口处,用于密封所述壳体的开口;以及,/n电芯,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提供电能,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与所述盖帽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连接;/n其中,所述壳体一端开口处设有封口结构,所述封口结构用于限定所述盖帽外侧的位置;/n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盖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用于安装部件,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
盖帽,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开口处,用于密封所述壳体的开口;以及,
电芯,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提供电能,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极耳以及负极极耳,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与所述盖帽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一端开口处设有封口结构,所述封口结构用于限定所述盖帽外侧的位置;
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盖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延伸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所述延伸部一侧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以及,
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架靠近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的一端,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壳体内部延伸,用于支撑所述盖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筒状结构,且与所述电芯套接,所述电芯侧壁与所述支架内壁绝缘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范围介于85°~9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加强部,用于加强所述支架的刚度,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支架的弯折部位,所述加强部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一端连接,所述加强部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一端连接,
所述加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且所述加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延伸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盖帽下支架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香温松江
申请(专利权)人:路华置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