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412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涉及医疗病房领域。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送风系统包括和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的送风管道和出风口,送风管道一端端部设置有顶部送风口,送风管道另一端端部设置有侧墙部送风口,顶部送风口和侧墙部送风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靠近顶部送风口一侧的送风管道内部安装有风道加热器。控制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与监测单元实时连接的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包括污染物监测传感器和温度监测传感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反馈。解决了医院病房的患者和陪护人员对室内热舒适的不同需求问题、以及提高病房的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病房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场所,病房中的患者呼出的气体常常带有病原体,一些重病的病人不能下床,导致患者的所有活动均在病床范围内,致使病房内的空气混浊,这并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医院的床位紧张,病房内的陪护人员通常采用简易床或者折叠陪护床来进行休息,然而陪护床通常低于医院固定的病床高度,这种高度恰恰是病房中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这不利于陪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由于医院的患者和陪护人员的体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室内热舒适的需求也不同,目前医院病房内大多采用独立的空调或者中央空调来进行采暖和制冷,然而患者和陪护人员对同一设定温度的感知却不同,因此需要一种可同时满足患者和陪护人员热舒适和空气品质需求的通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解决了医院病房的患者和陪护人员对室内热舒适的需求不同以及病房的空气品质较差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病房内并排设置有病床和陪护床,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和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的送风管道和出风口,送风管道一端端部设置有顶部送风口,送风管道另一端端部设置有侧墙部送风口,顶部送风口和侧墙部送风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靠近顶部送风口一侧的送风管道内部安装有风道加热器。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与监测单元实时连接的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包括污染物监测传感器和温度监测传感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反馈。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管道呈L型,送风管道一端安装在病房的顶部,送风管道的另一端安装在病房的侧墙上。进一步地,所述侧墙部送风口和顶部送风口均安装有风量开关和温度开关,便于独立调节送风量和送风温度。进一步地,所述顶部送风口安装在病房的顶部,顶部送风口位于病床的正上方;所述侧墙部送风口安装在病房的侧墙上,侧墙部送风口的中心位置和陪护床的高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安装在病床侧方墙壁上,出风口的高度低于病床的高度,出风口处也安装有过滤部件。进一步地,所述污染物监测传感器和温度监测传感器均安装在陪护床上端角落处,实现对病床及陪护床区域的温度和污染物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一种适用于医院病房的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室内污染物浓度的数值,并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污染物浓度数值和预设值进行比较,若超过预设值,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送风系统,侧墙部送风口处增加送风量;若低于预设值,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送风系统,侧墙部送风口处减小送风量;步骤B: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室内温度的数值,并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温度数值和预设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预设值,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送风系统,顶部的送风管道通过风道加热器加热后增加送风量;若高于预设值,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送风系统,关闭风道加热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两个送风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最大限度地保证送至室内的空气满足空气标准,而回风口处安装的过滤部件将最大限度地将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一次回风,最大限度地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2、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送风管道,置于顶部的送风管道中安装有风道加热器,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与陪护人员对热舒适需求的差距;3、本技术通过在侧墙设置送风口,可将新风直接送至陪护床区域,缩短了其空气龄,提升其通风效率;4、本技术通过设置回风口低于病床高度的位置,可减少污染物的路径,提高室内的空气品质;5、本技术通过设置污染物监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根据污染物浓度和温度的实时数据,实现对通风系统的合理调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病床1、陪护床2、侧墙部送风口3、顶部送风口4、过滤网5、风道加热器6、送风管道7、出风口8、污染物监测传感器9、温度监测传感器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病房内并排设置有病床1和陪护床2,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和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的送风管道7和出风口8,送风管道7呈L型,送风管道7一端安装在病房的顶部,送风管道7的另一端安装在病房的侧墙上。送风管道7一端端部设置有顶部送风口4,送风管道7另一端端部设置有侧墙部送风口3,顶部送风口4和侧墙部送风口3处均安装有过滤网5,用于对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其中,侧墙部送风口3和顶部送风口4均安装有风量开关和温度开关,可以独立调节送风量和送风温度。靠近顶部送风口4一侧的送风管道7内部安装有风道加热器6,当患者与陪护人员需求不同的室内温度值时,开启风道加热器6并通过顶部送风口4将新风送至患者病床区域,并且可以将病房上部的污染物送至出风口8。其中,顶部送风口4安装在病房的顶部,顶部送风口4位于病床1的正上方;侧墙部送风口3安装在病房的侧墙上,侧墙部送风口3的中心位置和陪护床2的高度相等。出风口8安装在病床1侧方墙壁上,出风口8的高度低于病床1的高度,出风口8处也安装有过滤部件,经过滤后回到空气处理机组进行一次回风。经空气处理机组处理后的新风可由侧墙部送风口3送至陪护床2区域,将新风送至陪护人员区域,并且将患者产生的污染物直接送至出风口8。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与监测单元实时连接的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包括污染物监测传感器9和温度监测传感器10,污染物监测传感器9和温度监测传感器10均安装在陪护床2上端角落处,实现对病床1及陪护床2区域的温度和污染物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反馈,控制单元内设置有污染物浓度预设值和温度预设值。一种适用于医院病房的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室内污染物浓度的数值,并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污染物浓度数值和预设值进行比较,若超过预设值,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送风系统,侧墙部送风口3处增加送风量;若低于预设值,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送风系统,侧墙部送风口3处减小送风量;步骤B: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室内温度的数值,并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温度数值和预设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预设值,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送风系统,顶部的送风管道7通过风道加热器6加热后增加送风量;若高于预设值,控制单元信号传送至送风系统,关闭风道加热器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病房内并排设置有病床(1)和陪护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n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和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的送风管道(7)和出风口(8),送风管道(7)一端端部设置有顶部送风口(4),送风管道(7)另一端端部设置有侧墙部送风口(3),顶部送风口(4)和侧墙部送风口(3)处均安装有过滤网(5),靠近顶部送风口(4)一侧的送风管道(7)内部安装有风道加热器(6);/n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与监测单元实时连接的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包括污染物监测传感器(9)和温度监测传感器(10),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反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病房内并排设置有病床(1)和陪护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和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的送风管道(7)和出风口(8),送风管道(7)一端端部设置有顶部送风口(4),送风管道(7)另一端端部设置有侧墙部送风口(3),顶部送风口(4)和侧墙部送风口(3)处均安装有过滤网(5),靠近顶部送风口(4)一侧的送风管道(7)内部安装有风道加热器(6);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与监测单元实时连接的控制单元,监测单元包括污染物监测传感器(9)和温度监测传感器(10),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7)呈L型,送风管道(7)一端安装在病房的顶部,送风管道(7)的另一端安装在病房的侧墙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病房的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世杰席畅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