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09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包括集热板、重力热管和水箱,重力热管为环形结构,重力热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集热板上,重力热管的另一端穿过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重力热管倾斜设置,水箱的侧面、水箱与集热板之间的缝隙中、重力热管的外侧均填充有保温棉,水箱的内部填充有水,水箱固定安装在建筑外墙上,集热板的外表面覆盖有玻璃板;能够吸收建筑墙体上的多余光照,并将其热量用作对室内温度的保温升温,并且本装置无需额外调节,利用太阳能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温度调节器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改善,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冬季采用供暖设施,北方地区提供集中供暖,南方地区居民采用空调、电热器等电暖装置,集中供暖多以燃煤、燃油为供热原料,家庭式取暖以电能为主,无论是集中供暖还是家庭式取暖,无疑都为社会能源增加了负担。太阳能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是目前只有太阳能仅实现对建筑室内用热水的供应,不能实现建筑内室温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能够吸收建筑墙体上的多余光照,并将其热量用作对室内温度的保温升温,并且本装置无需额外调节,利用太阳能节能环保。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包括集热板、重力热管和水箱,重力热管为环形结构,重力热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集热板上,重力热管的另一端穿过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重力热管倾斜设置,水箱的侧面、水箱与集热板之间的缝隙中、重力热管的外侧均填充有保温棉,水箱的内部填充有水,水箱固定安装在建筑外墙上,集热板的外表面覆盖有玻璃板;集热板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转化成热能,重力热管将集热板产生的光能传递至水箱中,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本装置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由于重力热管具有很好的导热效果且只能单向传热,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热量传递至水箱中,使水箱内的温度升高,夜晚时水箱中水的热量可以扩散至建筑外墙上,从而对室内起到升温保温的效果,重力热管下端与集热板连接,上端与水箱内的水接触,重力热管内的液体受热蒸发并将热量带至上端将水箱内的水加热后自身冷却靠重力回流,重力热管的倾斜设置保证了重力热管的单向传热与热传递作用,保温棉能够对水箱的侧面和与集热板之间的位置起到保温作用,防止多余热量散失,玻璃板对集热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集热板积灰受侵蚀,影响吸热效果。进一步,集热板上设置有安装沟槽,安装沟槽将集热板划分成多个集热块,集热块的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吸热涂层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换成热能。进一步,集热块按照多行多列设置,集热块的面积由上往下减小;由于热气向上传递,因此下部的集热块设置的比上部的集热块密集能够使水箱内的水温上下更加均衡。进一步,重力热管安装在安装沟槽中,重力热管与集热块相接触,重力热管的数量与集热块的数量相匹配,重力热管的尺寸与集热块的尺寸相匹配;安装沟槽的设置使重力热管与集热块的连接更加贴合,使重力热管的传热效果更好。进一步,重力热管底部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60°;使重力热管具有更好的锁热效果。进一步,水箱的后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挂件安装槽,挂件安装槽内设置有挂装件,挂装件与建筑外墙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挂件安装槽,能够使挂装件不凸出水箱设置,从而使水箱与建筑外墙连接后的缝隙更小,既增加了牢固度,又使水箱与建筑外墙直接接触,使升温效果更佳。进一步,挂装件包括内插件和外挂件,外挂件固定安装在建筑外墙上,外挂件的顶部设置有插孔,内插件安装在挂件安装槽的顶壁上,内插件插入插孔中;保证水箱与建筑外墙的连接,使安装更加简便。进一步,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夏季时白天水箱内加水,本装置能够将建筑外墙上多余光照吸收,夜晚从顶部将热水放出,起到降温的效果,从顶部放出的热水也可做生活用水。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集热板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转化成热能,重力热管将集热板产生的光能传递至水箱中,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本装置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由于重力热管具有很好的导热效果且只能单向传热,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热量传递至水箱中,使水箱内的温度升高,夜晚时水箱中水的热量可以扩散至建筑外墙上,从而对室内起到升温保温的效果,重力热管下端与集热板连接,上端与水箱内的水接触,重力热管内的液体受热蒸发并将热量带至上端将水箱内的水加热后自身冷却靠重力回流,重力热管的倾斜设置保证了重力热管的单向传热与热传递作用,保温棉能够对水箱的侧面和与集热板之间的位置起到保温作用,防止多余热量散失,玻璃板对集热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集热板积灰受侵蚀,影响吸热效果。本技术能够吸收建筑墙体上的多余光照,并将其热量用作对室内温度的保温升温,并且本装置无需额外调节,利用太阳能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的构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重力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保温棉与水箱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内插件与插件安装槽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外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集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热板;2-重力热管;3-水箱;4-保温棉;5-安装沟槽;6-集热块;7-玻璃板;8-挂件安装槽;9-进水管;10-内插件;11-外挂件;12-插孔;13-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包括集热板1、重力热管2和水箱3,重力热管2为环形结构,重力热管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集热板1上,重力热管2的另一端穿过并延伸至水箱3的内部,重力热管2倾斜设置,水箱3的侧面、水箱3与集热板1之间的缝隙中、重力热管2的外侧均填充有保温棉4,水箱3的内部填充有水,水箱3固定安装在建筑外墙上,集热板1的外表面覆盖有玻璃板7;集热板1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转化成热能,重力热管2将集热板1产生的光能传递至水箱3中,对水箱3内部的水进行加热,本装置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由于重力热管2具有很好的导热效果且只能单向传热,白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热量传递至水箱3中,使水箱3内的温度升高,夜晚时水箱3中水的热量可以扩散至建筑外墙上,从而对室内起到升温保温的效果,重力热管2下端与集热板1连接,上端与水箱3内的水接触,重力热管2内的液体受热蒸发并将热量带至上端将水箱3内的水加热后自身冷却靠重力回流,重力热管2的倾斜设置保证了重力热管2的单向传热与热传递作用,保温棉4能够对水箱3的侧面和与集热板1之间的位置起到保温作用,防止多余热量散失,玻璃板7对集热板1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集热板1积灰受侵蚀,影响吸热效果。集热板1上设置有安装沟槽5,安装沟槽5将集热板1划分成多个集热块6,集热块6的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吸热涂层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将其转换成热能。集热块6按照多行多列设置,集热块6的面积由上往下减小;由于热气向上传递,因此下部的集热块6设置的比上部的集热块6密集能够使水箱3内的水温上下更加均衡。重力热管2安装在安装沟槽5中,重力热管2与集热块6相接触,重力热管2的数量与集热块6的数量相匹配,重力热管2的尺寸与集热块6的尺寸相匹配;安装沟槽5的设置使重力热管2与集热块6的连接更加贴合,使重力热管2的传热效果更好。重力热管2底部与水平线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板、重力热管和水箱,所述重力热管为环形结构,所述重力热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集热板上,所述重力热管的另一端穿过并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重力热管倾斜设置,所述水箱的侧面、所述水箱与所述集热板之间的缝隙中、所述重力热管的外侧均填充有保温棉,所述水箱的内部填充有水,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建筑外墙上,所述集热板的外表面覆盖有玻璃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板、重力热管和水箱,所述重力热管为环形结构,所述重力热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集热板上,所述重力热管的另一端穿过并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重力热管倾斜设置,所述水箱的侧面、所述水箱与所述集热板之间的缝隙中、所述重力热管的外侧均填充有保温棉,所述水箱的内部填充有水,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建筑外墙上,所述集热板的外表面覆盖有玻璃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板上设置有安装沟槽,所述安装沟槽将所述集热板划分成多个集热块,所述集热块的表面设置有吸热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块按照多行多列设置,所述集热块的面积由上往下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室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热管安装在所述安装沟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润生缪发群许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