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戢森专利>正文

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914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供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其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升温箱以及测温探头,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均安装在房屋向阳侧的屋顶或墙壁上,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且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上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出风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该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中室内空气通过进风管道进入太阳能升温箱内,太阳能升温箱吸收太阳能升温,室内空气进入后将原本已升温空气挤入室内,造成室内低温空气和箱内高温空气反复置换,使室内升温;该系统直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避免了使用液体介质导热而导致的资源浪费,而且不需要光伏板,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供暖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太阳能供暖系统,就是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并转化成热能,以液体作为传热介质,以水作为储热介质,热量经由散热部件送至室内进行供暖。该系统需要利用液体介质进行导热浪费资源,而且使用光伏板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升温箱以及测温探头,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均安装在房屋向阳侧的屋顶或墙壁上,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且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上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出风管道上,下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进风管道上,所述出风管道远离所述太阳能升温箱的一端穿过墙壁并伸入室内且设于室内的上方,所述测温探头设于所述出风管道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所述进风管道远离所述太阳能升温箱的一端设于室内的下方。进一步地改进,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还包括风机和控制器,所述测温探头和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安装于室内,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口处。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出风管道出风口处设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的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还电连接有电源。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出风管道和进风管道均为软管,且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上均设有第一保温层,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分别与太阳能升温箱的两个管道口密封。进一步地改进,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均包括保温箱、透光板以及管道组,所述保温箱为一面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透光板设于所述保温箱开口的一面,与所述保温箱形成密封的空心箱体,且所述透光板设于所述房屋向阳侧,所述管道组设于所述空心箱体内并与保温箱上下两端分别开设的管道口相契合,且管道组的投影与所述透光板在同一方向的投影平行。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管道组包括两平行设置的主管道以及设于两所述主管道之间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升温管道,各所述升温管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主管道联通,接口处密封,且两所述主管道上均设有管口,两管口分别与伸入所述保温箱上的两管道口内并分别与两管道口相契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升温管道均为金属管,且所述主管道和升温管道上均设有黑色涂层。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保温箱内还设有固定管道组的管道夹。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保温箱包括内箱体和外箱体,所述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设有第二保温层,且所述内箱体的上设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上设有反光层。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透光板的材质为透明材质,所述透光板的表面设有弧度,且所述透光板的厚度为3mm或大于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该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中室内空气通过进风管道进入太阳能升温箱内,太阳能升温箱吸收太阳能升温,室内空气进入后将原本已升温空气挤入室内,造成室内低温空气和箱内高温空气反复置换,使室内升温;该系统直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避免了使用液体介质导热而导致的资源浪费,而且不需要光伏板,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安装在屋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安装在墙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太阳能升温箱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太阳能升温箱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太阳能升温箱的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中太阳能升温箱的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中保温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保温箱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中透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管道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升温箱1以及测温探头2(优选型号为ds18b20的温度传感器),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均安装在房屋向阳侧的屋顶或墙壁上,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且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上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出风管道3上,下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进风管道4上,所述出风管道3远离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的一端穿过墙壁并伸入室内且设于室内的上方,所述测温探头2设于所述出风管道3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所述进风管道4远离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的一端设于室内的下方。本技术中附图的尺寸是进行了适当缩放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该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中室内空气通过进风管道进入太阳能升温箱内,太阳能升温箱吸收太阳能升温,室内空气进入后将原本已升温空气挤入室内,造成室内低温空气和箱内高温空气反复置换,使室内升温;该系统直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避免了使用液体介质导热而导致的资源浪费,而且不需要光伏板,节省了成本;同时,用于其他供暖环境,如燃气供暖、煤供暖等,还可节省其他能源。本实施例中太阳能升温箱可以安装在向阳的屋顶上,也可以安装在向阳的墙壁上;如图1所示,为太阳能升温箱通过屋顶支架安装在屋顶向阳侧,此时,屋顶支架以稳定为主,可使用类似太阳能热水器式的钢制支架;为当屋顶不具备安装条件或户型较小时,太阳能升温箱可安装在向阳面墙壁,如图2所示,此时,太阳能升温箱可通过膨胀螺丝+支架或落地支架安装,安装方式属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两太阳能升温箱在屋顶或墙壁上分散安装,只要两个太阳能升温箱不上下或左右叠加而影响阳光照射即可;图中的太阳能升温箱竖直设置是为了便于了解该系统的设置,实际安装时,需要将太阳能升温箱旋转一定的角度,水平或倾斜设置,便于太阳照射升温加热;同时,文中所指的上下均以图1和图2中所示的结构为准,并不以实际安装为准。本实施例中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还包括风机5和控制器6,所述测温探头2和风机5均与所述控制器6(优选STM32系列的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安装于室内,所述风机5安装在所述进风管道4的进风口处。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道3出风口处设有百叶窗7,所述百叶窗7的开关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上还电连接有电源8。本实施例中设置设置风机和控制器是为了实现自动控制,百叶窗是为了对调节室内温度;其中,测温探头是用来测管道出风口内的温度的,也就是在加热的空气进入室内之前,先进行检测。如果低于18℃,就是低于国家最低供暖标准的室内温度了,冷空气自然就不能再往室内送了,风机在室内下方是用来将室内低温空气加速送进升温箱的。因为冷空气在下,所以放在下方,加速空气的循环速度。在低于18℃时,就不能再让空气循环了。当室外升温箱因为太阳照射导致升温后,出风口内温度也会跟着上升,当高于18℃时,再开启。该设置使得整体用电量少,风机功率相比电暖器等用电功率很少,用于辅助室内升温可省电;其中,图1和图2中风机上方箭头所指的方向为送风方向。同时,该系统包括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在小户型如不许自动控制可不安装风机时,采用手动方式,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升温箱(1)以及测温探头(2),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均安装在房屋向阳侧的屋顶或墙壁上,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且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上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出风管道(3)上,下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进风管道(4)上,所述出风管道(3)远离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的一端穿过墙壁并伸入室内且设于室内的上方,所述测温探头(2)设于所述出风管道(3)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所述进风管道(4)远离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的一端设于室内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太阳能升温箱(1)以及测温探头(2),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均安装在房屋向阳侧的屋顶或墙壁上,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且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上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出风管道(3)上,下端的管道口均连接在进风管道(4)上,所述出风管道(3)远离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的一端穿过墙壁并伸入室内且设于室内的上方,所述测温探头(2)设于所述出风管道(3)内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所述进风管道(4)远离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的一端设于室内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还包括风机(5)和控制器(6),所述测温探头(2)和风机(5)均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安装于室内,所述风机(5)安装在所述进风管道(4)的进风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3)出风口处设有百叶窗(7),所述百叶窗(7)的开关与所述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6)上还电连接有电源(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3)和进风管道(4)均为软管,且所述进风管道(4)和出风管道(3)上均设有第一保温层(9),进风管道(4)和出风管道(3)分别与太阳能升温箱(1)的两个管道口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供暖辅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太阳能升温箱(1)均包括保温箱(11)、透光板(12)以及管道组(13),所述保温箱(11)为一面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透光板(12)设于所述保温箱(11)开口的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戢森
申请(专利权)人:戢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