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39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涉及到化肥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浸泡箱,所述浸泡箱的内腔中设置有无尘服支撑架,所述无尘服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支撑盘,所述圆形支撑盘的中心贯穿设置有螺杆。有益效果:利用无尘服浸泡槽对无尘服进行浸泡处理,取代了传统的洗衣机对无尘服进行清洗,防止了由于洗衣机的搓揉导致无尘服的防静电纤维造成破坏,利用电机带动螺杆,螺杆旋转会带动无尘服支撑架在竖向上进行运动省去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无尘服清洗的自动化程度,烘干机构进行烘干,不受扭曲力等其他方向力,从而不会破坏防静电无尘服的防静电性能,并且表面不起毛,不扭曲,损伤少,进一步保证了其防静电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
本技术涉及化肥生产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
技术介绍
无尘服是一种特殊工作服,近来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制药、食品、生物工程、光学、航天、航空、彩管、半导体、精密机械、塑胶、喷漆、医院、环保等行业,用来屏蔽人体产生或者携带的的尘埃,防止尘埃外泄对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保证工作环境的净化度要求。在电子制造行业,尤其是与半导体制品相关的产业中,静电现象往往会对产品产生损坏。在防静电要求较高的工作环境中,操作人员须穿着防静电无尘服,这是十分重要的防静电措施。传统的无尘服洗涤方法不仅达不到对于防静电连体服的清洁和保养,相反还会使其弄脏,例如使用洗衣机进行清洗,经过多次洗涤后,由于洗衣机的搓揉,破坏防静电连体服的纤维,导致其防静电效果会下降,甚至失效。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包括浸泡箱,所述浸泡箱的内腔中设置有无尘服支撑架,所述无尘服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支撑盘,所述圆形支撑盘的中心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浸泡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所述螺杆贯穿箱盖,所述浸泡箱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螺杆贯穿支撑架的顶端中心并延伸至支撑架的外部,所述螺杆的底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所述浸泡箱的背面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外侧连接有热风斗,所述热风斗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电阻发热圈,所述热风斗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鼓风扇,所述热风斗的端部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鼓风扇连接。进一步,所述浸泡箱的侧面设置有浸泡液存储箱,所述浸泡液存储箱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浸泡箱的底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浸泡箱与所述浸泡液存储箱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阀球,所述阀球的表面设置有旋钮。进一步,所述浸泡箱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无尘服支撑架相匹配的滑槽。进一步,所述浸泡箱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打开箱门,将无尘服放在无尘服支撑架上,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螺杆进行运动,螺杆带动无尘服支撑架进行运动,当需要对无尘服进行浸泡时电机进行正转,电机正传会带动无尘服支撑架向下运动,此时浸泡液存储箱内的浸泡液通过连接管进入浸泡箱中,此时浸泡服在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当浸泡完成后,电机反转,将无尘服支撑架从浸泡液中取出,当浸泡完成后,将浸泡液从出水管()的内部放出,给电阻发热圈进行通电,再启动电机二,电机二带动鼓风扇旋转,将电阻发热圈产生的热量吹进浸泡箱的内部,对无尘服进行烘干处理,同时电阻发热圈产生的热量对无尘服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利用无尘服浸泡槽对无尘服进行浸泡处理,取代了传统的洗衣机对无尘服进行清洗,防止了由于洗衣机的搓揉导致无尘服的防静电纤维造成破坏,利用电机带动螺杆,螺杆旋转会带动无尘服支撑架在竖向上进行运动省去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无尘服清洗的自动化程度,烘干机构进行烘干,不受扭曲力等其他方向力,从而不会破坏防静电无尘服的防静电性能,并且表面不起毛,不扭曲,损伤少,进一步保证了其防静电尘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机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发热装置爆炸图。图中:1、浸泡箱;101、无尘服支撑架;102、箱盖;103、螺杆;104、电机;105、第一支撑架;106、圆形支撑盘;107、箱门;108、手柄;109、连接管;110、浸泡液存储箱;111、圆形通孔;112、热风斗;113、电阻发热圈;114、第二支撑架;115、鼓风扇;116、盖子;117、电机二;118、阀球;119、旋钮;120、出水管;12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去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包括浸泡箱1,所述浸泡箱1的内腔中设置有无尘服支撑架101,所述无尘服支撑架101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支撑盘106,所述圆形支撑盘106的中心贯穿设置有螺杆103,所述浸泡箱1的顶端设置有箱盖102,所述螺杆103贯穿箱盖102,所述浸泡箱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05,所述螺杆103贯穿第一支撑架105的顶端中心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架105的外部,所述螺杆103的底端设置有电机104,所述电机104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05的顶端,所述浸泡箱1的背面设置有圆形通孔111,所述圆形通孔111的外侧连接有热风斗112,所述热风斗11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14,所述第二支撑架11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电阻发热圈113,所述热风斗11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14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鼓风扇115,所述热风斗112的端部设置有盖子116,所述盖子116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二117,所述电机二117的输出轴与所述鼓风扇115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浸泡箱1来说,浸泡箱1的侧面设置有浸泡液存储箱110,所述浸泡液存储箱110通过连接管109与所述浸泡箱1的底端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浸泡箱1来说,浸泡箱1与所述浸泡液存储箱11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20,所述出水管120的内部设置有阀球118,所述阀球118的表面设置有旋钮119。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浸泡箱1来说,所述浸泡箱1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无尘服支撑架101相匹配的滑槽121。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浸泡箱1来说,所述浸泡箱1设置有箱门107,所述箱门107的表面设置有手柄108。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箱门107,将无尘服放在无尘服支撑架101上,启动电机104,电机104带动螺杆103进行运动,螺杆103带动无尘服第二支撑架114进行运动,当需要对无尘服进行浸泡时电机104进行正转,电机104正转会带动无尘服第二支撑架114向下运动,此时浸泡液存储箱110内的浸泡液通过连接管109进入浸泡箱1中,此时浸泡服在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当浸泡完成后,电机104反转,将无尘服第二支撑架114从浸泡液中取出,当浸泡完成后,将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包括:浸泡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箱(1)的内腔中设置有无尘服支撑架(101),所述无尘服支撑架(101)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支撑盘(106),所述圆形支撑盘(106)的中心贯穿设置有螺杆(103),所述浸泡箱(1)的顶端设置有箱盖(102),所述螺杆(103)贯穿箱盖(102),所述浸泡箱(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05),所述螺杆(103)贯穿第一支撑架(105)的顶端中心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架(105)的外部,所述螺杆(103)的底端设置有电机(104),所述电机(104)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05)的顶端,所述浸泡箱(1)的背面设置有圆形通孔(111),所述圆形通孔(111)的外侧连接有热风斗(112),所述热风斗(11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14),所述第二支撑架(11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电阻发热圈(113),所述热风斗(11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14)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鼓风扇(115),所述热风斗(112)的端部设置有盖子(116),所述盖子(116)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二(117),所述电机二(117)的输出轴与所述鼓风扇(11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无尘服浸泡设备,包括:浸泡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箱(1)的内腔中设置有无尘服支撑架(101),所述无尘服支撑架(101)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支撑盘(106),所述圆形支撑盘(106)的中心贯穿设置有螺杆(103),所述浸泡箱(1)的顶端设置有箱盖(102),所述螺杆(103)贯穿箱盖(102),所述浸泡箱(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05),所述螺杆(103)贯穿第一支撑架(105)的顶端中心并延伸至第一支撑架(105)的外部,所述螺杆(103)的底端设置有电机(104),所述电机(104)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05)的顶端,所述浸泡箱(1)的背面设置有圆形通孔(111),所述圆形通孔(111)的外侧连接有热风斗(112),所述热风斗(11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14),所述第二支撑架(11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电阻发热圈(113),所述热风斗(11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14)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鼓风扇(115),所述热风斗(112)的端部设置有盖子(116),所述盖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长林阚总峰刘洪刚赵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高芯众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