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隆裕专利>正文

叉车用电动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19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车用电动液压缸,包括缸体、主顶杆、导向套、分配阀、换向阀、泄压阀,缸体上设有储油腔和压力腔;缸体上设有出油孔、压油路、工作油路、分配油路、分配密封油路、进油主油路、换向孔、回油油路、泄压密封油路、进油孔、泄压孔和泄压油路;分配阀安装在工作油路上;换向阀安装在换向孔上,换向阀的换向钢球活动位于分配油路中;泄压阀安装在泄压孔中;还包括:吸油接头,吸油接头安装在出油孔上;压油接头安装在进油孔上;电动泵的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出油接头分别与出油口和压油接头连接;进油接头分别与进油口和吸油接头连接。该液压缸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主顶杆升起稳定、升起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叉车用电动液压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缸,尤其是叉车用电动液压缸。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叉车均是手动式的,即通过手动压拉杆实现主顶杆的升起,往往需要往复压很多次才能升起叉车,升起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在叉车载物较大时,手动压时容易造成叉车晃动,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液压叉车升起速度,工作效率高、主顶杆申请稳定的叉车用电动液压缸,具体技术方案为:叉车用电动液压缸,包括缸体、主顶杆、导向套、分配阀、换向阀、泄压阀,所述缸体上设有储油腔和压力腔;所述缸体上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通的出油孔、与所述压力腔相通的加压油路、与所述加压油路相通的工作油路、与所述工作油路相通的分配油路、与所述分配油路相通的分配密封油路和进油主油路、与所述分配密封油路相通的换向孔、与所述换向孔相通的回油油路、与所述进油主油路相通的泄压密封油路和进油孔、与所述泄压密封油路相通的泄压孔和分别与所述换向孔和所述泄压孔相通的泄压油路;所述分配阀安装在所述工作油路上;所述换向阀安装在所述换向孔上,所述换向阀的换向钢球活动位于所述分配油路中;所述泄压阀安装在所述泄压孔中;还包括:吸油接头,所述吸油接头安装在所述出油孔上;压油接头,所述压油接头安装在所述进油孔上;电动泵,所述电动泵的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出油接头,所述出油接头分别与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压油接头连接;进油接头,所述进油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吸油接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泵将储油腔中的液压油压入到压力腔中,能够实现连续平稳的升起主顶杆,不经工作效率高,并且主顶杆升起速度均匀、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泵包括电机和齿轮泵。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上还设有手动加压腔和压腔连通孔,所述压腔连通孔分别与所述手动加压腔和所述进油主油路相通;还包括:手动压杆,所述手动压杆的一端滑动插在所述手动加压腔内;弹簧压盖,所述弹簧压盖固定在所述手动压杆的另一端;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活动插在所述手动压杆上,两端分别压在所述缸体上和所述弹簧压盖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叉车用电动液压缸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主顶杆升起稳定、升起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左视角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右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例一沿阀体的剖视图;图4是缸体沿油路的剖视图;图5是阀体位于缸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缸体的正视图;图7是缸体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7中A-A线的剖视图;图9是阀体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所示,叉车用电动液压缸,包括缸体1、主顶杆65、导向套66、分配阀7、换向阀8、泄压阀9,缸体1上设有储油腔12和压力腔11;缸体1上设有与储油腔12相通的出油孔15、与压力腔11相通的加压油路16、与加压油路16相通的工作油路24、与工作油路24相通的分配油路23、与分配油路23相通的分配密封油路25和进油主油路22、与分配密封油路25相通的换向孔29、与换向孔29相通的回油油路17、与进油主油路22相通的泄压密封油路26和进油孔21、与泄压密封油路26相通的泄压孔27和分别与换向孔29和泄压孔27相通的泄压油路28;分配阀7安装在工作油路24上;换向阀8安装在换向孔29上,换向阀8的换向钢球81活动位于分配油路23中;泄压阀9安装在泄压孔27中;还包括:吸油接头54,吸油接头54安装在出油孔15上;压油接头56,压油接头56安装在进油孔21上;电动泵,电动泵的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出油接头55,出油接头55分别与出油口和压油接头56连接;进油接头53,进油接头53分别与进油口和吸油接头54连接。电动泵将储油腔12中的液压油压入到压力腔11中,能够实现连续平稳的升起主顶杆65,不经工作效率高,并且主顶杆65升起速度均匀、稳定。工作时,电动泵将液压油从储油腔12中吸出,然后压入到进油主油路22中,由于泄压阀9的钢球堵住了泄压密封油路26,液压油只能进入到分配油路23,由于换向钢球81堵在分配密封油路25上,液压油顶开分配阀7的阀体71,进入到工作油路24中,然后通过工作油路24进入到加压油路16,液压油顶起主顶杆65。当需要主顶杆65下降时,脚踩脚踏换向装置64,脚踏换向装置64顶起换向阀8,换向阀8的阀杆82将换向钢球81顶到分配阀7的阀芯72上,使阀芯72与分配阀7的阀体71之间形成回油间隙,液压油从压力腔11依次经过加压油路16、工作油路24、分配油路23、分配密封油路25、换向孔29和回油油路17进入到储油腔12中,实现主顶杆65的下降。电动泵包括电机51和齿轮泵52。本技术提供的叉车用电动液压缸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主顶杆升起稳定、升起速度快、大大提高了效率。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缸体1上还设有手动加压腔13和压腔连通孔14,压腔连通孔14分别与手动加压腔13和进油主油路22相通;还包括:手动压杆61,手动压杆61的一端滑动插在手动加压腔13内;弹簧压盖63,弹簧压盖63固定在手动压杆61的另一端;复位弹簧62,复位弹簧62活动插在手动压杆61上,两端分别压在缸体1上和弹簧压盖63上。手动功能保留,在电动泵出现故障,或电池没电时能够正常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叉车用电动液压缸,包括缸体、主顶杆、导向套、分配阀、换向阀、泄压阀和脚踏换向装置,所述缸体上设有储油腔和压力腔;其特征在于,/n所述缸体上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通的出油孔、与所述压力腔相通的加压油路、与所述加压油路相通的工作油路、与所述工作油路相通的分配油路、与所述分配油路相通的分配密封油路和进油主油路、与所述分配密封油路相通的换向孔、与所述换向孔相通的回油油路、与所述进油主油路相通的泄压密封油路和进油孔、与所述泄压密封油路相通的泄压孔和分别与所述换向孔和所述泄压孔相通的泄压油路;/n所述分配阀安装在所述工作油路上;/n所述换向阀安装在所述换向孔上,所述换向阀的换向钢球活动位于所述分配油路中;/n所述泄压阀安装在所述泄压孔中;/n还包括:/n吸油接头,所述吸油接头安装在所述出油孔上;/n压油接头,所述压油接头安装在所述进油孔上;/n电动泵,所述电动泵的上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n出油接头,所述出油接头分别与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压油接头连接;/n进油接头,所述进油接头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吸油接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叉车用电动液压缸,包括缸体、主顶杆、导向套、分配阀、换向阀、泄压阀和脚踏换向装置,所述缸体上设有储油腔和压力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上设有与所述储油腔相通的出油孔、与所述压力腔相通的加压油路、与所述加压油路相通的工作油路、与所述工作油路相通的分配油路、与所述分配油路相通的分配密封油路和进油主油路、与所述分配密封油路相通的换向孔、与所述换向孔相通的回油油路、与所述进油主油路相通的泄压密封油路和进油孔、与所述泄压密封油路相通的泄压孔和分别与所述换向孔和所述泄压孔相通的泄压油路;
所述分配阀安装在所述工作油路上;
所述换向阀安装在所述换向孔上,所述换向阀的换向钢球活动位于所述分配油路中;
所述泄压阀安装在所述泄压孔中;
还包括:
吸油接头,所述吸油接头安装在所述出油孔上;
压油接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隆裕
申请(专利权)人:倪隆裕众工宁波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