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隆裕专利>正文

一种甩块变挡电摩驱动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069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甩块变挡电摩驱动轮毂,包括中心轴、套设在中心轴上的电机和轮毂,电机的左侧设有左端盖,电机的右侧通过电机内盖连接有齿轮箱组件;齿轮箱组件包括与套设在中心轴上的齿圈支架连接轴、套设在齿圈支架连接轴上的齿轮箱盖和齿圈支架,齿圈支架的左侧设有甩块组件,齿圈支架的右侧依次设有行星组件和右端盖,右端盖通过连接支架与齿轮箱盖连接,连接支架和齿轮箱盖均与轮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甩块组件和行星组件共同作用,能够实现其快速变挡,且驱动性能好,动力足;同时将电机设置在外侧,有利于散热,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易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甩块变挡电摩驱动轮毂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甩块变挡电摩驱动轮毂。
技术介绍
电摩,即电动摩托车,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摩托车的轮毂驱动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重量重,不适用于电动车轮毂驱动装置安装空间狭小的使用需求;同时,驱动性能较差,能耗大。另外,由于驱动电机设置在轮毂的里面,使得散热效果差,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例如,现有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1720801753.1,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轮毂电机,属于车辆
它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车轮毂电机结构种类不足的问题。本电动车轮毂电机包括轮毂和穿设在轮毂中心处的固定轴,轮毂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外转子电机套设在内转子电机的外侧,外转子电机的定子和内转子电机的定子均与固定轴固定连接;行星齿轮组件的太阳轮的轴部与内转子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外转子支架,外转子电机的转子和行星齿轮组件的外齿圈均与外转子支架固定连接;行星齿轮组件的行星架与轮毂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结构复杂,且仍不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甩块变挡电摩驱动轮毂,包括中心轴(1)、套设在中心轴(1)上的电机(2)和轮毂(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左侧设有左端盖(4),所述电机(2)的右侧通过电机内盖(5)连接有齿轮箱组件;所述齿轮箱组件包括与套设在中心轴(1)上的齿圈支架连接轴(6)、套设在齿圈支架连接轴(6)上的齿轮箱盖(7)和齿圈支架(8),所述齿圈支架(8)的左侧设有甩块组件,所述齿圈支架(8)的右侧依次设有行星组件和右端盖(9),所述右端盖(9)通过连接支架(10)与齿轮箱盖(7)连接,所述连接支架(10)和齿轮箱盖(7)均与轮毂(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甩块变挡电摩驱动轮毂,包括中心轴(1)、套设在中心轴(1)上的电机(2)和轮毂(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左侧设有左端盖(4),所述电机(2)的右侧通过电机内盖(5)连接有齿轮箱组件;所述齿轮箱组件包括与套设在中心轴(1)上的齿圈支架连接轴(6)、套设在齿圈支架连接轴(6)上的齿轮箱盖(7)和齿圈支架(8),所述齿圈支架(8)的左侧设有甩块组件,所述齿圈支架(8)的右侧依次设有行星组件和右端盖(9),所述右端盖(9)通过连接支架(10)与齿轮箱盖(7)连接,所述连接支架(10)和齿轮箱盖(7)均与轮毂(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块变挡电摩驱动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块组件包括套设在齿圈支架连接轴(6)上的甩块连接板(11)、安装在甩块连接板(11)上的甩块(12),所述甩块连接板(11)通过拉簧(13)与齿圈支架(8)连接,所述拉簧(13)的一端与甩块连接板(11)连接,所述拉簧(13)的另一端通过拉簧固定销(14)与齿圈支架(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块变挡电摩驱动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组件包括行星架(15)、安装在行星架(15)上的行星齿轮(16),所述行星齿轮(16)分别与齿圈(17)和中心齿轮(18)啮合,所述齿圈(17)与齿圈支架(8)连接,所述中心齿轮(18)内接有超越离合器(19),所述行星架(15)与右端盖(9)内侧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隆裕
申请(专利权)人:倪隆裕余姚市金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