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和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0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和电动车,其中,轮毂电机包括:主轴;布置在所述主轴上的定子;由所述主轴可转动地支承的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一侧的第一端盖和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二侧的第二端盖;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连接的轮毂组件,所述轮毂组件包括:用于支承轮胎的轮辋;附接至所述轮辋内侧的导磁体环;附接至所述导磁体环内侧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位于所述定子外侧;以及在所述导磁体环的一侧或两侧附接至所述导磁体环的外圈的外周导磁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毂电机便于实现扁平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电机和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轮毂电机和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作为新时代的代步工具,其廉价、便捷、环保、易操作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电动车最常用的驱动电机为轮毂电机。对于低速小型化电动车来说,轮毂电机有着先天的优势,其与车轮一体化设计,无需任何传动系统,驱动力直接作用于车轮上,具有驱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等特点。目前,为了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成本,追求更具有性价比优势的产品成为设计的新方向,在不改变轮毂尺寸的前提下,扁平化设计成为行业的共识。为实现扁平化设计而妨碍电机功率,则需要增大定子外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电机,包括:主轴;布置在所述主轴上的定子;由所述主轴可转动地支承的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一侧的第一端盖和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二侧的第二端盖;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连接的轮毂组件,所述轮毂组件包括:用于支承轮胎的轮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轴(3);/n布置在所述主轴(3)上的定子(4);/n由所述主轴(3)可转动地支承的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一侧的第一端盖(2)和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二侧的第二端盖(5);以及/n与所述第一端盖(2)和所述第二端盖(5)连接的轮毂组件(1),所述轮毂组件(1)包括:/n用于支承轮胎的轮辋(11);/n附接至所述轮辋(11)内侧的导磁体环(12);/n附接至所述导磁体环(12)内侧的永磁体(13),所述永磁体(13)位于所述定子(4)外侧;以及/n在所述导磁体环(12)的一侧或两侧附接至所述导磁体环(12)的外圈的外周导磁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轴(3);
布置在所述主轴(3)上的定子(4);
由所述主轴(3)可转动地支承的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一侧的第一端盖(2)和位于所述定子的第二侧的第二端盖(5);以及
与所述第一端盖(2)和所述第二端盖(5)连接的轮毂组件(1),所述轮毂组件(1)包括:
用于支承轮胎的轮辋(11);
附接至所述轮辋(11)内侧的导磁体环(12);
附接至所述导磁体环(12)内侧的永磁体(13),所述永磁体(13)位于所述定子(4)外侧;以及
在所述导磁体环(12)的一侧或两侧附接至所述导磁体环(12)的外圈的外周导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导磁体为从所述导磁体环(12)的一侧或两侧套设在所述导磁体环(12)的外圈的一个或两个外周导磁环(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两个外周导磁环(14)的外端面具有沿圆周分布的螺栓孔,或者,所述导磁体环(12)的一侧或两侧的外端面具有沿圆周分布的螺栓孔,以用于与所述第一端盖(2)或第二端盖(5)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导磁环(14)具有比所述导磁体环(12)更大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环(12)包括:与所述轮辋(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飞刘正凯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宁波轻型电动车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