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14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盘,包括绕线辊、限位盘、支撑盘、支撑柱,所述绕线辊两端固定连接限位盘,所述限位盘有两个,所述限位盘外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盘的两端,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盘之间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有四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支撑盘、支撑柱构成的支撑体,将绕线辊、限位盘固定在支撑体内,通过设置有卡扣结构的四根支撑柱及配套套筒,免去了纸箱外包装,使得整个电缆盘十分牢固,提高了承重能力和抗冲击能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环境污染;通过交错设置的凹凸形支撑盘边框,确保使用及运输过程中整个系统不会松开、不会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盘
本技术属于电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电缆盘。
技术介绍
电缆盘作为缠绕电缆的线盘被广泛应用。传统的电缆盘(图1)通常仅包括供电缆缠绕的绕线辊1和绕线辊两端的限位盘2。这种电缆盘,在放置时由于电缆盘是圆盘,在地面上固定困难,容易滚动;难以多层叠放,需要叠放和运输时必须装入专门的纸箱,纸箱为一次性使用不能回收,增加了额外的包装成本,浪费了宝贵的森林资源,还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盘,能自主支撑且支撑的稳定性好,叠放运输方便,能够回收。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电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辊、限位盘、支撑盘、支撑柱,所述绕线辊两端固定连接限位盘,所述限位盘有两个,所述限位盘外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盘的两端,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盘之间设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有四根。所述限位盘与所述支撑盘接触的一面设有轴孔、圆形加强筋和直形加强筋,所述轴孔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盘,所述圆形加强筋与所述轴孔同心设置,所述直形加强筋以所述轴孔为中心并与所述圆形加强筋交叉设置,所述圆形加强筋和直形加强筋设有若干根,通过交叉设置的若干根圆形加强筋和直形加强筋提高了限位盘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限位盘上设有供电缆线头固定的第一线孔。所述支撑盘为正方形,所述支撑盘与所述限位盘接触的A面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支撑盘中心并突出于支撑盘表面,所述连接轴的外径等于所述限位盘中所述轴孔的内径,通过设置与所述轴孔适配的连接轴将所述支撑盘与所述限位盘进行连接。所述支撑盘与所述限位盘接触的A面还设有套筒,所述套筒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盘的四角,所述轴孔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支撑盘与所述限位盘相背的B面设有中心环,所述中心环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盘四周设有边框,所述中心环、套筒、支撑条、边框均高于所述支撑盘平面,且高度一致,通过设置中心环、支撑条、边框提高了支撑盘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支撑盘设有用于固定电缆线头的第二线孔。进一步的,所述边框的四边设有交错设置的凹凸形结构,具体的,所述边框的四边每一边均分为上边框层、下边框层两层,所述上边框层的50%的上端部分向内凹进,所述上边框层的50%的下端部分同比例向外突出,相反的,所述下边框层的50%的上端部分向外突出,所述下边框层的50%的下端部分同比例向内凹进,所述上边框层、下边框层两层的凹凸比例尺寸均相同,两个所述边框相接触时形构成嵌合结构,一个所述边框的所述上边框层突出部分正好覆盖在另一个所述边框的所述下边框层的突出部分上,由于每个所述边框都设有具有凹凸结构的上下两层、上下两端,这样每个相邻的所述边框之间均构成了嵌合结构,使得所述边框不会上下左右移动,使得整个电缆盘叠放稳定并且可以多层叠放而不会松开。所述支撑柱为圆柱形,所述支撑柱的外径与所述支撑盘上的套筒的内径相等,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套入所述套筒内,所述支撑柱套入所述套筒内的两端面上设有卡扣,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口,通过所述卡扣、卡口将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套筒进行限位卡合,使得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盘连接牢固,从而使得整个电缆盘牢固稳定耐冲击。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绕线辊的长度,这样使得安装在由所述支撑盘、支撑柱构成的支撑体内的所述绕线辊、限位盘可以在卷绕时转动,方便卷绕电缆。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辊的筒径、长度和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可以根据电缆绕线需要进行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由支撑盘、支撑柱构成的支撑体,将绕线辊、限位盘固定在支撑体内,使得电缆盘放置方便,不会在地面上滚动;2、通过在限位盘、支撑盘上设置多个加强筋、支撑条,使得限位盘、支撑盘稳定牢固;通过设置有卡扣结构的四根支撑柱及配套套筒,使得整个电缆盘十分牢固,提高了承重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整个电缆盘可以承重30KG线缆,6米高度落地以后无明显破损;3、通过交错设置的凹凸形支撑盘边框,使得叠放时左右上下相邻的电缆盘边框之间形成了嵌合结构,电缆盘可以多层叠放,且叠放非常稳固,确保使用及运输过程中整个系统不会松开、不会移位,大幅提高了堆放层高,提高了运输便利性;4、本技术的电缆盘可以直接装车运输,免去了纸箱外包装,而且电缆盘使用后可以多次回收利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环境污染。5、本技术的电缆盘限位盘、支撑盘、支撑柱采用可拆卸式结构,便于使用和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电缆盘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限位盘的表面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盘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支撑盘的A面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的支撑盘的B面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的支撑盘的侧视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的支撑盘的相邻边框嵌合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支撑柱与套筒的卡扣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叠放状态示意图。图中:1、绕线辊;2、限位盘;3、支撑盘;4、支撑柱;21、轴孔;22、圆形加强筋;23、直形加强筋;24、第一线孔;31、连接轴;32、套筒;33、中心环;34、支撑条;35、边框;36、第二线孔;351、上边框层;352、下边框层;41、卡扣;42、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阅附图2,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盘,包括绕线辊1、限位盘2、支撑盘3、支撑柱4,所述绕线辊1两端固定连接限位盘2,所述限位盘2有两个,所述限位盘2外侧可拆卸式连接支撑盘3,所述支撑盘3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盘2的两端,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盘3之间设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有四根。参阅附图3,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盘,所述限位盘2与所述支撑盘3接触的一面设有供支撑盘3连接的轴孔21,所述限位盘2与所述支撑盘3接触的一面还设有若干根圆形加强筋22和直形加强筋23,所述若干根圆形加强筋22与所述轴孔21同心设置,所述若干根直形加强筋23以所述轴孔21为中心并与所述若干根圆形加强筋22交叉设置,通过交叉设置的若干根直形加强筋23和圆形加强筋22提高了限位盘2的强度和稳定性。所述限位盘2上设有供电缆线头固定的第一线孔24。参阅附图4~7,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盘,所述支撑盘3为正方形,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限位盘2接触的A面设有连接轴31,所述连接轴31位于所述支撑盘3中心并突出于支撑盘3表面,所述连接轴31的外径等于所述限位盘2中轴孔21的内径,通过设置与所述轴孔21适配的连接轴31将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限位盘2进行连接,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限位盘2接触的A面还设有套筒32,所述套筒32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盘3的四角,所述轴孔21与所述套筒32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限位盘2相背的B面设有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辊(1)、限位盘(2)、支撑盘(3)、支撑柱(4),所述绕线辊(1)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盘(2),所述限位盘(2)有两个,所述限位盘(2)外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撑盘(3),所述支撑盘(3)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盘(2)的两端,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盘(3)之间设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有四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辊(1)、限位盘(2)、支撑盘(3)、支撑柱(4),所述绕线辊(1)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盘(2),所述限位盘(2)有两个,所述限位盘(2)外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撑盘(3),所述支撑盘(3)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限位盘(2)的两端,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盘(3)之间设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有四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2)与所述支撑盘(3)接触的一面设有轴孔(21)、圆形加强筋(22)和直形加强筋(23),所述圆形加强筋(22)与所述轴孔(21)同心设置,所述直形加强筋(23)以所述轴孔(21)为中心并与所述圆形加强筋(22)交叉设置,所述圆形加强筋(22)和直形加强筋(23)设有若干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2)上设有供电缆线头固定的第一线孔(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3)为正方形,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限位盘(2)接触的A面设有连接轴(31),所述连接轴(31)位于所述支撑盘(3)中心并突出于支撑盘(3)表面,所述连接轴(31)的外径等于所述限位盘(2)中所述轴孔(21)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3)与所述限位盘(2)接触的A面设有套筒(32),所述套筒(32)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盘(3)的四角,所述轴孔(21)与所述套筒(32)之间设有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衡学帅平跃谢钟铮马伊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