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79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快速分离对接机构、轮椅底座,所述的快速分离对接机构包括座椅滑槽、座椅导槽、轮椅导槽,所述的座椅本体螺固于座椅滑槽上,座椅滑槽滑接于座椅导槽,座椅导槽固于车身上,轮椅导槽与座椅导槽可配合对接,轮椅导槽螺固于轮椅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可以快速便捷地将汽车座椅从车内移动至车外的轮椅底座上,可以使残障人员无需移动即可完成上下车辆的动作,且轮椅底座体积小,便于携带,减少了车内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残障人员乘坐车辆时,为方便上下车辆的需求,在座椅上配置旋转机构,可将座椅旋转至车外,残障人员下车后还需要换乘单独的轮椅,这不仅增加了残障人员行动上的不便,还占用了车内有限的存储空间用来放置单独的轮椅。给残障人员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解决残障人员出行换成轮椅的诸多不便。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包括座椅本体、快速分离对接机构、轮椅底座,所述的快速分离对接机构包括座椅滑槽、座椅导槽、轮椅导槽,所述的座椅本体螺固于座椅滑槽上,座椅滑槽滑接于座椅导槽,座椅导槽固于车身上,轮椅导槽与座椅导槽可配合对接,轮椅导槽螺固于轮椅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椅滑槽包括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导块,导块的底部沿导块的滑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滑轮,两导块之间横置有若干用于连接两导块的固连杆。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滑槽两侧上横置有定位销,座椅滑槽的前侧上设置有限位把手,限位把手通过拉线与定位销连接,控制定位销的伸缩。进一步的,所述的座椅导槽包括对称安装在左右的座椅滑轨,座椅滑槽上的导块滑接于对应侧的座椅滑轨上,座椅导槽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止座椅滑槽脱出的挡板A。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A上设置有与定位销对应配合的限位孔A,挡板的前端外侧上设横置有连接销。进一步的,所述的轮椅导槽包括对称安装在左右两侧的轮椅滑轨,轮椅滑轨与对应侧的座椅导轨的端部对接,轮椅导槽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止座椅滑槽脱出的挡板B。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B上设置有与定位销对应配合的限位孔B,挡板B的后端外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销的锁扣,轮椅滑轨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锁扣开闭的解锁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合理,可以快速便捷地将汽车座椅从车内移动至车外的轮椅底座上,可以使残障人员无需移动即可完成上下车辆的动作,且轮椅底座体积小,便于携带,减少了车内空间的占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座椅滑槽结构示意图;图3座椅导槽结构示意图;图4座椅滑槽与座椅导槽安装示意图;图5轮椅导槽结构示意图;图6轮椅导槽与座椅导槽对接示意图;图7定位销结构示意图;图8锁扣结构示意图;图9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椅本体;2-快速分离对接机构;21-座椅导槽;211-连接销;212-限位孔A;22-轮椅导槽;221-锁扣;2211-挡片;2212-垫片;2213-转轴;2214-扭转弹簧;2215-拉线;222-限位孔B;223-解锁把手;23-座椅滑槽;231-定位销;232-限位把手;233-滑轮;234-拉伸弹簧;235-拉线;3-轮椅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包括座椅本体、快速分离对接机构、轮椅底座,所述的快速分离对接机构包括座椅滑槽、座椅导槽、轮椅导槽,所述的座椅本体螺固于座椅滑槽上,座椅滑槽滑接于座椅导槽,座椅导槽固于车身上,轮椅导槽与座椅导槽可配合对接,轮椅导槽螺固于轮椅底座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滑槽包括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导块,导块的底部沿导块的滑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滑轮,两导块之间横置有若干用于连接两导块的固连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述座椅滑槽两侧上横置有定位销,座椅滑槽的前侧上设置有限位把手,限位把手通过拉线与定位销连接,控制定位销的伸缩,定位销设置在座椅滑槽的凸形槽内,一端同拉线连接,另一端穿过座椅导槽上的限位孔A,同时座椅导槽的凸形槽内设置一拉伸弹簧,拉线带动定位销向内侧移动,压缩拉伸弹簧产生回弹力,此时定位销另一端离开座椅导槽上的限位孔A。当拉线松开后,定位销在拉伸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座椅导槽包括对称安装在左右的座椅滑轨,座椅滑槽上的导块滑接于对应侧的座椅滑轨上,座椅导槽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止座椅滑槽脱出的挡板A。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挡板A上设置有与定位销对应配合的限位孔A,挡板的前端外侧上设横置有连接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轮椅导槽包括对称安装在左右两侧的轮椅滑轨,轮椅滑轨与对应侧的座椅导轨的端部对接,轮椅导槽两侧对称设置有防止座椅滑槽脱出的挡板B。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9所述的挡板B上设置有与定位销对应配合的限位孔B,挡板B的后端外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销的锁扣,轮椅滑轨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锁扣开闭的解锁把手,锁扣上设有挡片,挡片一端设有转轴,转轴穿过锁扣并由垫片固定在锁扣上。且挡片以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转轴上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挡片上的凹槽内,另一端固定在锁扣上。拉线的一端同解锁把手相连接,另一端连接与挡片的下端。挡片初始位置为锁止位置,操作解锁把手带动拉线,拉线带动挡片绕转轴转动,从而打开锁扣;操作解锁把手松开拉线,挡片在扭转弹簧的作用力下绕转轴反向转动,回到锁止位置,从而闭合锁扣。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拉动连接在轮椅底座上的解锁把手打开锁扣,朝座椅导槽前端移动轮椅底座,对接轮椅导槽与座椅导槽的前后端,当座椅导槽前端的连接销进入锁扣时,松开解锁把手,闭合锁扣,锁扣同连接销固定在一起,使得座椅导槽和轮椅导槽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导槽;拉动座椅本体下端连接的座椅滑槽上的限位把手,控制定位销离开座椅导槽限位孔A,在滑轮的作用下向前推动座椅本体,使得座椅本体从座椅导槽上滑动至轮椅导槽上,当定位销滑动至轮椅导槽限位孔B时,定位销分别穿过两侧的限位孔,将座椅本体固定在轮椅导槽上。再次拉动解锁把手打开锁扣,分离座椅导槽和轮椅导槽,完成座椅本体从车内的座椅导槽移动至车外的轮椅底座上的过程,全程动作人员均坐在座椅中,无须下车后重新换乘轮椅。上述本技术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技术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快速分离对接机构、轮椅底座,所述的快速分离对接机构包括座椅滑槽、座椅导槽、轮椅导槽,所述的座椅本体螺固于座椅滑槽上,座椅滑槽滑接于座椅导槽,座椅导槽固于车身上,轮椅导槽与座椅导槽可配合对接,轮椅导槽螺固于轮椅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快速分离对接机构、轮椅底座,所述的快速分离对接机构包括座椅滑槽、座椅导槽、轮椅导槽,所述的座椅本体螺固于座椅滑槽上,座椅滑槽滑接于座椅导槽,座椅导槽固于车身上,轮椅导槽与座椅导槽可配合对接,轮椅导槽螺固于轮椅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滑槽包括对称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导块,导块的底部沿导块的滑动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滑轮,两导块之间横置有若干用于连接两导块的固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滑槽两侧上横置有定位销,座椅滑槽的前侧上设置有限位把手,限位把手通过拉线与定位销连接,控制定位销的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快速分离对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吉雄张顺贤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联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