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260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散热器、基板、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体、反光杯以及中心补光模组;所述基板设置于反光杯中心区域;所述散热器设置于基板一端部;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至少一侧面上;所述反光杯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体后,用于收集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反射到反光杯开口方向,形成第一照明;所述中心补光模组设置于反光杯中心区域,用于发出中心照明。中心照明与第一照明的叠加能够提高照明装置的中心区域照明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头灯有卤素灯、氙气灯和LED灯几种。卤素灯价格较低,但是能耗高、亮度较差、发热量大,而且大多发出黄光,照明度不高,且容易老化。氙气灯(HID)拥有比卤素灯高三倍的光照强度,耗能却仅为其三分之二;氙气灯采用与日光近乎相同的光色,为驾驶者创造出更佳的视觉条件,并且使用寿命更长久。但是氙气灯价格较高,装配复杂且聚光性较差,而且氙气灯虽然发热量比卤素灯小,但也不算低。LED灯是新兴绿色照明高科技产业,尤其是LED-COB光源具有绿色环保、亮度高、高效节能特点,而且LED灯作为冷光源,其温度要低很多,延长了使用寿命,在车灯领域已深受各车灯生产厂商和广大车主的青睐。然而在照明时,由于受到当前LED光源亮度的限制,照明的光束通常存在中心照明度不够以及光束不集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用于解决照明时中心照明度不够、光束不集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散热器、基板、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体、反光杯以及中心补光模组;所述基板设置于反光杯中心区域;所述散热器设置于基板一端部;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至少一侧面上;所述反光杯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体后,用于收集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反射到反光杯开口方向,形成第一照明;所述中心补光模组设置于反光杯中心区域,用于发出中心照明。反光杯设置于第一发光体后,使得反光杯能够更好地收集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反射到反光杯开口方向。中心照明在反光杯的中心区域形成,当中心照明与第一照明同时发出时,中心照明与第一照明的叠加能够提高照明装置的中心区域照明度。中心照明与第一照明能够单独发出,也可以同时发出。第一照明通过基板至少一侧面上的第一发光体以及反光杯形成,中心照明由中心补光模组形成,中心补光模组与第一发光体、反光杯的设置相对独立,同时,第一照明与中心照明的形成也是相对独立的,当第一发光体和/或反光杯损坏时,中心照明仍然能够形成,同样地,当中心补光模组损坏时,第一照明仍然能够形成。优选地,所述中心补光模组可以包括第二发光体、透镜模组,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所述透镜模组设置于第二发光体出光面上;所述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形成中心照明。第二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二光线经由透镜模组准直后形成平行光射出,使得照明装置的照明范围更加集中。中心照明包括所述平行光,基板设置在反光杯中心区域使得所述平行光在反光杯的中心区域形成,能够较好地补充照明装置的中心照明度,集中光束。第一照明通过基板至少一侧面上的第一发光体以及反光杯形成,中心照明由基板远离散热器一端的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直接经由透镜模组形成,第一照明与中心照明的形成相对独立,当第二发光体损坏时,第一照明仍然可以正常发出,当第一发光体和/或反光杯损坏时,中心照明仍然能正常发出。优选地,所述中心补光模组可以包括第二发光体、透镜模组、波长转换装置,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于第二发光体上,所述透镜模组设置于波长转换装置前;所述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一部分在波长转换装置上产生受激光,另一部分直接发出,所述受激光与直接发出的另一部分第二光线混合后,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形成中心照明。波长转换装置上带有荧光材料,所述第二光线照射在波长转换装置的荧光材料上形成受激光。当所述LED芯片发出蓝光时,一部分的蓝光经由波长转换装置形成黄光,黄光与另一部分直接发出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白光再经由透镜模组形成所述平行光。中心照明由第二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二光线在反光杯中心区域形成,当中心照明与第一照明同时发出时,中心照明起到了中心照明区域补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照明装置的中心照明度。第一照明通过基板至少一侧面上的第一发光体以及反光杯形成,中心照明则由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直接经由波长转换装置以及透镜模组形成,第一照明与中心照明的形成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优选地,所述中心补光模组可以包括激光模组、光引导模组、波长转换装置、透镜模组;所述激光模组设置于基板一侧上方,激光模组发出激光的方向与反光杯开口方向一致;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前,所述透镜模组设置在波长转换装置前;光引导模组设置在激光路径上,用于将激光引导到透镜模组或波长转换装置上;所述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被光引导模组引导到透镜模组上并被透镜模组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或者,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被光引导模组引导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形成中心照明。波长转换装置上带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被激光照射后会产生受激光。受激光射入透镜模组中。透镜模组能够将来自点光源的比较发散的光线变成平行的光线,使用透镜模组将受激光变成平行光,有利于集中中心照明的光线。在反光杯中心区域形成的中心照明与第一照明同时发出时,中心照明起到了中心区域补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中心照明度。当光引导模组将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引导到透镜模组中时,透镜模组将激光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顶部,波长转换装置表面的荧光材料被激光照射后产生受激光,所述受激光从波长转换装置的顶部射向透镜模组当中,被透镜模组准直成平行光后朝着反光杯开口方向发出。光引导模组中的光引导体通过反射的方式将激光引导到透镜模组中。光引导体的位置以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波长转换装置通过反射的方式将受激光射向透镜模组当中。此时波长转换装置应该为高反射的耐高温基材。当光引导模组将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直接引导到波长转换装置上时,光引导模组通过透射的方式将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直接引导到波长转换装置底部上,波长转换装置上的荧光材料被激光照射后产生受激光,受激光从波长转换装置的顶部射向透镜模组,被透镜模组准直成平行光朝着反光杯开口方向发出。波长转换装置通过透射的方式将受激光射向透镜模组当中。此时,所述波长转换装置应该为高导热的透明基材。第一照明通过基板至少一侧面上的第一发光体以及反光杯形成,中心照明由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形成,第一照明与中心照明的形成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优选地,所述中心补光模组可以包括第二发光体、透镜模组、波长转换装置、激光模组、光引导模组;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于第二发光体上,所述透镜模组设置于波长转换装置前;所述激光模组设置于基板一侧上方,激光模组发出激光的方向与反光杯开口方向一致;光引导模组设置在激光路径上,用于将激光引导到透镜模组上;所述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一部分在波长转换装置上产生受激光,另一部分直接发出,所述受激光与直接发出的另一部分第二光线混合后,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被光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基板、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体、反光杯以及中心补光模组;/n所述基板设置于反光杯中心区域;所述散热器设置于基板一端部;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至少一侧面上;所述反光杯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体后面,用于收集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反射到反光杯开口方向,形成第一照明;/n所述中心补光模组设置于反光杯中心区域,用于发出中心照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基板、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体、反光杯以及中心补光模组;
所述基板设置于反光杯中心区域;所述散热器设置于基板一端部;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至少一侧面上;所述反光杯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体后面,用于收集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并将第一光线反射到反光杯开口方向,形成第一照明;
所述中心补光模组设置于反光杯中心区域,用于发出中心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补光模组包括第二发光体、透镜模组,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所述透镜模组设置于第二发光体出光面上;
所述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形成中心照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补光模组包括第二发光体、透镜模组、波长转换装置,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于第二发光体上,所述透镜模组设置于波长转换装置前;
所述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一部分在波长转换装置上产生受激光,另一部分直接发出,所述受激光与直接发出的另一部分第二光线混合后,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形成中心照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补光模组包括激光模组、光引导模组、波长转换装置、透镜模组;所述激光模组设置于基板一侧上方,激光模组发出激光的方向与反光杯开口方向一致;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前,所述透镜模组设置在波长转换装置前;光引导模组设置在激光路径上,用于将激光引导到透镜模组或波长转换装置上;
所述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被光引导模组引导到透镜模组上并被透镜模组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或者,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被光引导模组引导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李秀斌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