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双面呢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32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改进的双面呢生产工艺,包括纺纱、织造和后整理步骤,后整理包括依次的洗呢、缩呢、第一次烘定、热水溶解连接线、第二次烘定步骤;双面呢的双层组织连接线为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双层组织的纤维组成中均含有羊毛纤维;洗呢、缩呢步骤的工艺温度低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的初溶温度;上述连接线溶解的同时对所述双面呢施加导致羊毛毡缩的作用力。该生产工艺将双面呢整理处理成无连接线的双层结构,双面呢缝制过程中可直接采用缝针将裁片的边缘挑开,完全避免剖边操作时产生疵点和损耗,提高缝制效率和面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双面呢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双面呢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双面呢织物上下两层是独立的经纬结构,织造过程中上层面料与下层面料之间通过连接线交织连接,或者选用环保改性布料粘合剂粘连。为了满足倒缝式拼接、包边式拼接或封边角的需求,将上层面料与下层面料之间剥离,及需要使用双面呢剖缝机对面料进行劈缝,或者采用机械揭剥和手工揭剥相结合的方式。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连接线是实线,面料剖边易造成疵点和损耗,通常采用归拔工艺、修剪直至裁片边缘顺直。劈缝工序繁琐,服装加工效率和面料利用率低;双面呢连接点处层间空腔小,保暖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免剖开边的双面呢的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工艺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双面呢生产工艺,包括纺纱、织造和后整理步骤;所述后整理包括依次的洗呢、缩呢、第一次烘定、热水溶解连接线、第二次烘定步骤;双面呢的双层组织连接线为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所述双层组织的纤维组成中均含有羊毛纤维;所述洗呢、缩呢步骤的工艺温度低于所述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的初溶温度;连接线溶解的同时对所述双面呢施加导致羊毛毡缩的作用力。羊毛毡缩的作用力包括挤压和揉搓,上述作用力可使用手作用于双面呢面料,或者采用机械作用于双面呢面料,通常采用机械实现大规模大批量地生产。聚乙烯醇缩醛纤维连接线的溶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溶胀过程,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体积增大但未解体,随着温度的上升及时间的延续,连接线的溶解度不断提高,后整理洗呢和缩呢过程有大量的水存在,如果温度过高,连接线将先溶胀再溶解。在聚乙烯醇缩醛纤维溶胀溶解的过程中,羊毛纤维受挤压和揉搓作用,互相缠结和毡并,形成层间缠结稳定的双层面料。由于双层面料利用羊毛纤维的毡缩性能,因此,双层组织的纤维组成中均含有羊毛纤维,上述的羊毛纤维也包含羊绒。连接线溶解时间需与羊毛毡缩程度相匹配,进一步,连接线的细度为50~120s/2,优选为80~120s/2,连接线的粗细决定了其溶解速度,连接线过细,连接线溶解时间过短;连接线过粗,连接线溶解时间过长。羊毛毡缩和缠结初始连接点密度过小会导致双层组织面料粘连不充分,容易脱层;连接点密度过大,双面呢连接点处层间空腔小,保暖效果欠佳。进一步,为使双面呢上下两层之间联结地更紧密,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双面组织经纱的排列比例为1:3或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双层组织为1/1双层组织、1/2双层组织、2/1双层组织和2/2双层组织中的一种。所连接线与所述双面组织经纱的排列比例为1:3对应的双层组织为1/2双层组织或2/1双层组织,所连接线与所述双面组织经纱的排列比例为1:4对应的双层组织为1/1双层组织、2/2双层组织。进一步,羊毛含量过低,双面呢两层之间联结不充分,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双层组织的纤维组成中羊毛纤维的含量均大于60%;进一步的优选均不小于80%。所述连接线溶解步骤为:利用洗衣机中的热水浸渍双面呢,洗衣机运转溶解连接线,所述洗衣机的运转方式为转停间隔。进一步地,洗衣机为工业洗衣机;洗衣机升温过程中,低温下,聚乙烯醇缩醛纤维连接线在水介质中基本不溶或溶解能力很小,升温初溶温度至高温,连接线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溶解趋势,直至完全溶解;根据分子结构理论,高分子化合物大分子链内原子间都是以共价键相结合,其共价键牢固,不易破坏;在低温时,分子热运动的能量低,合成纤维的弹性模量很高,变形能力很小,纤维不易溶解;当温度升高时,高分子合成纤维的能量增大,易于克服分子间的“束缚”,温度上升到一定时,合成纤维的分子链构象发生变化,同时加速其溶解。洗衣机转停间隔,为了使双面呢面料达到合适的毡缩程度,确保呢面效果和成品规格。进一步,适宜的洗衣机转速保证连接线与水分子接触面积,使得水分子更容易渗透到连接线纤维中,加速其溶解,从而降低其达到完全溶解的时间,同时满足羊毛纤维缠结形成稳定连接双层结构的时间要求,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洗衣机的转速为30~40r/min,所述转停间隔的时间为转10~14s停8~10s,洗衣机的转停间隔运转总时长为1000~1500s,所述洗衣机的转动为正转反转间隔。具体的,常用的工业洗衣机的转动时间为6s的倍数,例如12s。为了趋小控制热水溶解连接线步骤之前的工序中连接线的溶解量,进一步,所述连接线的初溶温度为80℃,所述洗呢、缩呢步骤的工艺温度低于50℃,溶解所述连接线的热水温度不低于95℃。初溶温度80℃是指在80℃的热水中聚乙烯醇缩醛纤维开始溶解。洗呢、缩呢步骤的工艺温度过高,将造成严重呢面不平,影响后续加工;95℃以上的热水温度,有助于连接线完全溶解。进一步,所述第一次烘定的温度为125~135℃,所述双面呢的行走速度为8~10m/min。第一次烘定前双面呢脱水要尽量干,烘定的温度过低或双面呢的行走速度过慢,水蒸发不及时,导致连接线溶解量增大,连接线部分溶解变细,热水溶解连接线的时间缩短,可供羊毛纤维发生缠结的时长变短,不利于羊毛互相缠结和毡并。进一步,纱线染色步骤的工艺为:将纱线浸渍在染料中,再将温度上升至上染温度。一般的羊毛上染温度高于维纶的初溶温度,为了避免双面呢染色的同时连接线溶解,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纺纱步骤前还包括纤维染色步骤,即双面呢采用色纱织造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呢,经由上述的双面呢的生产工艺制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该专利技术以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为连接线,利用其在温水中的溶解性以及羊毛在受外力作用下缠结毡并的特性,将双面呢整理处理成无连接线的双层结构,双面呢缝制过程中可直接采用缝针将裁片的边缘挑开,完全避免剖边操作时产生疵点和损耗,提高缝制效率和面料的利用率;2、两层间的空气层使人体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双层面料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整款面料蓬松、丰厚、质轻;3、聚乙烯醇缩醛纤维溶液可回收利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实施例1双面呢的生产工艺,包括纺纱、织造和后整理步骤:原料选用100%的聚乙烯醇缩醛纤维原料,利用半精纺设备,纺制成120s/2做为双面呢连接线;织造经纱纬纱均使用粗纺环纺纱,经纱采用15s/1纱线,纬纱采用15s/1纱线,连接线与双层组织经纱1:4排列,织物组织采用1/1双层组织,双层组织中经密303根/10cm、纬密247根/10cm,双层组织的纤维组成中含有羊毛纤维,羊毛含量均为100%;后整理包括依次的洗呢、缩呢、第一次烘定、热水溶解连接线、第二次烘定步骤:洗呢步骤的工艺温度为40~45℃;缩呢步骤的工艺温度为常温;第一次烘定的温度为125~135℃,双面呢的行走速度为8m/min;热水溶解连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双面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纱、织造和后整理步骤;所述后整理包括依次的洗呢、缩呢、第一次烘定、热水溶解连接线、第二次烘定步骤;/n双面呢的双层组织连接线为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所述双层组织的纤维组成中均含有羊毛纤维;/n所述洗呢、缩呢步骤的工艺温度低于所述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的初溶温度;/n连接线溶解的同时对所述双面呢施加导致羊毛毡缩的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双面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纱、织造和后整理步骤;所述后整理包括依次的洗呢、缩呢、第一次烘定、热水溶解连接线、第二次烘定步骤;
双面呢的双层组织连接线为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所述双层组织的纤维组成中均含有羊毛纤维;
所述洗呢、缩呢步骤的工艺温度低于所述聚乙烯醇缩醛纤维纱线的初溶温度;
连接线溶解的同时对所述双面呢施加导致羊毛毡缩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双面组织经纱的排列比例为1:3或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组织为1/1双层组织、1/2双层组织、2/1双层组织和2/2双层组织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组织的纤维组成中羊毛纤维的含量均大于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溶解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芬刘刚陆文亚郁国华苏晓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