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食管鳞癌细胞系NCCE1、建立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0225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食管鳞癌细胞系NCCE1、建立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食管癌细胞系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0166。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性状稳定,可稳定传代,并可诱导小鼠皮下成瘤。作为细胞和动物模型可直接应用于抗癌药物及诊断试剂的研发,为食管鳞癌研究提供新的更接近于临床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实验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食管鳞癌细胞系NCCE1、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瘤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人食管鳞癌细胞系NCCE1、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在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全身肿瘤第5位,其死亡率居第4位。食管癌的两种主要亚型:鳞癌和腺癌,其中鳞癌约占90%。食管癌患者临床表现如下: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梗噎停滞感常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中晚期: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样痰,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持续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癌已侵犯食管外组织。当癌肿梗阻所引起的炎症水肿暂时消退,或部分癌肿脱落后,梗阻症状可暂时减轻,常误认为病情好转。若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若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可产生Horner综合征;若侵入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最后出现恶病质状态。若有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昏迷等状态。治疗主要分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近年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达到了瓶颈,而食管癌化疗发展缓慢,尚无明确结论与标准方案。为深入了解食管鳞癌的发病机理和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必须建立合适的研究模型。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食管癌细胞株主要来源于日本,包括KYSE系列和TE系列。这些细胞系长期在体外传代,一些已经丧失了原始肿瘤组织的特性。因为种族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环境因素等原因,这些细胞能否代表我国食管癌的类型和特点存在很大的疑问。国内少数实验室已建立的细胞株较少,部分广泛使用的细胞株受到其他细胞的污染,使得食管癌的研究不能深入开展。而且,随着肿瘤精准医学的治疗理念的深入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食管癌细胞株有助于靶向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建立中国人来源的食管癌细胞株,为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可稳定传代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将人食管鳞癌组织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身上成瘤,体外培养肿瘤细胞从而获得稳定传代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稳定,可无限次传代,并可诱导小鼠成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前应用实验的最佳工具。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食管鳞癌细胞系,所述细胞系命名为NCCE1,于2020年9月16日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NO:C202016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含前面所述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培养物或永生化单克隆。所述培养物或永生化单克隆包括前面所述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子代细胞。所述子代细胞基本或全部保留了亲代细胞的特性。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人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建立方法,所述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人食管鳞癌组织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身上成瘤;2)将步骤1)中形成的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稳定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本专利技术的人食管鳞癌组织是从一例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后的肿瘤组织中取样的。步骤1)可使用原位移植法,移植瘤法,免疫抑制法、转基因法诱导小鼠成瘤。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中,采用套管植入法将步骤1)中的肿瘤组织植入免疫缺陷小鼠身上成瘤。将食管鳞癌组织接种于小鼠的皮下、肝脏、腹腔或尾静脉等部位可以获得食管癌的动小鼠模型。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免疫缺陷小鼠包括SCID小鼠、裸小鼠,重度免疫缺陷NPI小鼠。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缺陷小鼠是重度免疫缺陷NPI小鼠。进一步,肿瘤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如下细胞培养基:advancedDMEM/F12(500ml培养基中含B2710ml,N-25ml,Glutamax5ml,Hepes5ml,青-链霉素5ml)。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面所述的细胞系的用途,用于制备肿瘤细胞模型。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面所述的细胞系的用途,用于制备肿瘤动物模型。进一步,所述动物模型为哺乳动物模型,优选地,所述动物模型是鼠模型,更优选地,所述鼠模型可以是小鼠模型或大鼠模型。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面所述的细胞系的用途,用于筛选和/或评价/制备肿瘤治疗药物的用途。首先,通过向所述人食管鳞癌细胞系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药物,观察细胞状态变化,获得初步有效的候选药物。然后,将候选药物施药于上述食管癌的动物模型,观察与未施药组动物的存活期、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等,筛选获得潜在治疗食管癌的药物。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面所述的细胞系的用途,用于开发肿瘤药物靶点的用途。通过将正常的食管细胞及其他种类的癌症细胞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食管癌的分子标记,针对该分子标记可以进行后续的药物开发。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面所述的细胞系的用途,用于制备肿瘤诊断试剂的用途。通过将正常的食管细胞及其他种类的癌症细胞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食管癌特异性的肿瘤分子标记后,可根据该肿瘤分子标记开发出检测食管癌发生或发展情况的检测试剂和检测试剂盒。第八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面所述的细胞系的用途,用于开发肿瘤治疗新技术中的应用。第九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面所述的细胞系的用途,用于开发检测肿瘤相关生物工程产品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细胞系具有多种用途:可用于研究肿瘤发病及相关分子作用机制,筛选和评价肿瘤治疗治疗药物,肿瘤相关动物实验评价、生物治疗新技术及检测相关生物工程产品等提供必要细胞实验工具。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建立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性状稳定,可稳定多次传代,为食管鳞癌研究提供新的更接近于临床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实验材料。2、本专利技术建立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在保留主要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前提下,具有成瘤率高,均一性好等特点,丰富了食管鳞癌细胞库,可以成功制备食管鳞癌动物模型,所制得的动物模型可以用于基础研究及药物筛选,为基于中国人群遗传背景开展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研资料,也为新药临床前研究体内实验针对临床抗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的测试提供新的试验材料。3、本专利技术建立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可用来分析体外、体内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的相关性,进而可以建立体外、体内两个相关联的药物筛选平台,是人食管鳞癌基础研究和临床前期应用的理想细胞系。附图说明图1显示3D培养实验结果图,其中A:放大100倍;B:放大200倍;图2显示NCCE1细胞系的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食管鳞癌细胞系,所述细胞系命名为NCCE1,于2020年9月16日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 NO:C202016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食管鳞癌细胞系,所述细胞系命名为NCCE1,于2020年9月16日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号为CCTCCNO:C2020166。


2.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系的培养物或永生化单克隆。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系的建立方法,所述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人食管鳞癌组织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身上成瘤;
2)将步骤1)中形成的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形成稳定的人食管鳞癌细胞系。
优选地,所述免疫缺陷小鼠包括SCID小鼠、裸小鼠,重度免疫缺陷NPI小鼠;更优选地,所述免疫缺陷小鼠是重度免疫缺陷NPI小鼠。
优选地,采用套管植入法将步骤1)中形成的肿瘤组织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身上成瘤。
优选地,肿瘤细胞体外培养采用如下细胞培养基:advancedDMEM/F12,500ml所述培养基中含B2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晨林东昕苗传望刘伟玲刘亚宸牛香洁谭文杨心语祝世昊林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