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克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87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属于客运列车技术领域,包括存储支撑架、行李存放箱、推拉踏板、座椅靠背、座椅坐垫、支撑板、桌板、踏板组件和楼梯,其中存储支撑架内部滑动安装有行李存放箱,行李存放箱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拉踏板,存储支撑架上方设有座椅靠背,座椅靠背两边连接有用于乘坐的座椅坐垫,两侧的座椅坐垫中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桌板,支撑板下端设置有楼梯,楼梯上方设有用于踩踏的踏板组件,踏板组件与存储支撑架滑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客运列车的储物架从乘客的头顶换到了乘客的脚下,不仅方便乘客进行行李的放置,避免了在行车过程中行李晃动掉落对下方的乘客造成威胁,合理利用了车厢内的纵向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运列车
,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
技术介绍
铁路客车是指载运旅客的车辆、为旅客提供服务的车辆以及挂运在旅客列车中的其他用途的车辆,中国铁路客车根据用途的不同,主要有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和软卧车等,车上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和安全的旅行生活条件以及各种设备,客车在构造和内部设施上应能为旅客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旅行条件。最早的客车车体是木制的,长度小,容量不大,设备简陋,走行部及钩缓装置性能较差,构造速度不高,旅行舒适条件也差。现代客车有较大改进,车体为薄壁筒形结构,其材质已由普通钢发展为低合金钢、不锈钢以及铝合金,这种结构不仅座椅坐垫提高了车体的强度、刚度和耐腐蚀性,而且降低了车辆的自重,从而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节约了维修费用和牵引动力消耗,为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车内设备更加先进、实用,如采用燃油、电热取暖,集中供电,机械强迫通风和空气调节装置等,我国第一列长编组旅客列车是于1984年3月在京广铁路北京至武昌间进行试验运行的。当时,在列车原挂16辆的基础上加挂3节软卧和1辆机车动力试验车,包括机车全长506.5米,牵引重量1066吨,由北京型内燃机车牵引,从北京站始发,经过1229公里的长途跋涉,运行17小时32分,正点到达武昌,并且顺利返回北京,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随着我国客运列车的快速发展,客运车厢也应该与时俱进同步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普通客运列车仍然使用的是老式车厢布局,将行李架设置在乘客座椅的上方,目前使用较多的行李架是金属焊接而成的,缺点是不太美观,优点是结构结实,列车员也会对乘客的行李架使用做规范要求,按要求使用行李架确保乘客的安全,这种上层式设计的行李架不仅在乘客上车存放行李时费时费力,在行车过程中行李发生晃动还容易砸伤乘客,同时在取用行李时,部分身高较矮的乘客很难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非常不便于使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包括存储支撑架、行李存放箱、推拉踏板、座椅靠背、座椅坐垫、支撑板、桌板、踏板组件和楼梯,其中存储支撑架内部滑动安装有行李存放箱,行李存放箱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拉踏板,存储支撑架上方设有座椅靠背,座椅靠背与存储支撑架固定连接,座椅靠背两边连接有用于乘坐的座椅坐垫,两侧的座椅坐垫中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桌板,支撑板下端设置有楼梯,楼梯上方设有用于踩踏的踏板组件,踏板组件与存储支撑架滑动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支撑架底部设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左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右侧设有缓冲块,缓冲块和连接板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块通过缓冲弹簧与连接板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底板上方安装有水平滑槽一,行李存放箱通过水平滑槽一与固定底板滑动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李存放箱右端设有静音滚轮,静音滚轮固定安装在行李存放箱侧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存储支撑架内部设有空心槽道,空心槽道底部设有水平滑槽二,水平滑槽二上安装有滑动踏板,滑动踏板通过水平滑槽二与存储支撑架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心槽道上端设有限位块,滑动踏板左侧设有限位凸块,滑动踏板通过限位块和限位凸块限位在空心槽道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踏板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点,滑动踏板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拉块,推拉块顶部设有橡胶块。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客运列车的储物架从乘客的头顶换到了乘客的脚下,不仅方便乘客进行行李的放置,同时方便取用,避免了在行车过程中行李晃动掉落对下方的乘客造成威胁,合理利用了车厢内的纵向空间。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存储支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踏板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垃圾储物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存储支撑架、2-踏板凹槽、3-行李存放箱、4-支撑板、5-推拉踏板、6-静音滚轮、7-座椅靠背、8-座椅坐垫、9-支撑板、10-桌板、11-踏板组件、12-楼梯、13-固定底板、14-连接板、15-缓冲弹簧、16-缓冲块、17-水平滑槽一、18-空心槽道、19-水平滑槽二、20-限位块、21-滑动踏板、22-限位凸块、23-防滑凸点、24-推拉块、25-橡胶块、26-剖空槽道、27-滑槽道、28-垃圾储物箱、29-储物槽、30-凸键、31-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图4,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包括存储支撑架1、行李存放箱3、推拉踏板5、座椅靠背7、座椅坐垫8、支撑板9、桌板10、踏板组件11和楼梯12,其中存储支撑架1内部滑动安装有行李存放箱3,行李存放箱3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拉踏板5,存储支撑架1上方设有座椅靠背7,座椅靠背7与存储支撑架1固定连接,座椅靠背7两边连接有用于乘坐的座椅坐垫8,两侧的座椅坐垫8中部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上端固定连接有桌板10,支撑板9下端设置有楼梯12,楼梯12上方设有用于踩踏的踏板组件11,踏板组件11与存储支撑架1滑动配合。存储支撑架1底部设有固定底板13,固定底板13左侧设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与固定底板13固定连接,连接板14右侧设有缓冲块16,缓冲块16和连接板14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5,缓冲块16通过缓冲弹簧15与连接板14相连接,固定底板13上方安装有水平滑槽一17,行李存放箱3通过水平滑槽一17与固定底板13滑动配合,行李存放箱3右端设有静音滚轮6,静音滚轮6固定安装在行李存放箱3侧边,存储支撑架1内部设有空心槽道18,空心槽道18底部设有水平滑槽二19,水平滑槽二19上安装有滑动踏板21,滑动踏板21通过水平滑槽二19与存储支撑架1滑动连接,空心槽道18上端设有限位块20,滑动踏板21左侧设有限位凸块22,滑动踏板21通过限位块20和限位凸块22限位在空心槽道18内部,滑动踏板21表面上设有若干防滑凸点23,滑动踏板21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拉块24,推拉块24顶部设有橡胶块2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使用该新型客运列车座椅时,当该座椅在未使用状态下,行李存放箱3收纳在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包括存储支撑架(1)、行李存放箱(3)、推拉踏板(5)、座椅靠背(7)、座椅坐垫(8)、支撑板(9)、桌板(10)、踏板组件(11)和楼梯(12),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支撑架(1)内部滑动安装有行李存放箱(3),行李存放箱(3)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拉踏板(5),存储支撑架(1)上方设有座椅靠背(7),座椅靠背(7)与存储支撑架(1)固定连接,座椅靠背(7)两边连接有用于乘坐的座椅坐垫(8),两侧的座椅坐垫(8)中部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上端固定连接有桌板(10),支撑板(9)下端设置有楼梯(12),楼梯(12)上方设有用于踩踏的踏板组件(11),踏板组件(11)与存储支撑架(1)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客运列车座椅,包括存储支撑架(1)、行李存放箱(3)、推拉踏板(5)、座椅靠背(7)、座椅坐垫(8)、支撑板(9)、桌板(10)、踏板组件(11)和楼梯(12),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支撑架(1)内部滑动安装有行李存放箱(3),行李存放箱(3)侧面固定连接有推拉踏板(5),存储支撑架(1)上方设有座椅靠背(7),座椅靠背(7)与存储支撑架(1)固定连接,座椅靠背(7)两边连接有用于乘坐的座椅坐垫(8),两侧的座椅坐垫(8)中部设有支撑板(9),支撑板(9)上端固定连接有桌板(10),支撑板(9)下端设置有楼梯(12),楼梯(12)上方设有用于踩踏的踏板组件(11),踏板组件(11)与存储支撑架(1)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客运列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支撑架(1)底部设有固定底板(13),固定底板(13)左侧设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与固定底板(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客运列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4)右侧设有缓冲块(16),缓冲块(16)和连接板(14)之间设有缓冲弹簧(15),缓冲块(16)通过缓冲弹簧(15)与连接板(14)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克虎
申请(专利权)人:蒋克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