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7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步骤一、通过引导槽机构,将复合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一段设定长度的复合管,引导到复合管支架上;步骤二、复合管支架对复合管进行初步的定位及固定;步骤三、对复合管的两端分别进行磨端面、密封环自动上料、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加热、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熔接、端面修边操作。其直接嫁接到复合管生产线的后端,代替人工,完成复合管生产线生产的复合管后续端面密封和整形的工作,实现整个复合管生产的全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和整形的方法和装置,具体的讲是一种用于管状物料端面自动处理的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钢塑复合管,是一种内含金属网的复合管材,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管道材料,它以无缝钢管、焊接钢管、镀锌钢管为基体,与各种类型的塑料(如环氧树脂、聚乙烯等)经复合而成。这类复合管现在已比较成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造船、通讯、电力和地下输气管道等众多领域,是目前替代传统镀锌管的较佳产品,被誉为绿色环保管材。这类复合管生产线生产出产品后,要按照设定的长度切割成一段段。切割后金属网外露,极易腐蚀,导致性能要求不达标,因此要求对此进行密封等处理。对于这类处理现在基本都是人工进行的,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成本高。当前市场上,复合管的规格型号众多,端面密封及整形的处理的工序繁杂,还没有一款能够全自动化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方法及装置,其直接嫁接到复合管生产线的后端,代替人工,完成复合管生产线生产的复合管后续端面密封和整形的工作,实现整个复合管生产的全自动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步骤一、通过引导槽机构,将复合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一段设定长度的复合管,引导到复合管支架上;步骤二、复合管支架对复合管进行初步的定位及固定;步骤三、A端封端模组、B端封端模组在软件自动控制下,对这一段复合管的两端分别进行磨端面、密封环自动上料、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加热、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熔接、端面修边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为:底层移动机构带动A端封端模组贴近复合管的一端;启动对中夹紧模组将复合管再次固定;磨口模块在二层移动机构的配合下,修整复合管一端的端面;控制横向移动机构,将密封圈自动上料机构,调整到工作位;密封圈在推料气缸的动作下,推送到指定位置;加热板模组运行至密封圈自动上料机构与复合管一端的中间位;通过在二层移动机构将密封圈与复合管的端面同时进行预加热;移走加热板模组,密封圈与复合管的端面进行熔接;熔接完成后,控制横向移动机构将磨口模块,调整到工作位后启动磨口模块中的修边机对熔接后的端面进行修边整形,至此完成整个端面密封和整形的工作;步骤四、步骤三的封端工序完成后,控制复合管支架,翻转支架在推动气缸的带动下,将处理好的复合管转移至待料区,随后翻转支架复位,返回步骤一循环执行。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装置,包含有复合管支架和两个封端模组;所述复合管支架位于两个封端模组之间;所述封端模组包含有行走于轨道上的底部移动机构,且底部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与复合管支架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底部移动机构上安装有二层移动机构,所述二层移动机构上安装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磨口模块、密封圈上料模组和对中夹紧模组,所述加热板模组位于密封圈上料模组和对中夹紧模组之间。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装置,所述磨口模块包含有自转电机和公转电机,有一轴套内活动穿接有一传动轴,且轴套和传动轴分别通过轴承架设于支座上,所述自转电机驱动传动轴旋转,公转电机通过链轮驱动轴套旋转,且轴套上安装有磨口砂轮和修边机,且轴套上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磨口砂轮和修边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装置,所述密封圈上料模组包含有通过立柱安装于横向移动机构上的平台,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容纳密封圈的V型定位槽,且V型定位槽的一端滑动设置有密封圈推板,另一端贴合设置有密封圈滑槽,所述密封圈推板滑动套装于滑杆上,且滑杆上套装有压簧,压簧位于密封圈推板和滑杆的端部之间,所述密封圈滑槽的上方设置有推料气缸,所述密封圈滑槽的下方设置有密封圈定位座。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装置,所述复合管支架包含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顶部倾斜设置,翻转支架的一侧与支撑框架的顶部高位侧相铰接,推动气缸的气缸座铰接于支撑框架上,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支架相铰接。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装置,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脚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集成式钢塑复合管端部密封和整形的方法,复合管端部密封和整形装置直接嫁接到复合管生产线的后端,对生产出来的复合管立即进行加工,无需再搬运到其它地方再通过人工进行端面处理。这样大大节约了生产时间、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使产品批次的质量更易控制。整套装置具有空间紧凑的优点,并且能够直接与现有复合管生产线嫁接,无需中间周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用性好,简单调整后,可加工多种规格复合管。并且,产品质量好,相较于人工,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复合管支架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A端封端模组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封端模组中的磨口模块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封端模组中的密封圈上料模组的结构图。其中:A端封端模组1、复合管支架2、B端封端模组3、复合管4、密封圈5;底部移动机构1.1、二层移动机构1.2、横向移动机构1.3、磨口模块1.4、密封圈上料模组1.5、加热板模组1.6、对中夹紧模组1.7;自转电机1.4.1、公转电机1.4.2、传动轴1.4.3、链轮1.4.4、支座1.4.5、磨口砂轮1.4.6、修边机1.4.7。推料气缸1.5.1、立柱1.5.2、平台1.5.3、V型定位槽1.5.4、密封圈推板1.5.5、压簧1.5.6、密封圈滑槽1.5.7、密封圈定位座1.5.8。支撑框架2.1、翻转支架2.2、推动气缸2.3、脚杯2.4。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方法,其步骤为:步骤一、通过引导槽机构,将复合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一段设定长度的复合管4,引导到复合管支架2上;步骤二、复合管支架2对复合管4进行初步的定位及固定;步骤三、A端封端模组1、B端封端模组3在软件自动控制下,对这一段复合管的两端分别进行磨端面、密封环自动上料、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加热、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熔接、端面修边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为:底层移动机构1.1带动A端封端模组1贴近复合管4的一端;启动对中夹紧模组1.7将复合管4再次固定;磨口模块1.4在二层移动机构1.2的配合下,修整复合管4一端的端面;控制横向移动机构1.3,将密封圈自动上料机构1.5,调整到工作位;密封圈5在推料气缸1.5.1的动作下,推送到指定位置;加热板模组1.6运行至密封圈自动上料机构1.5与复合管一端的中间位;通过在二层移动机构1.2将密封圈5与复合管4的端面同时进行预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为:/n步骤一、通过引导槽机构,将复合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一段设定长度的复合管,引导到复合管支架上;/n步骤二、复合管支架对复合管进行初步的定位及固定;/n步骤三、A端封端模组、B端封端模组在软件自动控制下,对复合管的两端分别进行磨端面、密封环自动上料、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加热、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熔接、端面修边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为:/n底层移动机构带动A端封端模组贴近复合管的一端;启动对中夹紧模组将复合管再次固定;磨口模块在二层移动机构的配合下,修整复合管一端的端面;控制横向移动机构,将密封圈自动上料机构,调整到工作位;密封圈在推料气缸的动作下,推送到指定位置;加热板模组运行至密封圈自动上料机构与复合管一端的中间位;通过在二层移动机构将密封圈与复合管的端面同时进行预加热;移走加热板模组,密封圈与复合管的端面进行熔接;熔接完成后,控制横向移动机构将磨口模块,调整到工作位后启动磨口模块中的修边机对熔接后的端面进行修边整形,至此完成整个端面密封和整形的工作;/n步骤四、步骤三的封端工序完成后,控制复合管支架,翻转支架在推动气缸的带动下,将处理好的复合管转移至待料区,随后翻转支架复位,返回步骤一循环执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通过引导槽机构,将复合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一段设定长度的复合管,引导到复合管支架上;
步骤二、复合管支架对复合管进行初步的定位及固定;
步骤三、A端封端模组、B端封端模组在软件自动控制下,对复合管的两端分别进行磨端面、密封环自动上料、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加热、密封环和复合管端面熔接、端面修边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为:
底层移动机构带动A端封端模组贴近复合管的一端;启动对中夹紧模组将复合管再次固定;磨口模块在二层移动机构的配合下,修整复合管一端的端面;控制横向移动机构,将密封圈自动上料机构,调整到工作位;密封圈在推料气缸的动作下,推送到指定位置;加热板模组运行至密封圈自动上料机构与复合管一端的中间位;通过在二层移动机构将密封圈与复合管的端面同时进行预加热;移走加热板模组,密封圈与复合管的端面进行熔接;熔接完成后,控制横向移动机构将磨口模块,调整到工作位后启动磨口模块中的修边机对熔接后的端面进行修边整形,至此完成整个端面密封和整形的工作;
步骤四、步骤三的封端工序完成后,控制复合管支架,翻转支架在推动气缸的带动下,将处理好的复合管转移至待料区,随后翻转支架复位,返回步骤一循环执行。


2.一种集成式复合管端部裸露金属网密封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复合管支架和两个封端模组;所述复合管支架位于两个封端模组之间;
所述封端模组包含有行走于轨道上的底部移动机构,且底部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与复合管支架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底部移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宝蒋彪唐世兵邢台周昱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道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