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77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材输送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传送平台,穿管机构和出管机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传送平台的左右两侧,所述传送平台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装置;穿管机构和出管机构的结构相同。当线缆管穿过穿管机构和出管机构时,内部设置的弹性筒上有活动杆能够在弹性筒内有弹性活动,限位轮与线缆管的外壁接触,这样在传输的时候,能够保证两端处在被夹持的状态,从而增加了管道输送的安全性,而且穿管机构和出管机构之间部分的管道能够更加稳定的保持直线传送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输送装置
,具体为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保护管又名电缆管、电力电缆管、水泥电缆管、电力排管、电力电缆保护管等。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电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线缆管在在挤出成型时需要被输送装置进行输送至码料处,但是在传送时,由于轴向传送,常常出现管道出现偏移的情况,特别是管道的端部与传送装置接触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传送平台,穿管机构和出管机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传送平台的左右两侧,所述传送平台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装置;穿管机构和出管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外向张力机构,所述外向张力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轴机构。优选的,所述穿管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弹性筒,所述弹性筒内弹性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活动连接有限位轮。优选的,所述外向张力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平台的顶部,所述外向张力机构包括滑套,所述滑套顶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固定套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滑套内壁一侧开设的滑槽内,所述滑块上穿插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滑槽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输送管轴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内壁通过挤压弹簧与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筒上套接有管壁贴合套。优选的,所述管壁贴合套外表面中部呈环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壁的上下两侧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所述转杆上套接有细滚轴。(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当线缆管穿过穿管机构和出管机构时,内部设置的弹性筒上有活动杆能够在弹性筒内有弹性活动,限位轮与线缆管的外壁接触,这样在传输的时候,能够保证两端处在被夹持的状态,从而增加了管道输送的安全性,而且穿管机构和出管机构之间部分的管道能够更加稳定的保持直线传送的状态。(2)、当时传送中出现管子与传送机构相抵时,管端能够与输送管轴机构的包面接触,这样输送管轴机构受到向外部的挤压力,与管端接触的输送管轴机构受到推力,固定套能够带动滑块向外侧移动,移动时,该处的输送管轴机构活动后,能够将管端导向活动区域内,此时能够保证管道输送的安全性,当然,通过对外向张力机构的设置,能够将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夹持,这样一方面能稳定传送管道,而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传送,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向张力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输送管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穿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传送平台、3穿管机构、31固定框、32圆形槽、33弹性筒、34活动杆、35限位轮、4出管机构、5张力调节装置、51外向张力机构、511滑套、512方形槽、513滑槽、514滑块、515滑杆、516复位弹簧、517固定套、518轴承、52输送管轴机构、521固定杆、522圆柱筒、523、524环形槽、525转杆、526细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传送平台2,穿管机构3和出管机构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传送平台2的左右两侧,传送平台2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装置5;穿管机构3和出管机构4的结构相同;张力调节装置5包括外向张力机构51,外向张力机构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轴机构52。其中一个实施例,穿管机构3包括固定框31,固定框31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槽32,圆形槽32内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弹性筒33,弹性筒33内弹性连接有活动杆34,活动杆34上活动连接有限位轮35。该实施例中当线缆管穿过穿管机构3和出管机构4时,内部设置的弹性筒33上有活动杆34能够在弹性筒33内有弹性活动,限位轮35与线缆管的外壁接触,这样在传输的时候,能够保证两端处在被夹持的状态,从而增加了管道输送的安全性,而且穿管机构3和出管机构4之间部分的管道能够更加稳定的保持直线传送的状态。其中一个实施例,外向张力机构51固定连接在传送平台2的顶部,外向张力机构51包括滑套511,滑套511顶部开设有方形槽512,方形槽512内套接有固定套517,固定套517内套接有轴承518,轴承518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环519,固定套51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14,滑块514的一端插接在滑套512内壁一侧开设的滑槽513内,滑块514上穿插有滑杆515,滑杆515的两端分别与滑槽513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滑杆515上套接有复位弹簧516。当时传送中出现管子与传送机构相抵时,管端能够与输送管轴机构52的包面接触,这样输送管轴机构52受到向外部的挤压力,与管端接触的输送管轴机构52受到推力,固定套517能够带动滑块514向外侧移动,移动时,该处的输送管轴机构52活动后,能够将管端导向活动区域内,此时能够保证管道输送的安全性,当然,通过对外向张力机构51的设置,能够将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夹持,这样一方面能稳定传送管道,而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传送,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其中一个实施例,输送管轴机构52包括固定杆521,固定杆521上套接有圆柱筒522,圆柱筒522的内壁通过挤压弹簧527与固定杆521的外壁固定连接,圆柱筒522上套接有管壁贴合套523。管壁贴合套523外表面中部呈环形开设有环形槽524,环形槽524内壁的上下两侧通过转杆525活动连接,转杆525上套接有细滚轴526。在具体实施该实施例时,管道与输送管轴机构52接触时,细滚轴526和圆柱筒522相互配的作用下,能够增加管道输送的灵活性,避免了管道在输送时出现偏移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传送平台(2),穿管机构(3)和出管机构(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传送平台(2)的左右两侧,所述传送平台(2)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装置(5);/n穿管机构(3)和出管机构(4)的结构相同;/n所述张力调节装置(5)包括外向张力机构(51),所述外向张力机构(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轴机构(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传送平台(2),穿管机构(3)和出管机构(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传送平台(2)的左右两侧,所述传送平台(2)的顶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装置(5);
穿管机构(3)和出管机构(4)的结构相同;
所述张力调节装置(5)包括外向张力机构(51),所述外向张力机构(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轴机构(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管机构(3)包括固定框(31),所述固定框(31)的中部设置有圆形槽(32),所述圆形槽(32)内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三个弹性筒(33),所述弹性筒(33)内弹性连接有活动杆(34),所述活动杆(34)上活动连接有限位轮(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生产线防跑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向张力机构(51)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平台(2)的顶部,所述外向张力机构(51)包括滑套(511),所述滑套(511)顶部开设有方形槽(512),所述方形槽(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玖洲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