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75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用于生产110kV及以下电瓷产品,依据配方要求按配比将制作电瓷产品的原料将其制成符合标准的粉料,通过等静压加压的方式将粉料压制成所需尺寸与形状的坯件;所述坯件横置,并将横置的坯件装夹于卧式数控车床上采用金刚石刀头的刀具车削加工;加工好坯件继续保持横置状态边上釉边烘干,上釉后的产品可立即进窑烧成;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电瓷制造周期缩短,用工少,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显著降低成本,是一种更新换代的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高压绝缘子是输变电行业的重要的物资,主要用做输变电设备的绝缘外罩,液体或气体绝缘介质容器,设备设施支撑、牵引等,要求强度高、绝缘性能强;耐受剧烈天气变化不发生性能变化。电瓷是是绝缘子制造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材料,电瓷制造过程简述就是将各种矿物原料加水混合磨细后再脱水加工成形状,然后装入高温窑炉进行烧结,变成可用的陶瓷。高压电瓷制造发展到现在依据脱水、成型方式不同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工艺方案。两种工艺方案中湿法工艺由于周期长,脱水方式复杂,影响产品性能及制造成品率的因素多等缺点被认为是能耗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因为制造周期长造成车间流动在制品存量大,资金占用多而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随后发展出来的等静压干法成型技术克服和传统湿法周期长、人力密集等问题,但等静压干法成型采用立式修坯需定制专业的设备,成本高,备件少;另外坯件(电瓷产品的过程制品)加工后车削表面总是留下走刀纹理,需要很多时间由人工用细筛网或铁砂布砂坯,造成粉尘飞扬作业环境恶劣。即使这样还是会因为表面毛细孔多导致坯件容易吸潮膨胀开裂。因此坯件在上釉前后都需要进烘房干燥,但仍旧经常出现坯件伞根部上釉后吸潮开裂,伞盘脱落,成品率不高。目前制作电瓷产品中110kV及以上产品,绝大多数厂家仍采用传统湿法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少部分采用等静压干法成型工艺。而对于110kV(有效高度1.5米)及以下的电瓷产品包括各类实心棒形包括铁道棒形、线路悬式棒形及各类空心绝缘子包括电器、电缆瓷套,小型箱变瓷套等用干法生产显然成本更高;行业内没有用干法生产以上产品的企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所述工艺用于生产110kV及以下电瓷产品,包括:1)依据配方要求按配比将制作电瓷产品的原料投入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制成泥浆态;2)用喷雾干燥机使泥浆态的原料高温脱水,并制成粒度及水分都符合标准要求的粉料;3)通过等静压或其他的加压的方式将粉料压制成所需尺寸与形状的坯件4)将所述坯件横置,并将横置的坯件装夹于卧式数控车床上采用金刚石刀头的刀具进行车削加工;5)加工好坯件继续保持横置状态并边上釉边烘干;6)对上釉后的坯件进行干燥与烧成并最终形成所需的电瓷产品。进一步地,所述等静压处理后的坯件为圆筒形坯件,在圆筒形坯件的孔内插入膨胀芯轴,在膨胀芯轴内通过膨胀介质使膨胀芯轴膨胀并抵触于坯件的内孔壁上,将膨胀芯轴装夹在卧式数控车床上。进一步地,所述等静压处理后的坯件为实心坯件,在实心坯件的两端套设卡套,将两卡套装夹在卧式数控车床上。进一步地,所述横式上釉是在坯体下面用热风向上吹拂坯体表面,同时在坯体的侧面喷釉。进一步地,在卧式数控车床上采用金刚石制作而成的圆形刀头的刀具对坯件进行车削加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用于生产110kV及以下电瓷产品,不但继承了等静压干法生产的固有优势而且克服了其原有的一些工艺弊端,大大提高产品性能及制造成品率,还能够有效降低能耗,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2)本专利技术进提高生坯(烧成瓷前过程制品)强度,将立式修坯改为横式修坯;3)采用特殊材质(金刚石)刀具解决因坯体强度提高造成的刀具磨损问题;4)改变刀具外形提高车削后坯件表面光洁度,省略了人工砂坯抛光工作,改善坯件表面致密性,杜绝毛细孔吸潮;采用淋釉甚至浸釉坯体也不会开裂;通过以上改进可避免坯件反复进出烘房进行烘干,节约能源,降低劳动强度;特别是该工艺应用于110kV(瓷绝缘件有效高度1.5米)及以下电瓷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支柱棒形、线路悬式棒形、铁道棒形等实心支持类绝缘子及各类高低压电气用空心绝缘子(瓷套);采用该工艺既可以克服传统湿法电瓷制造周期长、劳动密集的问题,继承干法工艺周期短、人员少的优点;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减低设备定制化要求、减少投资;备件通用利于维保;成本显著降低;采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外观及质量水平提高到完美的程度;同时由于手工作业少基本实现全机械化生产,产品性能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膨胀芯轴的一种结构图。图3和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膨胀芯轴的另一种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实心坯件的装夹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圆形刀头所在的刀具结构图。图7为圆形刀头所在刀具的的应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用于生产110kV及以下电瓷产品,包括:1)依据配方要求按配比将制作电瓷产品的原料投入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制成泥浆态;2)用喷雾干燥机使泥浆态的原料高温脱水,并制成粒度及水分都符合标准要求的粉料;3)通过等静压处理技术将合格的粉料压制成所需尺寸与形状的坯件;4)将所述坯件睡倒,并将睡倒的坯件装夹于通用卧式数控车床上进行车削加工;5)加工好坯件继续保持睡倒状态并进行横式上釉;6)对上釉后的坯件进行干燥与烧成并最终形成所需的电瓷产品。在卧式数控车床上采用金刚石制作而成的圆形刀头的刀具对坯件进行车削加工。本专利技术借鉴机械加工行业精车用金刚石刀具的经验,将金刚石刀具引入了坯件进行车削工艺,克服了由于坯件增强引起的刀具磨损到问题。同时依据自身产品特点设计出同时具备前后角均可加工的特种形状刀具,通过该刀具的应用解决了坯件表面刀路纹理重,表面毛细孔的多问题。不但不用砂坯还明显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及致密性,解决了后面工序淋釉(外表面)、浸釉(空心绝缘件内孔上釉)的开裂问题;一举多得。本专利技术横式上釉是在坯体下面用热风向上吹拂坯体表面,同时在坯体的侧面喷釉。保证刚刚喷涂的釉面能够快速干燥,进而达到坯件喷釉结束表面干燥也结束的效果。继而可以直接将上好釉的坯件送入工业窑炉进行焙烧;取消了原工艺方案中车坯完成入烘加热烘干和喷釉完成后入烘烘干釉料水分的过程,节约能源,减少坯件进出烘房的人力消耗。本专利技术中等静压处理工步中得到的坯件包括两种类型,具体如下:一种为:等静压处理后的坯件为圆筒形坯件,在圆筒形坯件的孔内插入膨胀芯轴,在膨胀芯轴内通过膨胀介质使膨胀芯轴膨胀并抵触于坯件的内孔壁上,将膨胀芯轴装夹在卧式数控车床上。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膨胀芯轴结构与原理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膨胀芯轴包括金属芯轴21和气囊22,气囊22包覆在金属芯轴21的外壁上。膨胀芯轴使用时,将膨胀芯轴插入圆筒形坯件的中心孔内,通过给气囊22内冲入膨胀介质达到坯件和金属芯轴21紧密结合形成不相对移动的整体结构,然后将坯件放倒,吊装至卧式车床上对坯件进行车削加工。为方便转运金属芯轴21,在金属芯轴21的两端设有吊孔,在转运时,在吊孔内连接吊环18实现对金属芯轴21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用于生产110kV及以下电瓷产品,包括:/n1)依据配方要求按配比将制作电瓷产品的原料投入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制成泥浆态;/n2)用喷雾干燥机使泥浆态的原料高温脱水,并制成粒度及水分都符合标准要求的粉料;/n3)通过等静压处理将合格的粉料压制成所需尺寸与形状的坯件;/n4)将所述坯件睡倒,并将睡倒的坯件装夹于卧式数控车床上进行车削加工;/n5)加工好坯件继续保持睡倒状态并进行横式上釉;/n6)对上釉后的坯件进行干燥与烧成并最终形成所需的电瓷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瓷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用于生产110kV及以下电瓷产品,包括:
1)依据配方要求按配比将制作电瓷产品的原料投入球磨机进行湿法球磨制成泥浆态;
2)用喷雾干燥机使泥浆态的原料高温脱水,并制成粒度及水分都符合标准要求的粉料;
3)通过等静压处理将合格的粉料压制成所需尺寸与形状的坯件;
4)将所述坯件睡倒,并将睡倒的坯件装夹于卧式数控车床上进行车削加工;
5)加工好坯件继续保持睡倒状态并进行横式上釉;
6)对上釉后的坯件进行干燥与烧成并最终形成所需的电瓷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瓷产品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静压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育号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智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