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37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膨胀芯轴插接在电瓷坯件中轴心方向的孔内,包括金属芯轴和气囊,所述气囊包覆在金属芯轴的外壁上,在气囊内充入膨胀介质,并使得气囊抵触在金属芯轴和电瓷坯件的所述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坯件可以横向加工,改善产品表面,解决了电瓷坯件横式放置、加工会断裂的问题,可以有效减低设备高度,降低装夹难度和风险,减轻扬尘问题,改善吸尘效果,并且降低了由于高速旋转加工过程中产品断裂、掉块等造成人员对加工人员造成伤害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
技术介绍
:高压电瓷生产工艺两种方案,一种为传统的压滤脱水、真空挤制成型的事发工艺,另一种为喷雾干燥脱水、等静压高压压制成型的干法工艺。两种工艺方案都需要将各种原料采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制成泥浆进行均化、磨细,然后再将泥浆脱水通过机械力制成一种中间带孔的圆柱形中间制品,该制品俗称为坯件。由于坯件还没有烧结成瓷,仅仅靠粘土的自身粘结特性结合而成,机械强度很低,一旦横置很容易发生断裂。因此传统行业方法都是坯件直立装夹于特种设备修坯机上加工成与最终产品形状相近的尺寸然后再烧结成瓷件。由于采用立式车加工因此设备高大,笨重,刀具运行位置过高(依据产品不同最高加工点离地面5米左右,因此需要人员通过扶梯、升降机上下进行装夹,辅助加工(手动抛光表面)费时费力。同时由于加工位置高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料、扬尘从高处溢出很难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人员在装夹、辅助加工(手动抛光)等过程有相当大的跌落风险,及坯件因自身缺陷损坏引起断裂、碎裂高处甩出落下伤人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所述膨胀芯轴插接在电瓷坯件中轴心方向的孔内,包括金属芯轴和气囊,所述气囊包覆在金属芯轴的外壁上,在气囊内充入膨胀介质,并使得气囊抵触在金属芯轴和电瓷坯件的所述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圆形软管气囊,在圆形软管气囊的一端设有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圆形软管气囊均匀缠绕于金属芯轴上,圆形软管气囊的另一端埋设在金属芯轴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圆形软管气囊螺旋缠绕于金属芯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为圆筒形气囊。进一步地,在金属芯轴的一端或者两端设有法兰面,对应在所述法兰面一侧设有压紧螺母,圆筒形气囊的一侧端密封固定于所述法兰面与压紧螺母之间,或者圆筒形气囊的一侧端通过固定绳扎紧固定密封在金属芯轴的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芯轴的一端面上设有充放气嘴,在金属芯轴的侧壁上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圆筒形气囊的内腔相连通。进一步地,向气囊内通入的膨胀介质为气体。在坯件制作完成后,在坯件内插入本技术膨胀芯轴,在气囊内通入膨胀介质使气囊膨胀并抵触于坯件的内孔壁上,将膨胀芯轴与坯件一起横向放置于卧式机床上,利用刀具对卧式机床上的坯件进行车胚抛光,车胚抛光后进行上釉。由此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使得坯件可以横向加工,改善产品表面,解决了电瓷坯件横式放置、加工会断裂的问题,可以有效减低设备高度,降低装夹难度和风险,减轻扬尘问题,改善吸尘效果,并且降低了由于高速旋转加工过程中产品断裂、掉块等造成人员对加工人员造成伤害的安全风险。2)在使用时,通过在坯件中间穿一个金属芯轴提升坯件弯曲强度,通过金属芯轴外侧的气囊保证金属芯轴和坯件结合成一体,既不会因为金属芯轴与坯件硬接触而使坯件受伤,又能够让坯件内壁全面积受到支撑,支撑力可以通过气压压力进行可量化调节。3)另外,由于坯件的强度有效增强,金属芯轴两端伸出坯件外并为坯件提供了紧密装夹的接口,保证坯件轻松卧倒车削、喷釉,从而解决了立式加工中遇到的高空作业问题,设备高大、笨重问题,同时有效减低废料激扬高度,降低吸尘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作业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技术膨胀芯轴的一种结构图。图3和图4为本技术膨胀芯轴的另一种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横向支撑电瓷坯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该膨胀芯轴插接在电瓷坯件中轴心方向的孔内,包括金属芯轴21和气囊22,气囊22包覆在金属芯轴21的外壁上,在气囊22内充入膨胀介质,并使得气囊22抵触在金属芯轴21和电瓷坯件的所述孔内。膨胀芯轴使用时,将膨胀芯轴插入圆筒形坯件的中心孔内,通过给气囊22内充入膨胀介质达到坯件和金属芯轴21紧密结合形成不想对移动的整体结构,然后将坯件放倒,吊装至卧式车床上对坯件进行车削加工。在将膨胀芯轴装夹于卧式机床时,金属芯轴的一端装夹于机床三爪,另一端通过机床顶端顶住金属芯轴(如图5)。为方便转运金属芯轴21,在金属芯轴21的两端设有吊孔,在转运时,在吊孔内连接吊环18实现对金属芯轴21的转运。本技术中的气囊22采用两种方案,具体如下:如图1和图2,气囊22为圆形软管气囊,圆形软管气囊螺旋缠绕于金属芯轴21上,在圆形软管气囊的一端设有单向阀23,圆形软管气囊的另一端埋设在金属芯轴21的内部(图1和图2中,圆形截面的气囊22为充介质后状态,压扁椭圆截面的气囊22为未充介质干瘪的状态)。采用圆形软管螺旋缠绕在金属芯轴21,保证圆形软管气囊压扁形满布金属芯轴外表面,充气后胀起支撑住坯件,该结构应用于较大型坯件。如图3和图4,气囊22的另外一种结构为:气囊22为圆筒形气囊,为方便固定气囊22,在金属芯轴21的一端或者两端设有法兰面211,对应在法兰面211一侧设有压紧螺母212。在固定圆筒形气囊时,圆筒形气囊的一侧端密封固定于所述法兰面211与压紧螺母212之间。若金属芯轴21的另一端有法兰面211,则继续按同样的方法将圆筒形气囊的另一端固定于法兰面211与压紧螺母212之间。若金属芯轴21的另一端没有法兰面211,则圆筒形气囊的一侧端通过固定绳扎紧固定密封在金属芯轴21的外壁上。为方便向圆筒形气囊内充入介质,在金属芯轴21的一端面上设有充放气嘴214,在金属芯轴21的侧壁上设有气孔,气孔与圆筒形气囊的内腔相连通。为便于更好地将圆筒形气囊固定于金属芯轴21上,在金属芯轴21上设有若干个凹槽,通过捆扎绳28将圆筒形气囊固定于凹槽内。本技术中的向膨胀芯轴中气囊22内通入的膨胀介质为气体。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坯件中间穿一个金属芯轴21提升坯件弯曲强度,通过金属芯轴21外侧的气囊保证金属芯轴21和坯件结合成一体,既不会因为金属芯轴21与坯件硬接触而使坯件受伤,又能够让坯件内壁全面积受到支撑,支撑力可以通过气压压力进行可量化调节。由于坯件的强度有效增强,金属芯轴21两端伸出坯件外并为坯件提供了紧密装夹的接口,保证坯件轻松卧倒车削、喷釉,从而解决了立式加工中遇到的高空作业问题,设备高大、笨重问题,同时有效减低废料激扬高度,降低吸尘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作业安全风险。另外气囊结构可根据不同尺寸的坯件而采用圆形软管气囊,使用时将软管均匀缠绕于中间钢制芯轴上,保证软管处于压缩状态扁平贴附于金属芯轴上,充气后软管膨胀变圆进而支撑起坯件内壁,使坯件和金属芯轴杆近似刚性连接,保证坯件可以挂住金属芯轴自由翻转、卧倒、旋转而与芯杆不发生相对位移,为坯件装夹和加工提供有力条件。对于比较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芯轴插接在电瓷坯件中轴心方向的孔内,包括金属芯轴(21)和气囊(22),所述气囊(22)包覆在金属芯轴(21)的外壁上,在气囊(22)内充入膨胀介质,并使得气囊(22)抵触在金属芯轴(21)和电瓷坯件的所述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芯轴插接在电瓷坯件中轴心方向的孔内,包括金属芯轴(21)和气囊(22),所述气囊(22)包覆在金属芯轴(21)的外壁上,在气囊(22)内充入膨胀介质,并使得气囊(22)抵触在金属芯轴(21)和电瓷坯件的所述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2)为圆形软管气囊,在圆形软管气囊的一端设有单向阀(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软管气囊均匀缠绕于金属芯轴(21)上,圆形软管气囊的另一端埋设在金属芯轴(21)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瓷坯件卧式加工的膨胀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软管气囊螺旋缠绕于金属芯轴(21)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育号刘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智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