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26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前处理,去除根部老叶、斑点叶、枯叶、病虫害叶,得到蔬菜材料;S2、清洗,将S1中得到的蔬菜材料在碱液中浸泡10‑15min后,用清水冲洗2‑3次;S3、将清洗后的蔬菜浸渍于保鲜剂中10‑20min,风干,然后进行切分、包装、入库贮藏操作;其中,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40‑60份葡萄糖酸锌、15‑30份水、10‑2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和30‑40份食用醋酸。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弱蔬菜在贮运过程中产生黄化和腐烂的问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叶类蔬菜是指以叶片、叶柄为食用部分的蔬菜,主要分为绿叶蔬菜(青菜、生菜、菠菜等)和结球叶类(大白菜、结球莴苣、甘蓝等)两大类,含有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在众多的蔬菜中营养价值居首,它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品种最多、消费量最大的一类蔬菜。但是由于保鲜技术的落后,缺乏完善的冷藏链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我国有90%以上的蔬菜都未经过任何低温处理就直接进入流通领域,这造成我国每年约有30%的蔬菜在采收、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损耗,蔬菜损耗量高达上亿吨。而叶类蔬菜含水量高、表面积大、组织脆嫩等特点,采后叶菜呼吸作用强,水分蒸发快,极易受机械损伤,在贮运和销售过程中常发生黄化和腐烂等问题,损耗十分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保证叶类蔬菜的品质,抑制其在贮运和销售过程中黄化和腐烂的速度,延长其货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其具有减弱蔬菜在贮运过程中产生黄化和腐烂的问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前处理,去除根部老叶、斑点叶、枯叶、病虫害叶,得到蔬菜材料;S2、清洗,将S1中得到的蔬菜材料在碱液中浸泡10-15min后,用清水冲洗2-3次;S3、将清洗后的蔬菜浸渍于保鲜剂中10-20min,风干,然后进行切分、包装、入库贮藏操作;其中,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40-60份葡萄糖酸锌、15-30份水、10-2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和30-40份食用醋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步骤S1对蔬菜进行前处理,去除有害或有损蔬菜,然后将蔬菜浸泡于碱液中,不仅可以起到去除蔬菜上留存的农药残渣,而且蔬菜中的叶绿素与碱液产生皂化反应,起到保鲜护色的作用,然后将保鲜杀菌剂涂抹于蔬菜上,一方面保鲜杀菌剂自身可以对蔬菜起到护色和杀菌的效果,能后杀灭蔬菜表面上的致病和腐败微生物,将蔬菜产品颜色保持时间延长数倍,而且保鲜杀菌剂形成的保护膜还可以隔绝蔬菜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大大降低褐变现象,从而减弱后期蔬菜在贮运过程中产生黄化和腐烂的问题。其中,溶于水的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取代部分叶绿素中的镁,生成的锌衍生物可以长期保持绿色,而乙二胺四乙酸铁纳的加入不仅可以补充铁的元素,还可以促进锌离子取代叶绿素中镁的进度,从而使得蔬菜可以长时间保持其绿色,不会产生黄化现象,食用醋酸的加入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的效果,起到防止腐败的效果,除此之外,保鲜剂中原料均可直接食用,用于此处,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减小后期处理工序,而且成分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进一步地,所述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45-55份葡萄糖酸锌、18-26份水、12-18份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和32-37份食用醋酸。进一步地,所述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50份葡萄糖酸锌、22份水、15份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和35份食用醋酸。进一步地,所述保鲜剂还包括5-10重量份的壳聚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聚糖的添加使得涂抹在蔬菜上的膜具有一定的阻水性,而且可以对各种气体分子增加穿透阻力,形成一种微气调环境,阻止蔬菜组织内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使得其内部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降低,抑制蔬菜的呼吸代谢和水分散失,减缓果蔬组织和结构衰老,从而有效延长蔬菜的贮藏寿命。进一步地,步骤S2中蔬菜材料在浸泡碱液前还经过预冷处理,具体操作为:将蔬菜材料放入真空室内,保持真空室内的湿度为70-80%,空冷至3-5℃,然后置于1-5℃恒温恒湿箱内保存3-4h,然后在碱液中浸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蔬菜采摘后由于受田间热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呼吸作用,湿度比较高,容易引起果蔬失水、萎缩、腐败变质,预冷处理能够迅速取出田间热,有效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保持果蔬的品质,抑制其腐败时间,延长其保存时间。进一步地,步骤S2中蔬菜材料在浸泡碱液清洗后还进行臭氧清洗,臭氧清洗通过蔬菜臭氧清洗机实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蔬菜臭氧清洗机对蔬菜进行清洗,可以除去蔬菜表面的微生物和细菌,而且臭氧分解产生的氧气还可以提供很好的气调环境,用以维持蔬菜正常而缓慢的新陈代谢,进而达到保鲜蔬菜的目的。选择用臭氧的方式不仅可以保证蔬菜在微生物学上的安全性,而且能够降低营养物质的损失。进一步地,步骤S2中碱液为质量浓度为2-15%的小苏打碱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苏打碱液对于蔬菜的损坏较小,而且还可以与蔬菜中叶绿素产生皂化反应,起到保鲜护色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去除蔬菜上留存的农药残渣。进一步地,步骤S3中蔬菜包装采用充气包装,具体操作为:将蔬菜用真空包装袋包装,然后充入气体,真空包装袋内各气体浓度为3%O2,15%CO2和82%N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气体包装对蔬菜进行包装,然后结合蔬菜上的保鲜剂以及前期的臭氧清洗,能够有效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从而可以降低蔬菜的腐败速度。进一步地,步骤S3中入库贮藏温度为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低温保存有助于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保鲜杀菌剂涂抹于蔬菜上,一方面保鲜杀菌剂自身可以对蔬菜起到护色和杀菌的效果,能后杀灭蔬菜表面上的致病和腐败微生物,将蔬菜产品颜色保持时间延长数倍,而且保鲜杀菌剂形成的保护膜还可以隔绝蔬菜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大大降低褐变现象,从而减弱后期蔬菜在贮运过程中产生黄化和腐烂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中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取代部分叶绿素中的镁,生成的锌衍生物可以长期保持绿色,而乙二胺四乙酸铁纳的加入不仅可以补充铁的元素,还可以促进锌离子取代叶绿素中镁的进度,从而使得蔬菜可以长时间保持其绿色,不会产生黄化现象,食用醋酸的加入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的效果,起到防止腐败的效果,除此之外,保鲜剂中原料均可直接食用,用于此处,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减小后期处理工序,而且成分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预冷处理和臭氧清洗的设置,可以对后期蔬菜组织内部提供很好的气调环境,用以维持蔬菜正常而缓慢的新陈代谢,而且能够有效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从而可以降低蔬菜的腐败速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原料制备例的原料和实施例的原料均来自市售,且均采用食品级,其中,食用醋酸购自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品牌为润德,醋酸含量为99%。保鲜剂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50g葡萄糖酸锌、、15g乙二胺四乙酸铁纳、8g壳聚糖和35g食用醋酸溶于22g水中,搅拌制得保鲜剂。制备例2一种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50g葡萄糖酸锌、、15g乙二胺四乙酸铁纳、5g壳聚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前处理,去除根部老叶、斑点叶、枯叶、病虫害叶,得到蔬菜材料;/nS2、清洗,将S1中得到的蔬菜材料在碱液中浸泡10-15min后,用清水冲洗2-3次;/nS3、将清洗后的蔬菜浸渍于保鲜剂中10-20min,风干,然后进行切分、包装、入库贮藏操作;/n其中,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40-60份葡萄糖酸锌、15-30份水、10-2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和30-40份食用醋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前处理,去除根部老叶、斑点叶、枯叶、病虫害叶,得到蔬菜材料;
S2、清洗,将S1中得到的蔬菜材料在碱液中浸泡10-15min后,用清水冲洗2-3次;
S3、将清洗后的蔬菜浸渍于保鲜剂中10-20min,风干,然后进行切分、包装、入库贮藏操作;
其中,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40-60份葡萄糖酸锌、15-30份水、10-20份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和30-40份食用醋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45-55份葡萄糖酸锌、18-26份水、12-18份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和32-37份食用醋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得:50份葡萄糖酸锌、22份水、15份乙二胺四乙酸铁纳和35份食用醋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剂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德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得发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