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草莓白粉病害的生防菌株G2C3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019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涉及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防菌株G2C3及其应用。生防菌株G2C3,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于2018年7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6164。该菌株防治草莓白粉病害效果显著,可达60.0%。同时大田试验结果显示生防菌剂G2C3能够显著防治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在55.60%,增产效果为38.46%。因此该菌株及其制备的菌剂可在防治草莓白粉病及增产方面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草莓白粉病害的生防菌株G2C3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微生物领域,涉及防治草莓白粉病害的生防菌株G2C3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在草莓、黄瓜、小麦等果蔬大田作物上频发。具有潜伏期短、在侵染频繁、传染性强的特点。白粉病原菌在作物整个生长期均可侵染。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白粉病害逐年严重。目前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化学农药防治,但是长期大量频繁使用化学农药,造成了土壤污染,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白粉病害抗药性增强,并且造成农药残留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培育抗病毒苗虽然是防治白粉病的理想途径,但是培育周期长再加上白粉病抗性遗传复杂,因此很难选育出抗性稳定的育种品系。因此,研究开发新的安全环保、更为有效的微生物菌剂控制草莓等多种作物白粉病的发生是农业上提质增产的需要,更是农业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有效预防白粉病的生防菌株G2C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菌株制备的菌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菌株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株防治草莓白粉病生防菌株G2C3,经鉴定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于2018年7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16164。用所述的防治草莓白粉病菌株G2C3制备的生防菌剂。所述的生防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防治白粉病害生防菌株G2C3在LB液体培养基中,32℃,180r/min摇床培养28h,然后4000r/min离心15min。用无菌水稀释成菌液,成品菌剂中有效活菌数为1×109-1010CFU/mL。当然,利用所述的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防菌株G2C3制备生防菌剂并不限于以上方法。凡是能够大量培养G2C3,且能保持其抗草莓白粉病活性的方法均可用于制备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生防制剂。所述生防菌株G2C3在防治草莓白粉病及增产方面的应用。所述生防菌剂在防治草莓等多种作物白粉病及增产方面的应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专门针对草莓白粉病开发的生防菌剂。由于其是微生物制剂,完全避免了施用化学农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有利于草莓等做种作物的绿色无公害生产,极大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而且减少化学农药的残留,保护农产品的安全,真正实现有机产品的生产。温室试验表明:生防菌株G2C3能够有效的防治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达69.69%。大田实验结果表明,生防菌株G2C3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在51.27-54.56%之间;该菌剂对草莓的增产效果在30%以上。生物样品保藏信息菌株G2C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于2018年7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16164。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枯草芽孢杆菌G2C3的平板培养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枯草芽孢杆菌G2C3的菌体形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枯草芽孢杆菌G2C3的系统发育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菌株G2C3的筛选与鉴定筛选方法:枯草芽孢杆菌G2C3由庄河市草莓种植大棚草莓根际土分离得到。取草莓根际土5g加入到45g无菌水中,180r/min摇床震荡30min,静置10min,得到10-1土壤稀释液;将10-1土壤稀释液进行梯度稀释,各取10-3,10-5,10-73个梯度的稀释液100uL在LB平板上涂平板,37℃培养48h,挑取单菌落接种到新的LB平板上,反复多次得到纯化的菌株。将纯化的菌株用40%的甘油保藏于-80℃冰箱中。鉴定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形态学特征:革兰氏阳性菌、杆状,常单个或成对存在,好氧。菌落为不透明,规则的圆形,表面扩展,边缘不整齐,一般大小为0.5-1.2mm。主要生理生化特征:表1菌株G2C3主要生理生化特征16SrRNA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枯草芽孢杆菌G2C3在LB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37℃,12000r/min离心5min收集菌体,用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的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然后已提取的DNA为模板,用细菌16SrRNA扩增通用引物27F:5’-AGAGTTTGATCMTGGCTCAG-3’;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从基因组DNA中扩增出16SrDNA基因片段。PCR产物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测序。通过BLAST软件对测定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见表2,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表2G2C3测序比对结果实施例2G2C3生防菌剂的制备将枯草芽孢杆菌G2C3(CGMCCNO.16164)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37℃180r/min摇床培养18h后,每2h取样测其在600nm处的OD值,当OD值在0.5-0.8时结束培养,此菌液作为种子液。以0.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种至LB发酵培养液中发酵培养,30℃、180rpm发酵培养24h,溶氧量20%,通气量5-8m3/h,罐压0.05-0.1KPa,pH维持在7.0。发酵结束后将菌液4000r/min离心15min,将得到的沉淀用无菌水稀释成菌剂,成品菌剂中有效活菌数为1×109-1010CFU/mL。实施例3温室条件下G2C3对草莓白粉病害的防效试验草莓品种为“幸香”,取实施例2制备的菌剂,用水稀释至菌液终浓度为5×107CFU/mL,在4叶期时进行蘸根移栽,并且进行叶面喷施,喷雾的标准是每片叶子上由雾状液滴分布,以不低落为准。生防菌剂处理后第7天接种草莓白粉病菌。第1次处理后第15天进行第2次相同处理。用只接种草莓白粉病菌,不进行生防菌剂喷施的处理作为对照组。每个处理24株草莓,3个平行。将草莓置于28℃,光照12h/2h的温室条件下培养。调查病级数,计算病害严重度和防治效果。白粉病病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相应级数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病级数)防治效果(%)=100%×(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在生防菌剂G2C3第1次处理30天后的调查结果显示,生防菌株G2C3对草莓白粉病害的防效达到60.0%,结果见表3。表3生防菌剂G2C3对草莓白粉病害的生防效果(30d)...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害的生防菌株G2C3,经鉴定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2018年7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616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草莓白粉病害的生防菌株G2C3,经鉴定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2018年7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16164。


2.一种制备生防菌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为:将防治白粉病害生防菌株G2C3在LB液体培养基中,32℃,180r/min摇床培养28h,然后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计东任楠楠佟晔黄帅帅李庚徐延懿
申请(专利权)人:基因赛奥大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