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亮专利>正文

一种水陆两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98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陆两栖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驱动箱体;浮力罩,浮力罩设置有第一空间,驱动箱体转动设置在浮力罩上,驱动箱体位于第一空间内;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一端与驱动箱体铰接,另一端与浮力罩铰接;大梁,大梁一端转动设置在驱动箱体上;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一端与浮力罩铰接,另一端与大梁铰接;前轮,前轮设置在驱动箱体前端;后轮,后轮设置在大梁上,伸缩机构张开后,后轮底部高于浮力罩底部,用于水上行走,伸缩机构收缩后,后轮底部低于浮力罩底部,用于陆地行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车身结构简单,车身高度灵活可调且行驶顺畅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栖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陆两栖车
,具体的,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
技术介绍
水陆两栖车是指既能在水上行驶,也能在陆地上行驶的车,水陆两栖车中以摩托车居多,摩托车相比于汽车,更为轻便,水陆两栖摩托车相比于普通摩托车适用场景更多,很多户外场所的活动更需要水陆两栖摩托车来实现。但是目前很多水陆两栖车只片面追求了能使车浮在水面上,忽略了其它性能,造成了现有的水陆两栖车结构复杂、实际行驶中能耗大且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陆两栖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车身结构简单,车身高度灵活可调且行驶顺畅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陆两栖车,包括,驱动箱体;浮力罩,所述浮力罩设置有第一空间,所述驱动箱体转动设置在所述浮力罩上,所述驱动箱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驱动箱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罩铰接;大梁,所述大梁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一端与所述浮力罩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大梁铰接;前轮,所述前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前端;后轮,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大梁上,所述伸缩机构张开后,所述后轮底部高于所述浮力罩,用于水上行走,所述伸缩机构收缩后,所述后轮底部低于所述浮力罩,用于陆地行走。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设置在所述浮力罩上;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设置在所述架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伸缩机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对向纹蜗杆;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对向纹蜗杆两端,与所述对向纹蜗杆螺纹连接;杆一,所述杆一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杆二,所述杆二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杆三,所述杆三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杆四,所述杆四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件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一移动套,所述第一移动套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移动套具有螺纹孔,与所述对向纹蜗杆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杆一和所述杆四均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二移动件包括第二连接轴和第二移动套,所述第二移动套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移动套具有螺纹孔,与所述对向纹蜗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杆二和所述杆三均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蜗杆减速电机,所述蜗杆减速电机设置在所述对向纹蜗杆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对向纹蜗杆旋转。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方向控制把手,所述方向控制把手穿过所述浮力罩和所述驱动箱体,所述方向控制把手设置在所述前轮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喷泵,所述喷泵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后部;导流道,所述导流道转动设置在所述喷泵内;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上,所述导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所述导流道随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转向板,所述转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转动轴上,所述转向板具有连接孔;拉线,所述拉线一端设置在所述方向控制把手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箱体具有,锂电池组、发电机、电磁离合器和发动机,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上设置有所述发电机,所述锂电池组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的轮轴与其发电机之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浮力罩上设置有座椅和脚踏板。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车身结构简单,车身高度灵活可调,在陆地和水中行驶顺畅稳定,具体有,驱动箱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行驶,驱动箱体底部自带角度,当后部下降时前部自然抬起,设置了浮力罩,浮力罩整体为轻质结构内部由硬性泡沫填充,采用玻璃钢外壳即使浮力罩破裂也能提供浮力,浮力罩上设置有第一空间,驱动箱体的前端转动设置在浮力罩的前端,浮力罩为驱动箱体提供支撑,使驱动箱体可以相对浮力罩转动,因驱动箱体前宽后窄前大后小,驱动箱体后部全部入水,驱动箱体前部上翘前轮露出水面,浮力罩后部浮力体上移,浮力罩上部始终平衡与地面水面保持平行,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伸缩机构一端铰接在驱动箱体后部,另一端铰接在浮力罩后部,伸缩机构收缩或张开,带动驱动箱体相对浮力罩转动,使驱动箱体上升或下降,实现陆地和水上行走的切换。为了实现后轮更好的收起,还设置了弹性支撑件,大梁铰接在驱动箱体后部,大梁与地面角度应在37~52度之间,大梁上设置有后轮,大梁转动带动后轮转动。弹性支撑件一端铰接在浮力罩上,另一端铰接在大梁的中部。伸缩机构张开,带动驱动箱体相对浮力罩转动,驱动箱体后部下降,带动大梁下降,由于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大梁中部连接,弹性支撑件的弹性系数较大,所以大梁的下降受到约束,由弹性支撑件带动大梁相对驱动箱体后部的铰接点转动,使大梁后部上升,从而向上收起后轮,进入水中行驶模式;伸缩机构收缩,带动驱动箱体相对浮力罩转动,驱动箱体后部上升,带动大梁上升,由于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大梁中部连接,弹性支撑件的弹性系数较大,所以大梁的上升受到弹性支撑件的约束,由弹性支撑件带动大梁相对驱动箱体后部的铰接点转动,使大梁后部下降,从而使后轮下降,进入陆地行驶模式。因此本实施例很好的利用了弹性支撑件与大梁的铰接点作为后轮实现水中状态和陆地状态转换的转动中心,而并不是驱动箱体与浮力罩的铰接点作为两种状态转换的转动中心,弹性支撑件不仅起到了弹性减震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更快捷的调节后轮的作用,如若将弹性支撑件一端与大梁铰接,一端与驱动箱体铰接,同样能起到弹性减震的作用,但其在调节后轮实现水中状态和陆地状态的转换时,需要的调整将会更需要更多的操作,因此伸缩机构与弹性支撑件配合调节作用,很好的实现了减震效果与快速状态调整的合一,很大的方便了状态的转变。由陆地驶入水中的过程中,如果收起前轮,可能会导致车身颠簸太大,本方案采用收起后轮的方法,避免产生太大颠簸,在后轮转动升起的过程中,前轮保持不动,保证车身的稳定,本方案没有普通电动车、摩托车驻车时的支撑,只需停稳后收起后轮,驱动箱体底部有可拆卸耐磨胶垫减小接触地面对箱体的磨损,车身离地间隙灵活可调,因此在雪天或结冰路面行驶时只需降低后轮高度就能保持平稳行驶,通过伸缩机构张开不同的高度,可以实现车体高度的调节,采用驱动箱体和浮力罩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本方案的浮力罩和驱动箱体配合,伸缩机构伸缩使后轮升起的方案也可以用于水陆两用汽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箱体(1);/n浮力罩(3),所述浮力罩(3)设置有第一空间(4),所述驱动箱体(1)转动设置在所述浮力罩(3)上,所述驱动箱体(1)位于所述第一空间(4)内;/n伸缩机构(5),所述伸缩机构(5)一端与所述驱动箱体(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罩(3)铰接;/n大梁(6),所述大梁(6)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上;/n弹性支撑件(8),所述弹性支撑件(8)一端与所述浮力罩(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大梁(6)铰接;/n前轮(25),所述前轮(25)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前端;/n后轮(7),所述后轮(7)设置在所述大梁(6)上,所述伸缩机构(5)张开后,所述后轮(7)底部高于所述浮力罩(3),用于水上行走,所述伸缩机构(5)收缩后,所述后轮(7)底部低于所述浮力罩(3),用于陆地行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箱体(1);
浮力罩(3),所述浮力罩(3)设置有第一空间(4),所述驱动箱体(1)转动设置在所述浮力罩(3)上,所述驱动箱体(1)位于所述第一空间(4)内;
伸缩机构(5),所述伸缩机构(5)一端与所述驱动箱体(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罩(3)铰接;
大梁(6),所述大梁(6)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上;
弹性支撑件(8),所述弹性支撑件(8)一端与所述浮力罩(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大梁(6)铰接;
前轮(25),所述前轮(25)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前端;
后轮(7),所述后轮(7)设置在所述大梁(6)上,所述伸缩机构(5)张开后,所述后轮(7)底部高于所述浮力罩(3),用于水上行走,所述伸缩机构(5)收缩后,所述后轮(7)底部低于所述浮力罩(3),用于陆地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架体(9),所述架体(9)设置在所述浮力罩(3)上;
第一固定轴(10),所述第一固定轴(10)设置在所述架体(9)上,位于所述第一空间(4)内;
第二固定轴(11),所述第二固定轴(11)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体(1)上,位于所述第一空间(4)内;
所述伸缩机构(5)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轴(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5)包括,
对向纹蜗杆(12);
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所述第一移动件(13)和第二移动件(14)分别设置在所述对向纹蜗杆(12)两端,与所述对向纹蜗杆(12)螺纹连接;
杆一(15),所述杆一(15)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移动件(13)上;
杆二(16),所述杆二(16)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10)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14)上;
杆三(17),所述杆三(17)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移动件(13)上;
杆四(18),所述杆四(18)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轴(1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移动件(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件(13)包括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