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天然皮肤表皮-真皮结构特点的仿生皮肤敷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烧伤伤口的治疗主要有以下两种:组织工程皮肤代替原组织和伤口敷料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天然的皮肤被认为是完美的“伤口敷料”,理想的伤口敷料应尽可能的复制天然皮肤的特点。天然的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皮肤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组织工程制备的仿生敷料采用的材料大多为海绵状真皮支架或脱细胞生物膜,缺乏一定抗压及牵拉的机械性能,使用受限,且组织工程皮肤仍面临着生物相容性欠佳、机械强度不足、功能单一等问题;目前研究表明,人工皮肤采用动物源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其合成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生长因子等作为原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创面皮肤的再生,但是其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人工皮肤还需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数天。人工皮肤、传统伤口敷料和生物敷料在使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亲水层纤维膜、疏水层纤维膜,所述亲水层纤维膜负载有生物活性物质,所述疏水层纤维膜负载有抗菌物质,所述亲水层纤维膜表面、疏水层纤维膜表面均设有仿生毛囊层,所述仿生毛囊层包括对称设置的毛囊孔,所述毛囊孔贯穿所述亲水层纤维膜、疏水层纤维膜,所述毛囊孔内填充有水凝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亲水层纤维膜、疏水层纤维膜,所述亲水层纤维膜负载有生物活性物质,所述疏水层纤维膜负载有抗菌物质,所述亲水层纤维膜表面、疏水层纤维膜表面均设有仿生毛囊层,所述仿生毛囊层包括对称设置的毛囊孔,所述毛囊孔贯穿所述亲水层纤维膜、疏水层纤维膜,所述毛囊孔内填充有水凝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层纤维膜采用以下任一种材料制得:聚己内酯、聚己内酯-聚乙烯醇共混物、聚己内酯-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物质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1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纤维膜采用以下任一种材料制得: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物质为以下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抗生素类抗菌剂、纳米银类抗菌剂、纳米锌类抗菌剂、季铵盐类抗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毛囊层包括对称排布的大毛囊孔和小毛囊孔;所述大毛囊孔的直径为50~150μm,所述小毛囊孔的直径为10~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仿生皮肤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的亲水成分占聚合物总量的5~20%。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山,孙秋梦,王成勇,曾胜,易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