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特比萘芬颗粒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974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酸特比萘芬颗粒,包括盐酸特比萘芬75‑95份、交联聚维酮35‑45份、低取代羟丙纤维素65‑85份和氮酮5‑11份,所述辅料按重量计包括:聚维酮K30 5‑11份、二氧化硅9‑15份、硬脂酸镁4‑8份和淀粉100‑1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作为崩解剂,加入交联聚维酮作为高效崩解剂,有利于在使用时使药物快速崩解,加快药物的溶出,本品制剂为颗粒剂,有利于本产品在水中快速溶解,盐酸特比萘芬颗粒在使用时,区别于传统的口服方式,采用外用方式,然后将含有病灶的脚或手浸泡在药液中,此使用方法具有针对性,防止药物流失,可根据病灶严重程度来调整用量,起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适用对象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酸特比萘芬颗粒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盐酸特比萘芬颗粒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足癣(俗名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甲癣,俗称“灰指甲”,是指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盐酸特比萘芬为烯丙胺类抗真菌药,抑制真菌细胞麦角甾醇合成过程中的鲨烯环氧化酶,并使鲨烯在细胞中蓄积而起杀菌作用,人体细胞对盐酸特比萘芬的的敏感性为真菌的万分之一,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杀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则起抑菌作用,适用于浅表真菌引起的皮肤、指甲感染,如毛癣菌、狗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引起的体癣、股癣、足癣、甲癣以及皮肤白色念珠菌感染,特比萘芬的耐受性好,副作用轻至中度,且常为一过性的,最常见的有胃肠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酸特比萘芬颗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使用的主料按重量计包括:盐酸特比萘芬75-95份、交联聚维酮35-45份、低取代羟丙纤维素65-85份和氮酮5-11份,所述辅料按重量计包括:聚维酮K30 5-11份、二氧化硅9-15份、硬脂酸镁4-8份和淀粉100-130份;/n还包括盐酸特比萘芬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n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盐酸特比萘芬、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淀粉,分别干燥处理,然后分别过8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备用;/n步骤二:制备混合浆,将部分淀粉和聚维酮K30配制成混合浆,然后将氮酮加入混合浆中,搅拌均匀,放置冷却至60℃以下备用;/n步骤三:制备软材,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特比萘芬颗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使用的主料按重量计包括:盐酸特比萘芬75-95份、交联聚维酮35-45份、低取代羟丙纤维素65-85份和氮酮5-11份,所述辅料按重量计包括:聚维酮K305-11份、二氧化硅9-15份、硬脂酸镁4-8份和淀粉100-130份;
还包括盐酸特比萘芬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将盐酸特比萘芬、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和淀粉,分别干燥处理,然后分别过80目筛,按处方量称取备用;
步骤二:制备混合浆,将部分淀粉和聚维酮K30配制成混合浆,然后将氮酮加入混合浆中,搅拌均匀,放置冷却至60℃以下备用;
步骤三:制备软材,将处方量盐酸特比萘芬、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剩余淀粉和交联聚维酮置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上述步骤二中放冷至60℃以下的混合浆,然后混合均匀后制得软材;
步骤四:制粒,将上述步骤三中制得的软材过30目筛制粒;
步骤五:烘干和整粒,将上述步骤四中制得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然后过28目筛整粒,得干颗粒;
步骤六:总混,将上述步骤五中得到的干颗粒加入称好的硬脂酸镁和二氧化硅,然后混合均匀;
步骤七:分装,将上述步骤六中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生韩峰肖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桓华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