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72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通过研究人体口颌系统生理结构及冗余驱动特性,包括下颌肌肉、骨骼与颞下颌关节等,综合考虑咀嚼肌肉及颞下颌关节的特点,设计出一种高副约束的绳驱动的空间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其中六条UPS绳驱动支链模拟口颌系统起主要作用的六条肌肉,分别是左右两侧咬肌、颠肌、翼外肌。两个点接触高副代表颞下颌关节,结构左右对称,仿生度高。UPS绳驱动支链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驱动支链的摆动问题,解决了其他驱动机构模拟肌肉易产生力作用线不一致的问题。同时电机放在支链之外减轻了直线驱动机构的重量和体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牙科学、食品科学、生物力学与假肢修复等学科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
技术介绍
仿生口颌机器人既可以模拟下颌与颞下颌关节运动,又可以再现牙齿咬合力与颞下颌关节受力,并可以通过体外模拟方式对假体材料进行定量的测试,因此,仿生口颌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新材料、新设计的义齿和颞下颌关节假体性能测试中。在仿生口颌机器人设计与研究中,针对各自应用领域都采用了相应的机构完成所需功能,然而机构仍存在一定的仿生性缺陷,具体如下:限于驱动与传动系统过于庞大笨重,驱动力的方向无法与咀嚼肌肉力作用线相一致,造成受力的仿生性下降;有些仿生口颌机器人虽然考虑了颞下颌关节结构,但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结构模拟,人类口颌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冗余驱动特性在已有机构中并没有体现,颞下颌关节的生理结构及其冗余驱动特性容易被忽略,导致颞下颌关节所起的力调节作用无法体现,颞下颌关节受力、咬合力与肌肉驱动力的相互作用无法体现,无法真实再现咀嚼运动过程中咬合力与颞下颌关节受力。因此,如果需要更加仿生的下颌受力与运动,则需要对口颌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颌静平台(8),通过中间连接件(13)与固定安装的关节面安装板(10)连接;/n下颌动平台(9),位于所述上颌静平台(8)下方,下颌动平台(9)的两侧对称设有下颌侧板(14);/n以及三组UPS绳驱动支链,所述三组UPS绳驱动支链设于所述下颌动平台(9)及上颌静平台(8)的周围,分别用于模仿人体颞肌、咬肌和翼外肌三组肌肉,每组UPS绳驱动支链包括结构相同且安装位置对称的两条,每条所述UPS绳驱动支链的结构均包括一可沿直线运动的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通过驱动绳连接有一动力单元;/n对应于所述颞肌、咬肌的UPS绳驱动支链中的所述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颌静平台(8),通过中间连接件(13)与固定安装的关节面安装板(10)连接;
下颌动平台(9),位于所述上颌静平台(8)下方,下颌动平台(9)的两侧对称设有下颌侧板(14);
以及三组UPS绳驱动支链,所述三组UPS绳驱动支链设于所述下颌动平台(9)及上颌静平台(8)的周围,分别用于模仿人体颞肌、咬肌和翼外肌三组肌肉,每组UPS绳驱动支链包括结构相同且安装位置对称的两条,每条所述UPS绳驱动支链的结构均包括一可沿直线运动的驱动单元,每个驱动单元通过驱动绳连接有一动力单元;
对应于所述颞肌、咬肌的UPS绳驱动支链中的所述驱动单元,一端和与其对应侧的所述下颌侧板(14)球副连接,另一端和固设于所述下颌动平台(9)及上颌静平台(8)周围的固定架转动连接;
对应于所述翼外肌的UPS绳驱动支链中的所述驱动单元,一端和与其对应侧的所述下颌侧板(14)球副连接,另一端和所述上颌静平台(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仿颞下颌结构的髁突高副机构,其对称设置在所述下颌动平台(9)的两侧,每侧的结构包括仿生髁突(6)和仿生关节面(7),所述仿生髁突(6)一端和所述仿生关节面(7)点接触连接,另一端和与其对应侧的所述下颌侧板(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仿生关节面(7)与所述关节面安装板(10)固定连接,仿生关节面(7)上开有导向曲面滑槽(71),仿生髁突(6)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曲面滑槽(71)配合的圆球端(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件(13)一端与所述关节面安装板(10)中部连接,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安装所述上颌静平台(8),所述下颌动平台(9)上表面设有对接于所述上颌静平台(8)下方的仿生下颌骨(16)。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高副约束的绳驱动并联仿生口颌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海营于继勇张志胜戴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