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67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包括推杆,推杆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推杆包括设置于一端的敲击块和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块;连接块一端设有弧面,弧面一侧设有固定爪;弧面下方设有第一夹持块;连接块中还设有活动爪;活动杆包括连接部,连接一端设有第二夹持块;另一端设有手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假体进行横向夹持和纵向夹持,从而解决了传统把持器使用时假体容易纵向偏移的问题;推杆和敲击块的设计,解决了传统把持器难以将假体置入指定位置的问题;固定爪和弧面的参数经过计算,给术者视觉上和操作上带来方便,进一步降低手术难度。

A tibial unicompartmental prosthesis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
技术介绍
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中,需要分别植入股骨单髁假体和胫骨单髁假体。术者在植入胫骨单髁假体时,需要用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夹住胫骨单髁假体,并将胫骨单髁假体置入合适的位置。现有的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虽然能够通过钳头夹住胫骨单髁假体侧面的夹持槽,但在实际手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钳头夹住胫骨单髁假体侧面的夹持槽,使胫骨单髁假体受到一个横向的力,然而胫骨单髁假体纵向没有受力,在手术过程中碰到骨骼或其他器械时,容易产生纵向偏移,从而增加手术难度。(2)、如图6所示,现有的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夹住胫骨单髁假体时,把持器为了夹住假体弧面上的夹持槽,其中轴面与假体侧平面存在夹角,给术者的带来视觉上和操作上不便,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难度。(3)、术者在植入胫骨单髁假体时,完全依靠手持手柄的力将胫骨单髁假体送入指定位置,而胫骨单髁假体送入往往会受到周边组织及骨骼切面的阻力,使得术者难以将胫骨假体送入指定位置。为了减少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的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节约术者的时间、精力,亟需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包括推杆,所述的推杆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的推杆包括设置于一端的敲击块和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一端设有弧面,所述的弧面一侧设有固定爪;所述的弧面下方设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的连接块中还设有活动爪;所述的活动杆包括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一端设有第二夹持块;另一端设有手柄。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活动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动爪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和钩爪;所述的钩爪一端设有爪头。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块中设有斜孔,且所述的螺杆设置于所述斜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的斜孔内这有卡槽,所述螺杆上设有卡销,且所述的卡槽与所述卡销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杆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设有螺母,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夹持块下方设有第一弹垫。进一步地,所述的弧面一侧设有第二弹垫。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固定爪和活动爪配合,对胫骨单髁假体进行横向夹持,再通过第一夹持块和第而夹持块配合,对胫骨单髁假体进行纵向夹持,从而解决了传统把持器使用时假体容易产生纵向偏移的问题;通过推杆和敲击块的设计,使术者可以在敲击块用工具敲击把持器,从而解决了传统把持器难以将假体置入指定位置的问题;固定爪和弧面的参数经过计算,使得胫骨单髁假体安装在本专利技术上时,假体侧平面与本专利技术的中轴面平行,从而术者视觉上和操作上带来方便,进一步降低手术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活动爪放松胫骨单髁假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活动爪夹紧胫骨单髁假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中轴面与胫骨单髁假体模型的假体侧平面平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胫骨单髁假体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推杆-1,活动杆-2,胫骨单髁假体模型-3;敲击块-1.1,连接块-1.2,弧面-1.3,固定爪-1.4,第一夹持块-1.5,活动爪-1.6,第一凹槽-1.7,第二弹垫-1.8;连接部-2.1,第二夹持块-2.2,手柄-2.3,第一弹垫-2.4;第一夹持槽-3.1,第二夹持槽-3.2,假体弧面-3.3,假体侧平面-3.4;斜孔-1.2.1,卡槽-1.2.2,螺杆-1.6.1,钩爪-1.6.2,爪头-1.6.3,卡销-1.6.4,螺母-1.6.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包括推杆1,推杆1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推杆1包括设置于一端的敲击块1.1和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块1.2;连接块1.2一端设有弧面1.3,弧面1.3一侧设有固定爪1.4;弧面1.3下方设有第一夹持块1.5;连接块1.2中还设有活动爪1.6;活动杆2包括连接部2.1,连接部2.1一端设有第二夹持块2.2;另一端设有手柄2.3;推杆1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7;活动杆2活动连接于第一凹槽1.7中;活动爪1.6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1.6.1和钩爪1.6.2;钩爪1.6.2一端设有爪头1.6.3;连接块1.2中设有斜孔1.2.1,且螺杆1.6.1设置于斜孔1.2.1内;斜孔1.2.1内这有卡槽1.2.2,螺杆1.6.1上设有卡销1.6.4,且卡槽1.2.2与卡销1.6.4相匹配;推杆1另一侧设有第二凹槽1.8;第二凹槽1.8中设有螺母1.6.5,且螺母1.6.5与螺杆1.6.1相匹配;第二夹持块2.2下方设有第一弹垫2.4;弧面1.3一侧设有第二弹垫1.8。实际使用中,如图3所示,术者先将胫骨单髁假体模型3置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夹持块1.5上,并使假体弧面3.3与弧面1.3贴合,固定爪1.4嵌入第一夹持槽-3.1中,此时,由于固定爪1.4和弧面1.3的参数经过计算,使得胫骨单髁假体3安装在本专利技术上时,假体侧平面3.4与本专利技术的中轴面平行(如图5所示),从而术者视觉上和操作上带来方便,进一步降低手术难度。如图4所示,术者再旋转螺母1.6.5来带动螺杆1.6.1沿着斜孔1.2.1运动,进而带动钩爪1.6.2运动,使钩爪1.6.2顶端的爪头1.6.3抵住第二夹持槽3.2,从而完成对胫骨单髁假体模型3的横向固定。接着,术者通过控制手柄2.3,使第二夹持块2.2下压抵住胫骨单髁假体模型3,第二夹持块2.2与第一夹持块1.5对胫骨单髁假体模型3进行的纵向固定。最后,术者可手持本专利技术将胫骨单髁假体模型3置于膝关节的合适位置,期间若骨骼切面或组织产生的阻力较大,术者则可借助其他工具击打敲击块1.1,将胫骨单髁假体模型3植入合适位置。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所述的推杆(1)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所述的推杆(1)包括设置于一端的敲击块(1.1)和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块(1.2);所述的连接块(1.2)一端设有弧面(1.3),所述的弧面(1.3)一侧设有固定爪(1.4);所述的弧面(1.3)下方设有第一夹持块(1.5);所述的连接块(1.2)中还设有活动爪(1.6);所述的活动杆(2)包括连接部(2.1),所述的连接部(2.1)一端设有第二夹持块(2.2);另一端设有手柄(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所述的推杆(1)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所述的推杆(1)包括设置于一端的敲击块(1.1)和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块(1.2);所述的连接块(1.2)一端设有弧面(1.3),所述的弧面(1.3)一侧设有固定爪(1.4);所述的弧面(1.3)下方设有第一夹持块(1.5);所述的连接块(1.2)中还设有活动爪(1.6);所述的活动杆(2)包括连接部(2.1),所述的连接部(2.1)一端设有第二夹持块(2.2);另一端设有手柄(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1)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7);所述的活动杆(2)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1.7)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单髁假体把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爪(1.6)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杆(1.6.1)和钩爪(1.6.2);所述的钩爪(1.6.2)一端设有爪头(1.6.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义杨超秦金玲杨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