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969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包括,横座部,所述横座部适于在X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Z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竖座部,所述竖座部适于在Z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X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以及所述横座部的座椅横座折叠线与所述竖座部的座椅竖座折叠线呈T形。此种床座两用座椅,通过横座部实现X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通过竖座部在Z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实现良好的座椅作用;通过横座部在Z轴方向的折叠,通过竖座部在X轴方向上的折叠,实现良好的收纳效果,整体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申请号:CN201380023592.2,公开了一种座椅装置包括:座椅,其具有座椅表面;和上铺,其被安置为紧邻所述座椅。所述座椅和所述上铺可在第一构造与第二构造之间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座椅容纳坐姿的用户且所述上铺被收纳。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座椅和所述上铺形成双层床,其被构造来容纳卧姿的用户。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座椅表面被安置在第一预定高度。此外,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座椅表面被安置在比所述第一预定高度低的第二预定高度。其中,此种座椅,因为其底部触底,因此占据的空间较多,无法实现较大的空间收纳效果;再而,一般的床体的接合位置与人体并不相符,在倚靠睡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夹到人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包括,横座部,所述横座部适于在X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Z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竖座部,所述竖座部适于在Z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X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以及所述横座部的座椅横座折叠线与所述竖座部的座椅竖座折叠线呈T形。作为优选,所述横座部包括横座架,承载在所述横座架上的两个横座垫和镜像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座垫两侧的横座联动部;其中所述横座联动部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所述横座垫呈斜角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横座联动部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横座垫上的第一横座斜板和第二横座斜板、横座L形连杆、横座传动连杆和横座从动连杆;以及所述第一横座斜板和所述第二横座斜板互相铰接;所述横座L形连杆的短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架上,所述横座L形连杆的长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横座斜板上;所述横座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横座斜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架上;所述横座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从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长杆的腰部。作为优选,所述横座架呈方形并且每一个横座长边架杆适配一个所述横座垫;当所述横座垫水平放置时,每个所述横座垫承载在一个所述横座长边架杆上;所述横座部还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横座定位片、两个横座支脚和两个横座连杆;以及一个横座定位片适配一个横座支脚和一个横座连杆,每个所述横座定位片与所述横座架的横座短边架杆铰接,所述横座支脚的上端与所述横座短边架杆铰接;所述横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横座支脚的腰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横座定位片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竖座部包括竖座架、承载在所述竖座架的两个竖座垫、镜像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座垫两侧的竖座联动部和两个侧收部,以及所述竖座联动部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所述竖座垫呈斜角设置;两个所述侧收部分别铰接在所述竖座架的一侧,所述侧收部适于驱使所述竖座架平放/竖直收纳。作为优选,所述竖座部还包括一底支部,所述底支部包括固定在所述竖座架底部的U形架,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收部上的工字架、两个第一铰接杆和两个第二铰接杆,以及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形成杆组,所述杆组镜像设置在所述U形架和所述工字架的两侧,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收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架铰接。作为优选,所述侧收部包括侧收弧形杆和侧收片;所述工字架的工字短杆的下部铰接在所述侧收片上,上部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所述侧收弧形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侧收片上,上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收片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竖座架呈方形并且每一个竖座长边架杆适配一个所述竖座垫;当所述竖座垫水平放置时,每个所述竖座垫承载在一个所述竖座长边架杆上;所述竖座联动部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竖座垫上的第一竖座斜板和第二竖座斜板、竖座L形连杆、竖座传动连杆和竖座从动连杆;以及所述第一竖座斜板和所述第二竖座斜板互相铰接;所述竖座L形连杆的短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所述竖座L形连杆的长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竖座斜板上;所述竖座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竖座斜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所述竖座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从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长杆的腰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床座两用座椅,通过横座部实现X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通过竖座部在Z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实现良好的座椅作用;通过横座部在Z轴方向的折叠,通过竖座部在X轴方向上的折叠,实现良好的收纳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床座两用座椅的使用方法,当作为座椅时;在X轴方向上部分折叠横座部以形成座椅;在Z轴方向上部分折叠竖座部以形成座椅;当作为床体时,在X轴方向上部分平铺横座部以形成第一平铺面,在Z轴方向上部分平铺竖座部以形成第二平铺面,所述横座部的座椅横座折叠线与所述竖座部的座椅竖座折叠线呈T形。作为优选,当需要收纳时:S1,将横座部、竖座部调整至床体状态;S2,在Z轴方向折叠横座部以实现收纳,X轴方向折叠竖座部以实现收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床座两用座椅的使用方法,操作便捷简单,便于人们直接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床座两用座椅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呈收纳状态下的横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呈平铺状态下的横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呈座椅状态下的横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横座联动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呈收纳状态下的竖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呈平铺状态下的竖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呈座椅状态下的竖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竖座联动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横座部1,座椅横座折叠线11;横座架12,横座长边架杆121,横座短边架杆122;横座垫13;横座联动部14,第一横座斜板141,第二横座斜板142,横座L形连杆143,横座传动连杆144,横座从动连杆145;横座定位片15,横座支脚16,横座连杆17;竖座部2,座椅竖座折叠线21;竖座架22,竖座长边架杆221,竖座短边架杆222;竖座垫23;竖座联动部24,第一竖座斜板241,第二竖座斜板242,竖座L形连杆243,竖座传动连杆244,竖座从动连杆245;侧收部25;底支部26,U形架261;工字架262,侧收弧形杆2621,侧收片2622,工字短杆2623,横杆2624;第一铰接杆263,第二铰接杆264。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横座部,所述横座部适于在X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Z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n竖座部,所述竖座部适于在Z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X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以及/n所述横座部的座椅横座折叠线与所述竖座部的座椅竖座折叠线呈T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座部,所述横座部适于在X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Z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
竖座部,所述竖座部适于在Z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X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以及
所述横座部的座椅横座折叠线与所述竖座部的座椅竖座折叠线呈T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座部包括横座架,承载在所述横座架上的两个横座垫和镜像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座垫两侧的横座联动部;其中
所述横座联动部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所述横座垫呈斜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座联动部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横座垫上的第一横座斜板和第二横座斜板、横座L形连杆、横座传动连杆和横座从动连杆;以及
所述第一横座斜板和所述第二横座斜板互相铰接;所述横座L形连杆的短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架上,所述横座L形连杆的长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横座斜板上;
所述横座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横座斜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架上;
所述横座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从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长杆的腰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座架呈方形并且每一个横座长边架杆适配一个所述横座垫;当所述横座垫水平放置时,每个所述横座垫承载在一个所述横座长边架杆上;
所述横座部还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横座定位片、两个横座支脚和两个横座连杆;以及
一个横座定位片适配一个横座支脚和一个横座连杆,每个所述横座定位片与所述横座架的横座短边架杆铰接,所述横座支脚的上端与所述横座短边架杆铰接;所述横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横座支脚的腰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横座定位片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座部包括竖座架、承载在所述竖座架的两个竖座垫、镜像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座垫两侧的竖座联动部和两个侧收部,以及
所述竖座联动部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所述竖座垫呈斜角设置;
两个所述侧收部分别铰接在所述竖座架的一侧,所述侧收部适于驱使所述竖座架平放/竖直收纳。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宝山刘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博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