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53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三极管Q1,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充电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充电器的负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功能,能有效防止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由于充电器故障导致的蓄电池过充电现象,有效保护电池,防止电池因过充电造成的发热、电解液蒸干、寿命提前终止,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当过充电现象消失后充电保护电路会自动关闭,同时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铅酸蓄电池在各种供电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铅酸蓄电池的作用,充电器在给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应给蓄电池充足电;为了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应尽量避免过充电,因此需要一种保护电路,避免蓄电池的过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可有效解决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过充电过量的问题,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三极管Q1,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充电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充电器的负极连接。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本电路还包括负载电阻RL,所述的负载电阻RL的两端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及优点:本技术可实现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功能,能有效防止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由于充电器故障导致的蓄电池过充电现象,有效保护电池,防止电池因过充电造成的发热、电解液蒸干、寿命提前终止,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当过充电现象消失后充电保护电路会自动关闭,同时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三极管Q1,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充电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充电器的负极连接。所述的电阻R1构成旁路负载,三极管Q1构成旁路开关、稳压二极管D1构成过压保护控制开关,二极管D2构成的隔离电路。本电路还包括负载电阻RL,所述的负载电阻RL的两端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正常情况下,充电器通过输入端对12V蓄电池充电,同时向负载RL供电;当充电过程中一旦充电器出现故障会导致蓄电池充电不能停止,蓄电池电压持续升高,当蓄电池电压升高到14V以上时,稳压二极管D1导通,信号通过二极管D2施加到三极管Q1的基极上,三极管Q1导通,电阻R1及三极管Q1形成旁路对电池分流,防止蓄电池电压持续升高造成的电池发热,电解液蒸发,电池寿命终止;当蓄电池电压恢复到14V以下时,二极管D1恢复截至状态,三极管Q1关断,放电旁路关闭,电路通过反复循环工作的方式,可有效防止蓄电池过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三极管Q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充电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充电器的负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三极管Q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R1的一端与充电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际平张文瑞孟凡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力矿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