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闯专利>正文

腕表上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6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腕表上链机。结构包括电机基座上设置电机,电机基座前端的圆柱凸台连接转盘的中心孔,转盘是由内圈、中圈、外圈相互连接组成,每个圈上设置位置对应的通孔,内圈和中圈的通孔上设置自润滑轴承。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的旋转杆座插入转盘的外圈通孔、摩擦轮、转盘内圈和中圈的自润滑轴承内孔;驱动轴后端穿过轴承内孔并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轴前端螺纹柱上加工出两个平台,平台穿过压紧盘的中心的方形孔,连接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腕表上链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科学,可以完成腕表的自动上链工作,省力,经济性好,效率高;可同时对多只相同或者不同型号的自动机械表进行上链工作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腕表上链机
本技术涉及钟表维修检测装置,尤其是带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的腕表上链机。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自动机械手表是随着人在佩戴时,手臂进行摆动,从而利用机芯底部的摆陀左右摇摆产生动力驱动发条。在手表维修或者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能量的不足或者没有能量驱动发条。实现手表的运转。对于一两个或者数量非常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佩戴对手表进行上链工作。但是针对大型的钟表维修中心和卖表的厂家而言每天需要给大量的机械表进行上链操作。而此时在采用人工对手表进行上链显然效率低下,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在公开的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4557057U中所属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驱动机构、控制电路、套设于外筒内部的内筒和卡接于内筒上的卡扣机构。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驱动机构的电气输入端相连接。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内筒固定连接。卡扣机构可拆卸地安装于内筒上,驱动机构驱动内筒带动卡扣机构一起旋转。此结构缺点是一个动力源只能给一块腕表进行上链,不能同时给与更多的腕表进行上链。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公开的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7264110U中所属产品通过齿轮组和连杆的结构模拟人体摆动的动作,实现对腕表上链过程。模拟人体手腕摆动的手表自动上链装置,包括固定箱、活动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装置、手表放置套和弹性伸缩装置,通过按钮开关启动电机,第二连杆的顶端做竖向平面内的滑动,从而模拟出人走路时手腕的摆动情况,将具有随人体动作而自动产生动力功能的手表放置进手表放置套内,由于活动箱跟随第二连杆的顶端做同样的摆动,因此对手表进行上链。此结构的缺点是机构复杂,由于采用齿轮及连杆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噪音较大,同时不能适应多个腕表上链的操作。公开的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4964998U中所述的自动上链机采用电机及其齿轮组作为旋转的动力源,运动气缸实现对腕表的夹紧。缺点:需要电源和气源导致其使用场合受限制。另外采用齿轮及其气缸结构使得在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噪音较大。另外不能够同时安装不同规格的自动化机械表和多个同种的自动机械表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状的不足之处,提供带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的腕表上链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腕表上链机,包括基座的上端通过螺钉与电机基座连接,电机基座上固定电机,电机基座的后端连接后盖,电机基座前端设置有轴承,通过卡簧将轴承进行限位;电机基座前端的圆柱凸台连接转盘的中心孔,转盘是由内圈、中圈、外圈相互连接组成,每个圈上设置位置对应的通孔,内圈和中圈的通孔上设置自润滑轴承。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的旋转杆座插入转盘的外圈通孔、摩擦轮、转盘内圈和中圈的自润滑轴承内孔;驱动轴后端穿过轴承内孔并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轴前端螺纹柱上加工出两个平台,平台穿过压紧盘的中心的方形孔,连接旋钮。在旋钮和压紧盘、压紧盘和电机基座前端的圆柱凸台端面之间设置有蝶形弹片。所述的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结构是:弹簧片连接弹簧片支架,弹簧片支架连接旋转杆,旋转杆插入旋转杆座前端的十字形开孔内,锁紧螺母设置在旋转杆座前端的十字形开孔外周上;圆柱销穿过十字形开孔销在旋转杆上,橡胶模附着在弹簧片上。所述的摩擦轮结构是轮毂一端设置塑料止推垫圈、轮毂外周凹槽处设置橡胶圈、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设置在轮毂上。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的前端与旋转杆座上对应的凹槽进行连接。橡胶圈分别与压紧盘和电机基座的端面进行接触。所述的在基座的前端设置有控制台,在电机座的后面设置电机的控制器,在基座的底部和后面设置L型护罩,在护罩的底部设置若干脚座,在护罩上设置电源接口、开关和把手。所述的弹片形腕表固定座可以设置六个,每个弹簧片支架可以设置2个弹簧片。所述的弹片形腕表固定座可以设置六个,每个弹簧片支架可以设置4个弹簧片。本技术的腕表上链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本技术设计科学,结构巧妙,通过设置转盘,可以完成腕表的自动上链工作,省力,经济性好,效率高;通过设置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的弹簧片可同时对多只相同或者不同型号的自动机械表进行上链工作;通过设置电机,只采用电机作为唯一的动力源,不需要气动或者其他形式的能源,使用场合更加广泛;通过设置控制器,通过程序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实现自动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腕表上链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腕表上链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腕表上链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腕表上链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腕表上链机的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腕表上链机的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腕表上链机的橡胶模附着在弹簧片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腕表上链机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腕表上链机的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0是腕表上链机的旋转杆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1是腕表上链机的摩擦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是腕表上链机的弹片形腕表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弹片形腕表固定座,3、摩擦轮,4、压紧盘,5、旋钮,6、驱动轴,7、蝶形弹片,8、轴承,9、联轴器,10、转盘,11、电机基座,12、后盖,13、电机,14、自润滑轴承,15、平台,16、把手,17、护罩,18、驱动器,19、脚座,20、控制台,21、电源接口,22、开关,23、弹簧片,24、弹簧片支架,25、旋转杆,26、锁紧螺母,27、圆柱销,28、旋转杆座,29、塑料止推垫圈,30、橡胶圈,31、轮毂,32、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33、螺纹柱,34、橡胶模,35、十字形开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腕表上链机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腕表上链机,结构包括:基座1的上端通过螺钉与电机基座11连接,电机基座11上固定电机13,电机基座11的后端连接后盖12。通过设置电机,只采用电机作为唯一的动力源,不需要气动或者其他形式的能源,使用场合更加广泛。电机基座11前端设置有轴承8,通过卡簧将轴承进行限位。电机基座11前端的圆柱凸台连接转盘10的中心孔,转盘10是由内圈、中圈、外圈相互连接组成,每个圈上设置位置对应的多个通孔,内圈和中圈的通孔上设置自润滑轴承14。弹片形腕表固定座2的旋转杆座28插入转盘10的外圈通孔、摩擦轮3、转盘10内圈和中圈的自润滑轴承14内孔;通过摩擦轮3上设置的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32实现弹片形腕表固定座2的轴向固定。转盘10起到定位旋转杆座28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弹片形腕表固定座2即能跟随转盘10,以驱动轴6的轴心为圆心进行圆周运动,又能使得弹片型腕表固定座2绕着其自身的轴线进行自传。自润滑轴承14的好处是减少摩擦,结构简单小巧,使用时不用加润滑油,免维护,提高了工作效率。驱动轴6后端穿过轴承8内孔并通过联轴器9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轴6前端螺纹柱33上加工出两个平台15,平台15穿过压紧盘4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腕表上链机,包括基座(1)的上端通过螺钉与电机基座(11)连接,其特征在于: 电机基座(11)上固定电机(13),电机基座(11)的后端连接后盖(12),电机基座(11)前端设置有轴承(8),通过卡簧将轴承进行限位;电机基座(11)前端的圆柱凸台连接转盘(10)的中心孔,转盘(10)是由内圈、中圈、外圈相互连接组成,每个圈上设置位置对应的通孔,内圈和中圈的通孔上设置自润滑轴承(14);弹片形腕表固定座(2)的旋转杆座(28)插入转盘(10)的外圈通孔、摩擦轮(3)、转盘(10)内圈和中圈的自润滑轴承(14)内孔;驱动轴(6)后端穿过轴承(8)内孔并通过联轴器(9)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轴(6)前端螺纹柱(33)上加工出两个平台(15),平台(15)穿过压紧盘(4)的中心的方形孔,连接旋钮(5);在旋钮(5)和压紧盘(4)、压紧盘(4)和电机基座(11)前端的圆柱凸台端面之间设置有蝶形弹片(7)。/n

【技术特征摘要】
1.腕表上链机,包括基座(1)的上端通过螺钉与电机基座(11)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机基座(11)上固定电机(13),电机基座(11)的后端连接后盖(12),电机基座(11)前端设置有轴承(8),通过卡簧将轴承进行限位;电机基座(11)前端的圆柱凸台连接转盘(10)的中心孔,转盘(10)是由内圈、中圈、外圈相互连接组成,每个圈上设置位置对应的通孔,内圈和中圈的通孔上设置自润滑轴承(14);弹片形腕表固定座(2)的旋转杆座(28)插入转盘(10)的外圈通孔、摩擦轮(3)、转盘(10)内圈和中圈的自润滑轴承(14)内孔;驱动轴(6)后端穿过轴承(8)内孔并通过联轴器(9)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轴(6)前端螺纹柱(33)上加工出两个平台(15),平台(15)穿过压紧盘(4)的中心的方形孔,连接旋钮(5);在旋钮(5)和压紧盘(4)、压紧盘(4)和电机基座(11)前端的圆柱凸台端面之间设置有蝶形弹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表上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片形腕表固定座(2)结构是:弹簧片(23)连接弹簧片支架(24),弹簧片支架(24)连接旋转杆(25),旋转杆(25)插入旋转杆座(28)前端的十字形开孔(35)内,锁紧螺母(26)设置在旋转杆座(28)前端的十字形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闯
申请(专利权)人:刘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