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膜、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4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膜、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该导光膜包括本体以及光吸收结构层。本体包括出光面、底面以及入光面,底面与出光面相对,入光面连接于出光面及底面之间。光吸收结构层设置于底面,光吸收结构层包括基层、复数个微结构以及复数个光吸收粒子。各微结构由基层的表面往外突起。光吸收粒子至少有一群是分散于各微结构。微结构配置以使光吸收结构层的光吸收粒子的含量由入光面往远离入光面的方向渐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膜、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光膜、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升出光颜色均匀性的导光膜、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设备朝向轻薄化发展,背光模块中的导光板(LightGuidingPlate)逐渐被导光膜(LightGuidingFilm)取代。虽然使用导光膜有利于显示设备的轻薄化,然而,如何提升显示设备的出光颜色均匀性仍是相关业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以底面形成有角形长条结构(V-cut)的导光膜为例,当使用白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作为光源,由于LED具有颜色随角度变化(coloroverangle,COA)的特性,当LED的光线进入导光膜并碰到底部的V-cut时,大角度的黄光会先出光,而使背光模块靠近光源的一端偏黄、远离光源的一端偏蓝。再以底面形成有雷射网点的导光膜为例,基于导光膜所使用材质易吸收黄光,会使背光模块靠近光源的一端偏蓝、远离光源一端偏黄,而造成色差。因此,如何改良导光膜的结构及/或材质,以提升背光模块出光颜色的均匀性,遂成为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膜及背光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导光膜,包括本体以及光吸收结构层。本体包括出光面、底面以及入光面。底面与出光面相对。入光面连接于出光面及底面之间。光吸收结构层设置于底面,光吸收结构层包括基层、复数个微结构以及复数个光吸收粒子。各微结构由基层的表面往外突起。光吸收粒子至少有一群是分散于各微结构。微结构配置以使光吸收结构层的光吸收粒子的含量由入光面往远离入光面的方向渐增。根据前述导光膜,各微结构的突起高度由入光面往远离入光面的方向渐增。根据前述导光膜,基层的厚度为t,微结构的突起高度为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h/t≤1.7。根据前述导光膜,各微结构可为角形长条结构(V-cut)或多面体结构(V-dot)。根据前述导光膜,各光吸收粒子可为蓝光吸收粒子。根据前述导光膜,微结构的分布密度可由入光面往远离入光面的方向渐增。根据前述导光膜,光吸收粒子还有一群是分散于基层,且基层的厚度由入光面往远离入光面的方向渐增。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光源以及前述导光膜,其中光源对应入光面设置,光源的光线由入光面进入导光膜后由出光面透出导光膜。根据前述背光模块,其中光源可为白光发光二极管。根据本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前述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模块的上方。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导光膜借由微结构及光吸收粒子的配置关系,当应用于背光模块时,有利于提升背光模块出光颜色的均匀性,进而可提升显示设备的影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膜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导光膜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导光膜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导光膜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导光膜的微结构突起高度与基层厚度于不同比值下的色差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方式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底、顶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而非对本技术加以限制。此外,在下列各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将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标号。本技术中,两个组件实质上垂直是指两个组件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为90度±10度,较佳为90度±5度,更佳为90度±3度。本技术中,导光膜可用于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可用于提供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面板的光源,背光模块中的各组件包括底面与顶面,底面及顶面的定义是以LCD面板为参考基准,各组件以远离LCD面板的一面为底面,以面向LCD面板的一面为顶面。此外,本技术中,一组件设置于另一组件的上方,是指设置于该另一组件的顶面或该另一组件的顶面的上方。参照图1,其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膜100的立体示意图。导光膜100包括本体110以及光吸收结构层120。本体110包括出光面111、底面112以及入光面113,底面112与出光面111相对,入光面113连接于出光面111及底面112之间。当导光膜100用于背光模块时,导光膜100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113导引至出光面111射出。光吸收结构层120设置于底面112,光吸收结构层120包括基层121、复数个微结构122以及复数个光吸收粒子123。各微结构122由基层121的表面121a往外突起。复数个光吸收粒子123中至少有一群是分散于各微结构12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复数个光吸收粒子123还有一群是分散于基层121,且复数个光吸收粒子123实质上均匀分散于基层121及微结构122,而使光吸收粒子123于基层121及微结构122中的浓度实质上固定。微结构122配置以使光吸收结构层120的光吸收粒子123的含量由入光面113往远离入光面113的方向(即下文中的第一方向D1)渐增。本技术中所称“配置”是广义地说明复数个微结构122的排列方式,或微结构122本身的长度、厚度、形状等参数。详细来说,本体110的材质可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光吸收结构层120的材质可为UV固化树脂。各个微结构122为角形长条结构(V-cut),借由设置微结构122,有利于改变光线的反射角度,而可提升导光膜100的出光效率。导光膜100定义第一方向D1,第一方向D1由入光面113往远离入光面113的方向延伸,各微结构122定义延伸方向E1,延伸方向E1与第一方向D1实质上垂直,微结构122的分布密度由入光面113往远离入光面113的方向渐增,即微结构122的分布密度沿着第一方向D1渐增,借此,使光吸收结构层120的光吸收粒子123的含量由入光面113往远离入光面113的方向(即第一方向D1)渐增。各个微结构122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然而,其仅为例示,可依实际需求将各个微结构122配置为其他形状,例如,各个微结构122靠近入光面113的边长可小于远离入光面113的边长,而使各个微结构122的横截面为非等腰三角形。基层121的厚度为t,微结构122的突起高度为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h/t≤1.7。借此,有利于提升出光颜色的均匀性。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3≤h/t≤1.0。第一实施方式中,光吸收粒子123可为蓝光吸收粒子,当导光膜100用于背光模块时,且光源为白光LED时,可解决LED因颜色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包括:/n出光面;/n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以及/n入光面,连接于所述出光面及所述底面之间;以及/n光吸收结构层,设置于所述底面,所述光吸收结构层包括:/n基层;/n复数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由所述基层的表面往外突起;以及/n复数个光吸收粒子,所述光吸收粒子至少有一群是分散于所述微结构;/n其中,所述微结构配置以使所述光吸收结构层的光吸收粒子的含量由所述入光面往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渐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包括:
出光面;
底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以及
入光面,连接于所述出光面及所述底面之间;以及
光吸收结构层,设置于所述底面,所述光吸收结构层包括:
基层;
复数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由所述基层的表面往外突起;以及
复数个光吸收粒子,所述光吸收粒子至少有一群是分散于所述微结构;
其中,所述微结构配置以使所述光吸收结构层的光吸收粒子的含量由所述入光面往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渐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突起高度由所述入光面往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渐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厚度为t,所述微结构的突起高度为h,其满足下列条件:0.1≤h/t≤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厚度为t,所述微结构的突起高度为h,其满足下列条件:0.1≤h/t≤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角形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翔吴俊毅戴永辉杨凯钧戴忠勇陈蔚轩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