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具有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的限位机构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显示装置的设计趋势由以往的体积庞大、厚重的外型朝薄型化以及轻量化的方向发展,而且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渐渐趋向窄边框的设计,使得显示装置整体的体积缩小且在相同尺寸的显示装置下所能看到的显示画面的面积更大,视觉效果更好。
[0003]以现行车载显示装置而言,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限位结构中,导光板的入光侧经由定位脚承靠于光源模组的电路板上来进行组装定位,而在与入光侧相对的反入光侧,须放置预压缩的弹性橡胶体,进行组装限位。如此,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组装制程中,需额外追加部材(弹性橡胶体) 来进行限位固定,且背光模组的框架内也必须预留弹性橡胶体的置放空间,因此,这此种导光板限位机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窄边框的趋势。
[0004]综上所述,现行的背光模组在导光板与光学膜片组的限位固定结构中,都需要设置额外部材来进行限位,并且需追加多个前置工站来进行配合组装,这不仅影响组装工时,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框架,其包含底板;导光板,其具有入光面、连接于所述入光面的出光面、及第一限位块,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第一导引斜面;光源模组,其包含电路板及依序排列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光源,且所述多个光源邻设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以及第二框架,其具有顶壁及第二限位块,所述顶壁设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顶壁的底面上,所述第二限位块具有第二导引斜面,所述第二导引斜面对应配合于所述第一导引斜面而互相导引组装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为梯形体,并具有第一固定端与第一前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位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出光面上,且所述第一固定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前端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为梯形体,并具有第二固定端与第二前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顶壁上,且所述第二固定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前端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斜面设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导引斜面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还包含至少一个内侧壁,所述内侧壁由所述底板向上延伸,且所述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彰庆,张政德,李育儒,侯佩棻,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