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块的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87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以及具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包括散射反射区和非散射反射区,所述导光板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为入光面;所述散射反射区将从入光面入射的光散射反射均匀后从出光面射出;所述非散射反射区将从入光面入射的光直接传递至入光面相对的一侧;在导光板厚度方向上与出光面相对的面为自然光入光面。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不加电状态下呈透明状态的液晶面板;以及包含上述导光板的背光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透明液晶显示装置,在不加电情况下该液晶显示装置为透明。并且,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图像信息状态下的透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块的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板以及具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显示中,背光模组(BackLightUnit,BLU)非常重要,其是位于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因为LCD本身不发光,BLU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BLU一般包括光源、导光板(Lightguidepanel,LGP)、底反射片、光学膜材、以及结构件(背板、框架、灯条板等等)等。其中,LGP设置在LCD接收入射光的一侧,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边,反射片围设在LGP的外侧,用于反射光线。LGP基于光散射原理将入射的平行光转换成平面光,从LGP出射的光线再经过光学膜材的扩散、偏振,以及经过光学膜材中聚光棱镜片使光线聚集并调整光线发散角度,形成所需要的面光源提供给LCD。普通BLU中的LGP材料本身是透明的,在形成LGP时,在其底侧印刷不同的网点,光在打到网点上的时候发生散射,从而形成均匀的面光源。然而,随着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透明显示技术因其透明的显示面板这一特性及其独特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透明显示器一般是指可形成透明显示状态以使观看者可看到显示器中显示的影像及显示器背后的景象的显示器。透明显示器具有许多可能的应用,例如建筑物或汽车的窗户和购物商场的展示窗。除了这些大型设备的应用以外,诸如手持式平板电脑的小型设备也可得益于透明显示器,例如,使用户能够观看地图并且能够透过屏幕观看前面的景物。相比LCD,OLED显示屏采用主动发光元件实现,因此比较容易实现透明显示,但是OLED显示屏的成本较高。由于LCD显示屏采用被动发光形式,即必须配置背光源才可以实现内容的显示,而目前的背光模组中的散射片、棱镜片和反射片等光学薄膜的不透明或散射特性限制了透明显示器的透过特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应用到透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透明度的背光模块导光板即具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光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散射反射区和非散射反射区,所述导光板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为入光面;所述散射反射区将从入光面入射的光散射反射均匀后从出光面射出;所述非散射反射区将从入光面入射的光直接传递至入光面相对的一侧;在导光板厚度方向上与出光面相对的面为自然光入光面。优选的,所述散射反射区上设有散射点,所述非散射反射区不设有所述散射点。优选的,所述散射反射区和非散射反射区沿所述导光板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入光面设于所述导光板第二方向的端部。优选的,当所述导光板单侧入光时,所述散射反射区的散射点从入光侧向另一侧,散射点的密度逐渐增大,尺寸不变;或者,当所述导光板单侧入光时,所述散射反射区的散射点从入光侧向另一侧,散射点的密度不变,尺寸逐渐增大。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导光板双侧入光时,所述散射反射区的散射点从入光侧向导光板的中间,散射点的密度逐渐增大,尺寸不变;或者,当所述导光板双侧入光时,所述散射反射区的散射点从入光侧向导光板的中间,散射点的密度不变,尺寸逐渐增大。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和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在不加电状态下呈透明状态;所述背光模块包含上述所述的导光板,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至少一侧的光源。优选的,所述液晶面板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基板,该基板相对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偏光片,所述上下间隔设置的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其中一块所述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设有透明电极和取向层,另一块所述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设有彩色滤光层、透明电极和取向层,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在不加电的情况下,靠近一侧基板的液晶光轴与基板平行,靠近另一侧基板的液晶光轴与基板垂直,从一侧基板向另一侧基板,液晶光轴逐渐旋转90度。优选的,所述液晶面板的每个像素包括四个子像素,分别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每个子像素都分别设有各自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器件和透明电极,所述白色子像素在加电和未加电状态下都呈现透明状态。优选的,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对应所述导光板中的散射反射区,所述白色子像素对应所述导光板中的非散射反射区。优选的,所述白色子像素占每个像素的总面积大于等于1/4,小于等于1/3。优选的,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均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反复设置,并且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同种颜色的子像素对齐设置。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不是入光面的侧面上设置有反光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以及具有该导光板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提供一种透明液晶显示装置,在不加电情况下该液晶显示装置为透明。并且,通过导光板的特殊设置和液晶面板的像素位置的特殊设置,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图像信息状态下的透明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正视图。图3a为单侧入光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上的散射点分布方式示意图,图3b为单侧入光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上的另一种散射点的分布方式的示意图。图4a为双侧入光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上的散射点分布方式示意图,图4b为双侧入光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导光板上的另一种散射点的分布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面板上的像素结构示意图。图7a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未加电时),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加电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液晶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n包括散射反射区(1010)和非散射反射区(1020),所述导光板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为入光面(103);/n所述散射反射区(1010)将从入光面(103)入射的光散射反射均匀后从出光面(104)射出;/n所述非散射反射区(1020)将从入光面(103)入射的光直接传递至入光面相对的一侧;/n在导光板厚度方向上与出光面(104)相对的面为自然光入光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散射反射区(1010)和非散射反射区(1020),所述导光板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面为入光面(103);
所述散射反射区(1010)将从入光面(103)入射的光散射反射均匀后从出光面(104)射出;
所述非散射反射区(1020)将从入光面(103)入射的光直接传递至入光面相对的一侧;
在导光板厚度方向上与出光面(104)相对的面为自然光入光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反射区(1010)上设有散射点(1011),所述非散射反射区(1020)不设有所述散射点(10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反射区(1010)和非散射反射区(1020)沿所述导光板的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入光面(103)设于所述导光板第二方向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光板单侧入光时,所述散射反射区(1010)的散射点从入光侧向另一侧,散射点的密度逐渐增大,尺寸不变;
或者,当所述导光板单侧入光时,所述散射反射区(1010)的散射点从入光侧向另一侧,散射点的密度不变,尺寸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光板双侧入光时,所述散射反射区(1010)的散射点从入光侧向导光板的中间,散射点的密度逐渐增大,尺寸不变;
或者,当所述导光板双侧入光时,所述散射反射区(1010)的散射点从入光侧向导光板的中间,散射点的密度不变,尺寸逐渐增大。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100)和液晶面板(200);
所述液晶面板(100)在不加电状态下呈透明状态;
所述背光模块(100)包含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101),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陆小松蒲天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