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32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包括基座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角度可调的设置在基座上;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承载条和固定条,所述承载条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固定条设置在承载条上方,且固定条与支撑架滑动连接,在固定条和承载条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微孔板的夹持间隙;在所述承载条上设有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支撑块和照明条,所述支撑块滑动设置在承载条上,所述照明条设置在支撑块上,且所述照明条与所述夹持间隙相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能够降低微孔板的观察难度,提升血凝抑制试验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
本技术属于生物试验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
技术介绍
血凝抑制试验是一种利用红细胞凝集现象而设计的试验,在进行实验时,工作人员会向微孔板内部滴加含有病毒悬液,随后向悬液中添加含有已知的抗病毒阳性血清。当抗体的量足以抑制病毒颗粒或血凝素时,则红细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与病毒颗粒或血凝素直接接触,此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会被抑制,反之则会出现血凝现象。通过这一试验能方便工作人员利用已知抗体对未知的病毒进行识别,还能在病毒已知的情况下对抗体的用量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抑制病毒的最小抗体使用量。由于在血凝抑制试验完成后需要对红细胞的凝集情况进行判断,因此工作人员需要逐个对微孔板上的加样孔进行观察。但是,由于加样孔的内径较小,且微孔板上的加样孔密度较大,因此加样孔的观察难度较大,工作人员无法准确高效的完成观察任务,从而导致血凝抑制试验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以实现降低微孔板观察难度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角度可调的设置在基座(1)上;在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承载条(3)和固定条(4),所述承载条(3)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上,所述固定条(4)设置在承载条(3)上方,且固定条(4)与支撑架(2)滑动连接,在固定条(4)和承载条(3)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微孔板的夹持间隙;在所述承载条(3)上设有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支撑块(5)和照明条,所述支撑块(5)滑动设置在承载条(3)上,所述照明条设置在支撑块(5)上,且所述照明条与所述夹持间隙相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角度可调的设置在基座(1)上;在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承载条(3)和固定条(4),所述承载条(3)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上,所述固定条(4)设置在承载条(3)上方,且固定条(4)与支撑架(2)滑动连接,在固定条(4)和承载条(3)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微孔板的夹持间隙;在所述承载条(3)上设有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支撑块(5)和照明条,所述支撑块(5)滑动设置在承载条(3)上,所述照明条设置在支撑块(5)上,且所述照明条与所述夹持间隙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条包括套筒(61)和照明内柱(62),所述套筒(61)的侧壁上设有照明开口(611),所述照明开口(611)与夹持间隙相对正,所述照明内柱(62)可转动的设置在套筒(61)内部,在照明内柱(6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照明带,所述照明带与照明内柱(62)的轴线相平行,且多个照明带呈环状均匀分布在照明内柱(62)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凝抑制试验微孔板观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带包括一个整体照明带(621)和至少两个独立照明带(622);所述整体照明带(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芳陈家锃冯敬敬牛登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海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