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6883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凝血激活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的稳定性较差,且在检测时所需耗费的时间较多,导致整体检测过程繁琐拖沓的缺点,包括以下组分:Tris缓冲液、肝素、硫代葡萄糖苷、茶多酚、PEG3000或PEG6000稳定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凝血激活检测试剂中设置的硫代葡萄糖苷溶液来与原本的Tris缓冲液进行结合制得缓冲液,使得后续配置的稳定剂溶液、肝素溶液及茶多酚溶液的稳定性较佳,在长时间的存储运输之后,仍可稳定可靠有效的进行凝血激活检测工作,降低检测试剂使用存储运输的难度,且运用了茶多酚溶液,能有效的提升凝血激活检测效率,降低整体检测过程的耗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凝血激活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后续卒中的短期风险很高,极有可能导致残疾,尤其是在卒中后的前90d。CHANCE研究发现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24h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d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32%卒中复发风险,并且未增加出血的并发症。POINT研究的二次分析也证实在发病以后的前21d使用双抗治疗降低缺血性事件的获益最大,而21d后继续使用双抗治疗则获益将被增加的出血风险抵消。因此,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对未曾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尽早启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维持21d。然而,有文献报道3%~85%服用阿司匹林及4%~30%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即使长期规律服药,仍有脑卒中复发的风险,临床预后并没有得到改善,这可能与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降低有关。有学者将这种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抵抗”。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500~800份、肝素50~100份、硫代葡萄糖苷700~800份、茶多酚240~500份、稳定剂15~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500~800份、肝素50~100份、硫代葡萄糖苷700~800份、茶多酚240~500份、稳定剂15~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650份、肝素70份、硫代葡萄糖苷750份、茶多酚300份、稳定剂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为Tris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PEG3000或PEG6000。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配方量称取缓冲液固体成分及硫代葡萄糖苷溶于水,充分混匀,调节pH值为7.35~7.45,制得缓冲液,备用;
S2:按配方量称取肝素,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肝素溶液,备用;
S3:按配方量称取茶多酚,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茶多酚溶液,备用;
S4:按配方量称取稳定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亚毛伦林季莉莉马爱金刘志清王利惠张金王佳佳黄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