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6883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凝血激活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的稳定性较差,且在检测时所需耗费的时间较多,导致整体检测过程繁琐拖沓的缺点,包括以下组分:Tris缓冲液、肝素、硫代葡萄糖苷、茶多酚、PEG3000或PEG6000稳定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凝血激活检测试剂中设置的硫代葡萄糖苷溶液来与原本的Tris缓冲液进行结合制得缓冲液,使得后续配置的稳定剂溶液、肝素溶液及茶多酚溶液的稳定性较佳,在长时间的存储运输之后,仍可稳定可靠有效的进行凝血激活检测工作,降低检测试剂使用存储运输的难度,且运用了茶多酚溶液,能有效的提升凝血激活检测效率,降低整体检测过程的耗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凝血激活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后续卒中的短期风险很高,极有可能导致残疾,尤其是在卒中后的前90d。CHANCE研究发现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24h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d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32%卒中复发风险,并且未增加出血的并发症。POINT研究的二次分析也证实在发病以后的前21d使用双抗治疗降低缺血性事件的获益最大,而21d后继续使用双抗治疗则获益将被增加的出血风险抵消。因此,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对未曾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尽早启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维持21d。然而,有文献报道3%~85%服用阿司匹林及4%~30%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即使长期规律服药,仍有脑卒中复发的风险,临床预后并没有得到改善,这可能与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降低有关。有学者将这种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抵抗”。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resistance,AR)、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resistance,CR)是预防和治疗部分缺血性卒中失败的重要原因,并将大大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复发风险。有关AR及CR发生的机制比较复杂,在通过检测药物基因多态性联合TEG指导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抗血小板用药,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凝血激活检测步骤,而现有的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的稳定性较差,且在检测时所需耗费的时间较多,导致整体检测过程繁琐拖沓。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500~800份、肝素50~100份、硫代葡萄糖苷700~800份、茶多酚240~500份、稳定剂15~40份。优选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650份、肝素70份、硫代葡萄糖苷750份、茶多酚300份、稳定剂20份。优选的,所述缓冲液为Tris缓冲液。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PEG3000或PEG6000。优选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配方量称取缓冲液固体成分及硫代葡萄糖苷溶于水,充分混匀,调节pH值为7.35~7.45,制得缓冲液,备用;S2:按配方量称取肝素,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肝素溶液,备用;S3:按配方量称取茶多酚,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茶多酚溶液,备用;S4:按配方量称取稳定剂,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稳定剂溶液,备用;S5:将S1~S4中的各溶液分装至试剂杯中,真空冻干,制得凝血激活检测试剂。优选的,所述缓冲液的浓度为0.01~0.03mol/L,硫代葡萄糖苷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为0.04~0.08mol/100mL,肝素溶液的浓度为200~250U/mL,茶多酚溶液的浓度为0.8~1.2g/100mL,稳定剂溶液的浓度为0.02~0.05g/100mL。优选的,所述缓冲液的浓度为0.02mol/L,硫代葡萄糖苷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为0.06mol/100mL,肝素溶液的浓度为220U/mL,茶多酚溶液的浓度为1.0g/100mL,稳定剂溶液的浓度为0.04g/100mL。优选的,所述S5中,每个试剂杯分装的溶液体积为200~500μL。优选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含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凝血激活检测试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凝血激活检测试剂中设置的硫代葡萄糖苷溶液来与原本的Tris缓冲液进行结合,使得最终制得的缓冲液的抑制能力较佳,进而使得后续配置的稳定剂溶液、肝素溶液及茶多酚溶液的稳定性较佳,在长时间的存储运输之后,仍可稳定可靠有效的进行凝血激活检测工作,降低检测试剂使用存储运输的难度。2、本专利技术在凝血激活检测试剂中运用了茶多酚溶液,通过缓冲液配置的茶多酚溶液,在凝血激活检测的过程中,能有效的提升凝血激活检测效率,降低整体检测过程的耗时,提高凝血激活检测工作的效率,使得检测工作有效稳定快捷。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质量、浓度、温度、时间、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1-50的范围应理解为包括选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或50的任何数字、数字的组合、或子范围、以及所有介于上述整数之间的小数值,例如,1.1、1.2、1.3、1.4、1.5、1.6、1.7、1.8、和1.9。关于子范围,具体考虑从范围内的任意端点开始延伸的“嵌套的子范围”。例如,示例性范围1-50的嵌套子范围可以包括一个方向上的1-10、1-20、1-30和1-40,或在另一方向上的50-40、50-30、50-20和5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在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下述实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装置、仪器、设备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500份、肝素50份、硫代葡萄糖苷700份、茶多酚240份、稳定剂15份。其中,缓冲液为Tris缓冲液,稳定剂为PEG3000或PEG6000。该实施例中还涉及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配方量称取缓冲液固体成分及硫代葡萄糖苷溶于水,充分混匀,调节pH值为7.35,制得缓冲液,备用;S2:按配方量称取肝素,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肝素溶液,备用;S3:按配方量称取茶多酚,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茶多酚溶液,备用;S4:按配方量称取稳定剂,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稳定剂溶液,备用;S5:将S1~S4中的各溶液分装至试剂杯中,真空冻干,制得凝血激活检测试剂,每个试剂杯分装的溶液体积为200μ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500~800份、肝素50~100份、硫代葡萄糖苷700~800份、茶多酚240~500份、稳定剂15~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500~800份、肝素50~100份、硫代葡萄糖苷700~800份、茶多酚240~500份、稳定剂15~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缓冲液650份、肝素70份、硫代葡萄糖苷750份、茶多酚300份、稳定剂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为Tris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凝血激活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PEG3000或PEG6000。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凝血激活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配方量称取缓冲液固体成分及硫代葡萄糖苷溶于水,充分混匀,调节pH值为7.35~7.45,制得缓冲液,备用;
S2:按配方量称取肝素,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肝素溶液,备用;
S3:按配方量称取茶多酚,溶于步骤S1制得的缓冲液中,制得茶多酚溶液,备用;
S4:按配方量称取稳定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亚毛伦林季莉莉马爱金刘志清王利惠张金王佳佳黄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