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力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904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力式调节阀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力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膜室,所述阀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阀座,所述阀座的顶端设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的顶端设有支撑,所述支撑的内侧设有垫片,所述支撑的外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设有螺栓,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调整盘,所述调整盘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顶端均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顶端设有第一螺母,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托架,通过设置的引压管、冷凝器和膜室,把阀后压力输入上膜室带动膜片,从而带动阀杆作上下运动,从而改变阀芯开度,达到阀后压力调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力式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自力式调节阀
,具体为一种自力式调节阀。
技术介绍
自力式调节阀又称自力式控制阀,是一种依靠流经阀内介质自身的压力、温度作为能源驱动阀门自动工作,不需要外接电源和二次仪表的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都利用阀输出端的反馈信号通过信号管传递到执行机构驱动阀瓣改变阀门的开度,达到调节压力、流量、温度的目的,因此,对一种自力式调节阀的需求日益增长。在现有的自力式调节阀使用中,尤其是蒸汽型自力式调节阀,由于蒸汽温度较高,如果进入膜室,会破坏膜片,从而引起各种问题,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一般均配有冷凝器,而且要求阀门倒装,没安装空间时,即使在地上挖个洞,也得使阀门倒装,以使得热蒸汽一直在膜室的上方流动,让装置能稳定运行,但有些时候,用户现场没安装空间也罢了,问题是地上连洞都没法挖,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力式调节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力式调节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力式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膜室,所述阀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阀座,所述阀座的顶端设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的顶端设有支撑,所述支撑的内侧设有垫片,所述支撑的外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设有螺栓,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调整盘,所述调整盘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顶端均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顶端设有第一螺母,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托架,所述托架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螺母,所述托架的内侧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外侧设有薄螺母,所述托架的顶端设有膜室,所述膜室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压管,所述引压管的另一端与阀体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调整盘的内侧设有阀盖,所述阀盖的内侧设有填料,所述填料的顶端设有压圈,所述阀盖的顶端内侧设有填料压盖。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直径与弹簧座的纵截面积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弹簧的外侧,所述调整盘的外侧横截面积与弹簧座的外侧横截面积相同。优选的,所述阀杆位于阀体的中垂线上,所述阀杆的高度与阀座的顶端至托架的底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立柱位于调整盘的外侧,所述立柱的高度与支架的顶端至托架的底端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立柱通过第二螺母与托架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阀杆的底端通过活动组件与阀体进行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引压管、冷凝器和膜室,本自力式调节阀通过阀后的引压管,把阀后压力输入上膜室带动膜片,从而带动阀杆作上下运动,从而改变阀芯开度,达到阀后压力调节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座、3-活动组件、4-支撑、5-垫片、6-支架、7-螺栓、8-调整盘、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阀盖、12-填料、13-压圈、14-填料压盖、15-立柱、16-弹簧座、17-滚动轴承、18-第一螺母、19-薄螺母、20-托架、21-第二螺母、22-膜室、23-引压管、24-冷凝器、25-阀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力式调节阀,包括阀体1和膜室22,所述阀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阀座2,通过阀座2的设计能够对阀杆25进行支撑,所述阀座2的顶端设有活动组件3,通过活动组件3的设计有利于对阀杆25和阀座2进行连接,所述活动组件3的顶端设有支撑4,通过支撑4的设计能够对阀杆25进行支撑,便于对阀杆25进行使用,所述支撑4的内侧设有垫片5,通过垫片5的设计,能够对装置内侧的结构进行防护,降低冲击力,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撑4的外侧设有支架6,通过支架6的设计能够对立柱15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对立柱15进行支撑,所述支架6的内侧设有螺栓7,所述支架6的顶端设有调整盘8,通过调整盘8的设计能够对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进行位置限定,有利于对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进行使用,所述调整盘8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的顶端均设有弹簧座16,通过弹簧座16的设计能够有利于对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进行支撑,所述弹簧座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17,所述滚动轴承17的顶端设有第一螺母18,所述支架6的顶端设有立柱15,所述立柱15的顶端设有托架20,通过托架20的设计能够对膜室22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对膜室22进行组装,所述托架20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螺母21,所述托架20的内侧设有阀杆25,所述阀杆25的外侧设有薄螺母19,所述托架20的顶端设有膜室22,所述膜室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24,通过冷凝器24的设计能够对引压管23的温度进行降温,所述冷凝器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压管23,所述引压管23的另一端与阀体1进行连接。所述调整盘8的内侧设有阀盖11,所述阀盖11的内侧设有填料12,所述填料12的顶端设有压圈13,所述阀盖11的顶端内侧设有填料压盖14,这种设置有利于对填料12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对填料12进行挤压,能够让填料12发挥其最大价值,所述第二弹簧10的直径与弹簧座16的纵截面积宽度相同,所述第二弹簧10位于第一弹簧9的外侧,所述调整盘8的外侧横截面积与弹簧座16的外侧横截面积相同,这种设置有利于对第二弹簧10和第一弹簧钢9的位置进行限定,便于对其进行良好的使用,所述阀杆25位于阀体1的中垂线上,所述阀杆25的高度与阀座2的顶端至托架20的底端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立柱15位于调整盘8的外侧,所述立柱15的高度与支架6的顶端至托架20的底端之间的距离相同,这种设置有利于对立柱15和托架20进行连接,有利于对装置进行支撑,便于对装置进行使用,所述立柱15通过第二螺母21与托架20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阀杆25的底端通过活动组件3与阀体1进行连接,这种设置有利于对阀杆25和阀体1进行连接。工作流程:在需要对该调节阀进行使用时,需要对调节阀进行组装,可以把阀座2放置在阀体1的内侧,之后通过活动组件3把支撑4固定在阀座2的顶端,然后便可以把阀杆25放置在支撑4的内侧,同时需要把阀盖11放置在阀杆25的外侧,则此时位于阀盖11内侧的垫片5与支撑4进行接触,能够对支撑4和阀盖11进行防护,在阀杆25与阀盖11的顶端之间放置填料12,在填料12的顶端按压压圈13,之后便可以通过填料压盖14的设计对填料12的位置进行限定,之后便可以把支架6放置在阀盖11的外侧,同时把调整盘8放置在阀盖11的外侧,通过螺栓7对调整盘8和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力式调节阀,包括阀体(1)和膜室(2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阀座(2),所述阀座(2)的顶端设有活动组件(3),所述活动组件(3)的顶端设有支撑(4),所述支撑(4)的内侧设有垫片(5),所述支撑(4)的外侧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内侧设有螺栓(7),所述支架(6)的顶端设有调整盘(8),所述调整盘(8)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的顶端均设有弹簧座(16),所述弹簧座(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17),所述滚动轴承(17)的顶端设有第一螺母(18),所述支架(6)的顶端设有立柱(15),所述立柱(15)的顶端设有托架(20),所述托架(20)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螺母(21),所述托架(20)的内侧设有阀杆(25),所述阀杆(25)的外侧设有薄螺母(19),所述托架(20)的顶端设有膜室(22),所述膜室(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24),所述冷凝器(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压管(23),所述引压管(23)的另一端与阀体(1)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力式调节阀,包括阀体(1)和膜室(2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阀座(2),所述阀座(2)的顶端设有活动组件(3),所述活动组件(3)的顶端设有支撑(4),所述支撑(4)的内侧设有垫片(5),所述支撑(4)的外侧设有支架(6),所述支架(6)的内侧设有螺栓(7),所述支架(6)的顶端设有调整盘(8),所述调整盘(8)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的顶端均设有弹簧座(16),所述弹簧座(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17),所述滚动轴承(17)的顶端设有第一螺母(18),所述支架(6)的顶端设有立柱(15),所述立柱(15)的顶端设有托架(20),所述托架(20)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螺母(21),所述托架(20)的内侧设有阀杆(25),所述阀杆(25)的外侧设有薄螺母(19),所述托架(20)的顶端设有膜室(22),所述膜室(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冷凝器(24),所述冷凝器(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引压管(23),所述引压管(23)的另一端与阀体(1)进行连接。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锦农洪兆东洪足成
申请(专利权)人:西玛克厦门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