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液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999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液增压缸,其包括储油缸、液压缸、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增压腔体,第一伺服电缸能驱动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作出伸出动作;增压腔体内设有增压腔、第一过油道和第二过油道,该第二过油道的一端与增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液压缸的高压油道相连接,第一过油道的一端与增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储油缸的储油油道相连接,第二伺服电缸能伸入增压腔进行加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采用两个小吨位的伺服电缸和液压缸相配合,实现大吨位出力,而且操作简易,可以精确控制前杆的位移和推力,另外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适用需要大出力且位移和压力精度有要求的场合以及替代大吨位伺服电缸降低成本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电液增压缸
本技术涉及增压缸
,具体涉及一种伺服电液增压缸。
技术介绍
电缸是将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杆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目前因此广泛应用在各个
其虽然能实现直线驱动的目的,但是其出力吨位较小,若要做大吨位,则成本较高,导致普及应用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出力大,且成本低的伺服电液增压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伺服电液增压缸,其包括储油缸、液压缸、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增压腔体,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驱动轴伸入液压缸内,并能驱动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作出伸出动作;所述增压腔体内设有增压腔、第一过油道和第二过油道,该第二过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高压油道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的储油油道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缸设置在增压腔体上,且该第二伺服电缸的驱动轴能伸入增压腔进行加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压缸包括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液增压缸,其包括储油缸和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增压腔体,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驱动轴伸入液压缸内,并能驱动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作出伸出动作;所述增压腔体内设有增压腔、第一过油道和第二过油道,该第二过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高压油道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的储油油道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缸设置在增压腔体上,且该第二伺服电缸的驱动轴能伸入增压腔进行加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液增压缸,其包括储油缸和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增压腔体,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驱动轴伸入液压缸内,并能驱动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作出伸出动作;所述增压腔体内设有增压腔、第一过油道和第二过油道,该第二过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高压油道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油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的储油油道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缸设置在增压腔体上,且该第二伺服电缸的驱动轴能伸入增压腔进行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包括前杆、高压前盖、液压缸筒、油缸活塞和高压中间体,所述高压中间体的中心位置设有高压中心孔,该高压中间体封闭在所述液压缸筒的尾端,所述高压油道位于高压中间体上,该高压油道的一端位于高压中间体的外侧壁上,另一端与液压缸筒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高压前盖封闭在所述液压缸筒的前端,前杆的尾端穿过高压前盖伸入液压缸筒,且固定在所述油缸活塞;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驱动轴穿过高压中心孔伸入液压缸筒内,并与所述前杆的尾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固定在所述高压中间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液增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腔体包括增压中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孝银孙方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迅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