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空气压缩机应用的调控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983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合空气压缩机应用的调控增压器,所述的滑动腔位于固定罩内部,所述的电动推杆固设于固定罩顶部,所述的调控块滑设于滑动腔内部,所述的矩阵孔均匀分布于调控块内部,所述的I连接管固设于固定罩下端左侧,所述的电磁阀固设于I连接管左侧,所述的II连接管固设于固定罩下端右侧,所述的流速传感器固设于II连接管顶部,首先因采用矩阵孔构造,故而改变了压缩机排气时压缩空气的压强,产生压力差,增强了排出气压;其次通过气压感应和滑动切换调控机构的相互配合效果,故而能够在检测到气压降低时,通过巧妙的电动切换来实现对空气压缩机排气压力的二级增压,继而在确保了排气压力的同时,也无需对空压机进行改进或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合空气压缩机应用的调控增压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配合空气压缩机应用的调控增压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空气压缩机排入储气罐内压缩空气的管道,普遍都是单管排气管道结构,其结构的缺点和应用不足是:空气压缩机在向储气罐排气的过程中,由于单管排气,管径相等,压强小,压缩机排气阻力大,从而增大动能的消耗,并且输出气体的压力小、速度慢。根据上述,虽然其现有单管排气结构存在缺点,但是一般在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行状态下,也能够满足相应的客户需求,但是当设备老化、压缩效果降低时,就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而若直接更换空压机,成本高,因此通过借助该调控增压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二级补充增压,使其无需对空压机进行改进或更换亦可在一段时间内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另外现有中国专利:“蜂窝管”式空气压缩机节能增压器(专利号:200720004194.8)虽然可以满足增压需求,但是缺少对气压的预先检测,若直接安装后,一旦空压机气压为正常状态,继而在安装使用后就容易造成气压过大,超出管体设备的安全标准,最终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鉴于以上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空气压缩机应用的调控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罩、滑动腔、电动推杆、调控块、矩阵孔、I连接管、电磁阀、II连接管、流速传感器,所述的滑动腔位于固定罩内部,所述的电动推杆固设于固定罩顶部,所述的调控块滑设于滑动腔内部,且所述的调控块与电动推杆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矩阵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矩阵孔均匀分布于调控块内部,所述的I连接管固设于固定罩下端左侧,所述的电磁阀固设于I连接管左侧,所述的II连接管固设于固定罩下端右侧,所述的流速传感器固设于II连接管顶部,且所述的流速传感器分别与电动推杆和电磁阀采用信号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空气压缩机应用的调控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罩、滑动腔、电动推杆、调控块、矩阵孔、I连接管、电磁阀、II连接管、流速传感器,所述的滑动腔位于固定罩内部,所述的电动推杆固设于固定罩顶部,所述的调控块滑设于滑动腔内部,且所述的调控块与电动推杆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矩阵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矩阵孔均匀分布于调控块内部,所述的I连接管固设于固定罩下端左侧,所述的电磁阀固设于I连接管左侧,所述的II连接管固设于固定罩下端右侧,所述的流速传感器固设于II连接管顶部,且所述的流速传感器分别与电动推杆和电磁阀采用信号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配合空气压缩机应用的调控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罩内部顶端后侧还固设有I行程开关,且所述的I行程开关分别与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能徐鹏飞刘长文葛勤贵骆昌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古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